警惕!前列腺增生居然也缠上了未成年人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7-22
手机版

  今年聊一个让我感到很意外的话题。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困难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公认老年和有功能的睾丸是 BPH 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男性在 45 岁以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多在 50 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主要有尿频、排尿困难等(用药注意事项请戳:老爸得了前列腺增生,我叮嘱他服药时一定要注意这些…… - 知乎专栏)。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未成年问,「医生,我是不是得了前列腺增生」,当时我基本很肯定的认为,不可能,因为教材上明确写了嘛,老年男性。然而被问的次数多了,我也产生了疑问,未成年人真的会得前列腺增生吗?带着这一疑问,我检索了相关文献,结果大吃一惊,原来未成年人也会得 BPH!

  至今,共计报道了约 4 例经病理证实的未成年人 BPH。

  1939 年,Powell 报道了第一例 BPH。患者 17 岁,初因隐睾就诊,行促性腺激素治疗,后诊断患有 BPH。作者认为,药物应用后导致的雄激素过度刺激可能导致了该例 BPH 的发生。

  看到这里,猛然发现,原来早在近一个世纪前便有了未成年人 BPH 的报道,现在才知道的我是何等无知啊!

  韩国 Park 等于 1994 年报道了一例 15 岁 BPH 患者。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直肠指检(DRE)示增大肿物感,边缘光滑,未触及明显结节,盆腔 CT 提示一不均一密度影肿物,位于骨盆内膀胱后方,将膀胱向右前方挤压。穿刺结果报告可疑恶性。由于肿物与前方膀胱和后方直肠粘连较紧,遂行肿物、膀胱、直肠一并切除。切下肿物大小 17×15×16 cm,重达 1300 g,最终病理证实为 BPH。住院共计 40 天出院,无后续治疗。

  2005 年 Urology 杂志报道了第三例 BPH。患者 10 岁,因血尿及排尿期期症状就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0.2 ng/mL,DRE 及影像学提示 BPH 可能,上尿路未见明显异常,前列腺重约33.2 g,凸向膀胱,为改善患者下尿路症状及明确病理诊断,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理证实为 BPH。术后嘱患者行间断抗生素及α受体阻滞剂治疗。

  两年后患者 13 岁时再次入院,一般情况差,排尿困难,伴发热,常规及生化检查示尿路感染、肾功能下降,PSA 0.04 ng/mL,DRE 提示前列腺较两年前增大明显,影像学评估表现为肾盂、肾盏、输尿管扩张及 BPH,行开放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切除前列腺约 42 g,术后病理再次证实为 BPH。随访两年,一般情况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该例患者为 42 周时剖宫产出生,由于母亲存在反复流产史,为了防止自发性流产的发生,在孕早期曾服用两周含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药物。作者推测,服药后导致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与 BPH 有关。

  10 岁?我又仔细看了一下数据,真真切切是 10 岁患者,居然这么小的儿童也存在罹患BPH风险。

  2016 年 5 月来自土耳其 Ya?mur 等学者报道了第四例 BPH。患者 17 岁,间断血尿伴急性尿潴留于外院就诊,予以留置导尿,由于反复出现血块,行耻骨上膀胱造瘘,DRE 触及增大的前列腺,超声探及来源于前列腺肿物影,行前列腺穿刺,病理不考虑恶性肿瘤。后入作者所在医院进一步评估,PSA 3.38 ng/mL,睾酮及雌二醇水平正常,磁共振检提示来源于前列腺中叶的肿块,大小约 48×55×68 mm,凸向膀胱,未见明确淋巴结肿大及转移迹象,前列腺穿刺标本再次病理评估,排除恶性肿瘤,后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切除前列腺 82 g,术后病理证实 BPH。随访至一年时,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通过检索文献,可以发现未成年人确实存在 BPH,但是发病罕见,确切患病率尚不清楚。目前公认的 BPH 发病的两个因素:老年和有功能的睾丸,对未成年人而言显然不成立。在报道的仅有的 4 例患者中,有两例应用激素类药物史,研究者推测未成年人 BPH 可能与药物引起的雄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升高相关。

  BPH 往往被称之为「慢性病」,疾病进展比较缓慢,但是对于未成年人 BPH 而言,或许病程存在差别。病例三中,患者行电切后,进展到肾功能下降、上尿路积水,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这提示我们在临床中,如果遇到未成年人 BPH 似乎需要更密切的随访。

  未成年人 BPH 的诊断与成年人类似,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评估等。由于 BPH 在未成年人发病罕见,做出诊断需慎重。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在做出 BPH 诊断之前,需要排除恶性肿瘤,尤其是前列腺肉瘤,其较 BPH 更常见,前列腺磁共振或穿刺有助于鉴别诊断。

  5α 还原酶抑制剂及 α 受体阻滞剂是治疗成年 BPH 患者常用药物,然而这些药物在未成年人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并不清楚。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也并非易事,考虑到术后各种短期和长期并发症的存在,所有的治疗应该以病人为中心,与患者和(或)家属充分沟通,共同选择出最优的治疗方式。

  「医生,我是不是得了前列腺增生?」

  当门诊再次遇到未成年人提的这个问题,我会很慎重的回答。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androl_urol,中文:男科时间。

  里面会更一点比较实用的文章,照例,14岁以下学生不推荐关注。

  ————————————————

  注: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该内容首发于丁香园。图片来自:网络(图片不做商业用途,有版权争议请与作者联系)

  参考文献1. Powell TO. Precocious hypertrophy of prostate following persistent treatment with gonadotropic hormone. J Urol 1939;41:206-9.2. Park CJ,et al. Juvenile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 Case Report. Korean J Urol 1994;35:1023-6.3. Choi YD, et al. Juvenile prostatic hyperplasia. Urology 2005;66:881 e1-e4.4.Ya?mur, I., et al.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Case report of a 17-year-old. J Pediatr Urol 2016. 12(4): p. 267.e1-267.e4.

上一篇:2023年青岛平度市技师学院校园招考聘用10人模拟预测(共1000题)笔试备考题
下一篇:惊世之作 国产艳情片全面解析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