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钰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7-10
手机版

  【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企业传播,文化传播,国家形象

  【联系方式】huyu@tsinghua.edu.cn

  【开设课程】新闻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清新时报工作坊、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文创产业前沿、新生导引课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经济学学士,新闻学专业文学硕士,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法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工作履历

  先后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辅导员、团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科技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科技日报内参》主编、《前沿科学》编辑部主任、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新闻出版界别)。2015年起任现职。

  社会兼职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央企业媒体联盟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澳门自强文创智库会长、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业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承担课题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互联网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

  2、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信息网络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3、国家软科学计划课题,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政策需求研究

  4、中国科协政策研究类课题,中国科技发展的国际形象研究

  5、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题调研课题,关于新形势下加强科技宣传舆论引导能力的重大问题研究

  6、国家软科学计划课题,新形势下科技新闻传播规律及创新型国家舆论环境构建对策研究

  7、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课题,国企形象建设与声誉传播研究

  8、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课题,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投融资问题研究

  9、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研究

  10、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全国民营艺术院团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11、国家文化部课题,公共文化领域PPP模式应用研究

  12、国家版权局项目,融媒体版权协作机制研究

  1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文化和科技融合特色产业集聚公共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

  论文

  1、胡钰(1997).新闻传播的文化底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2、胡钰(1997).同一新闻不同表述的思考──谈新闻报道的具体性、准确性、特点与深度.新闻界.1997(5)

  3、胡钰(1998)创立中国出版业品牌刍议. 中国出版,1998(11)

  4、胡钰(1998).新闻真实性的深度及表述.新闻爱好者.1998(4)

  5、胡钰(1998).我国新闻传播负效果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6、胡钰(1998).科技新闻:公正对待科技论争.新闻界.1998(4)

  7、胡钰(1998)电视广告模式刍议. 声屏世界.1998(7)

  8、胡钰(1999).新闻定义:历史评析与科学重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9、胡钰(1999).如何正确认识新闻策划.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5)

  10、胡钰(1999).新闻事实的内涵与生成.新闻界. 1999(2)

  11、胡钰(1999).新闻报道:“客观性”不等于“真实性”.新闻界.1999(3)

  12、胡钰(1999).新闻悖论初探(一、二、三).当代传播.1999(2,3,4)

  13、胡钰(1999).新闻作品的评析(上、中、下).当代传播.1999(4,5,6)

  14、胡钰(1999).“水变石油”“邱氏鼠药”报道及其它──论科技新闻的真实性与科学性.新闻知识.1999(7)

  15、胡钰(2000).把握新闻综述形式与科技报道特质.中国记者.2000(1)

  16、胡钰(2000).网络新闻发展的悖论.新闻界.2000(3)

  17、胡钰(2000).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问题与对策.中国记者.2000(3)

  18、胡钰(2000).重视影视传播的舆论导向.当代传播.2000(4)

  19、胡钰(2000).美国电视新闻舆论引导技巧.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4)

  20、胡钰(2000).西部大开发的新闻宣传策略.新闻界.2000(5)

  21、胡钰(2000).网络新闻真实性的评价与实现.新闻界.2000(6)

  22、胡钰(2000).论新闻合力.新闻实践.2000(9)

  23、胡钰(2001).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4、胡钰(2001).浅析大众传播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25、胡钰(2001).试论网络新闻传播的受众观.当代传播.2001(1)

  26、胡钰(2001)传统新闻在网络时代的竞争策略. 城市党报研究,2001(3)

  27、胡钰(2001).试析宣传效应的实现规律.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28、胡钰,吴倬(2001).互联网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青年研究.2001(3)

  29、胡钰(2001).互联网对学生思想的影响与对策.思想·理论·教育.2001(8)

  30、胡钰(2002).如何利用BBS开展高校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7)(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1、胡钰(2003).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几点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6)(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2、胡钰,李志红(2004).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战略内涵及启示.中国软科学.2004(8)

  33、胡钰(2005).大力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新华文摘.2005(19)

  34、胡钰(2005).关于人才结构调整的若干思考.中国软科学.2005(5)

  35、胡钰(2005).加快推进我国核电自主开发建设的进程.中国科技论坛.2005(3)

  36、胡钰,仲伟俊(2005).关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7)

  37、胡钰(2006).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中国软科学.2006(7)

  38、胡钰(2007).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中国软科学.2007(4)

  39、胡钰(2007).毛泽东科技思想的战略内涵及重要意义.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5)

  40、胡钰(2009).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与实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

  41、胡钰(2010).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思想与历史经验.中国软科学.2010(8)

  42、胡钰(2013).期待国企好声音.中国质量.2013(7)

  43、胡钰(2013).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中国软科学.2013(11)

  44、胡钰(2014).认识国企要有思想定力——国企的改革历程与存在价值.人民论坛.2014(1)

  45、胡钰(2014).为国家未来投资—从淡马锡经验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建设原则.红旗文稿.2014(5)

  46、胡钰(2014).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14(6)

  47、胡钰(2015).怎样做全球企业公民.国企.2015(8)

  48、胡钰(2015).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建设:目标与途径.中国软科学.2015(8)

  49、胡钰(2015).打造透明、阳光、坦诚的国企形象.现代国企研究.2015(9)

  50、胡钰(2016).确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规范.人民日报理论版.2016,3,2

  51、胡钰(2016).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思想教育研究.2016(3)

  52、胡钰(2016).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核心素质.光明日报.2016,4,12

  53、胡钰(2016).论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生态的构建.新闻与写作.2016(5)

  54、胡钰(2016).文化自信与中国声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3)

  55、胡钰(2016).科学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红旗文稿.2016(13)

  56、胡钰(2016).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着力点.现代传播.2016(7)

  57、胡钰(2016).回归大学之本.光明日报.2016,8,23.

  58、胡钰(2016).央企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国软科学.2016(8)

  59、胡钰,虞鑫(2016).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国际新闻界.2016(8)

  60、胡钰,卢俊(2016).央企海外形象建设的经验与思考.对外传播.2016(10)

  61、胡钰(2016).文创理念与文创产业.中国文化报.2016,10,26.(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62、胡钰(2016).为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柔性环境.中国教育报.2016,12,12

  63、(专访)在舆论的喧嚣中冷静思考.新闻与写作.2017(1)

  64、胡钰(2017).把握讲故事的规律.新闻与写作.2017(2)

  65、胡钰(2017).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人民日报理论版,2017,2,6

  66、胡钰(2017).重视新闻观念的研究.新闻与写作.2017(3)

  67、胡钰,陆洪磊(2017).构建新媒体传播中的“新新闻伦理”.青年记者.2017(4)

  68、(专访)高校力量助推中国文创产业发展.艺术教育.2017(5)

  69、胡钰,张楚,张铮(2017).民营美术馆发展中的政府角色研究——以北京市为例.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70、胡钰(2017).公共性:新闻活动的核心观念.新闻与写作.2017(7)

  71、胡钰(2017).国企形象传播面临的挑战.经济导刊.2017(8)

  72、胡钰,景嘉伊(2017). “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青年记者.2017(8)

  73、胡钰(2017).在德国“遇见”马克思.中国记者.2017(9)

  74、胡钰,王嘉婧(2017).从自媒体“国资小新”看互联网时代的国企形象传播. 经济导刊.2017(9)

  75、胡钰(2017).后喻文化视阈下的新闻观念.新闻与写作.2017(10)

  76、胡钰,刘哲铭(2017).新闻理论视阈下的新闻扶贫. 青年记者.2017(10)

  77 胡钰(2017).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中国文化报.2017,11,4头版头条

  78、胡钰(2017). 创造出展现中国魅力的文化产品.人民日报.2017,11,17理论版

  79、胡钰(2017).新时代的积极新闻学.新闻与写作.2017(12)

  80、胡钰,沙垚(2017).当代工人文化传播的反思与重建.现代传播.2017(12)

  81、胡钰,陆洪磊(2018).中国特色新闻学教育与当代新闻观念形塑.教育传媒研究.2018(1)

  82、胡钰,虞鑫(2018). 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论纲:概念、范畴、表述.全球传媒学刊.2018(1)

  83、胡钰,王嘉婧,徐雪洁(2018). 中国传媒业投融资:发展与创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1)(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84、胡钰(2018).提升网络文化品味的着力点.人民论坛.2018(1中)

  85、胡钰,张进宝(2018).新媒体传播中的优质内容:生产与评价.青年记者.2018(2上)

  86、胡钰(2018).如何建构当代中国的新闻观念.新闻与写作.2018(3)(新华文摘数字版全文转载)

  87、胡钰,沈沁怡(2018). 从“锐实力”的演变看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与话语创新.中国记者.2018(4)

  88、胡钰(2018).舆论制高点与理论制高点.新闻与写作.2018(4)

  89、胡钰(2018). 在返本开新中坚持真理——新时代条件下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中国记者.2018(6)

  90、胡钰,张楚(2018).企业传播:认识维度与分析框架.经济导刊.2018(6)

  91、胡钰(2018). 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思想指引.人民日报理论版.2018,6,15

  92、胡钰(2018).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理性、批判性与实践性. 新闻与写作.2018(8)

  93、胡钰,景嘉伊.基于海外实践的全球胜任力课程开发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8(8)

  94、胡钰,王一凡.文化旅游产业中PPP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18(9)(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95、胡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特色新闻学构建.新闻战线.2018(9上)

  96、胡钰. 以清晰的文化自觉来增强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报理论版.2018-9-26

  97、胡钰.人文精神与中华文化影响力.青年记者.2018(10上)

  98、胡钰,陆洪磊.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思路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11)

  99、胡钰,薛静.论人类新文明视野下的中华文化建设.出版发行研究.2019(1)

  100、胡钰,景嘉伊.“一带一路”倡议在伊斯兰世界的传播: 战略能力与文明对话.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2)

  101、胡钰.文创理念:当代文化发展的新观念.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红旗文摘》摘登)

  102、胡钰,薛静.从网络流行语看当代文化心态与文化传播.人民论坛.2019(4月上)

  103、胡钰.网络舆论治理观初探.新闻战线.2019(5月上)

  104、胡钰. 大众的消费与“为己”的阅读.人民论坛.2019(6月下)

  105、胡钰,何临青.危机事件中媒体社交平台传播对公众情感的影响.电视研究.2019(6)

  106、胡钰,谢铭琪.高质量新闻缺失:数字时代新闻伦理的最大挑战.青年记者.2019(8下)

  107、胡钰.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特色新闻学.教育传媒研究.2019(9)

  108、胡钰.中国如何成为全球传播格局中的引领者.人民论坛.2019(11上)

  109、胡钰,熊雅妮.历史虚无主义批判与当代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9(3)(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10、胡钰,赵平广. 中国智库传播力的评价与提升——以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为例.现代传播.2020(1)

  111、胡钰. 从当代传播特征看中国特色新闻学发展.青年记者.2020(2上)

  112、胡钰. 建构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工具.当代传播.2020(1)

  113、胡钰,陆洪磊. 扎根理论及其在新闻学中的应用.新闻大学.2020(2)

  114、胡钰. 疫情之下:在全社会涵养舆情理性.人民论坛.2020(3上)

  115、胡钰,王一凡.我国动漫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区域集聚模式比较——基于企业工商大数据视角.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年(3)

  116、胡钰,景嘉伊. 企业传播:目标、能力与评价.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6)

  117、胡钰.抗疫新闻的力量及其理论启示.传媒.2020(24)

  118、胡钰,石文婷.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批判性:历史、立场与对象.当代传播.2021(1)

  119、胡钰,王嘉婧.中国新媒体发展:特征、趋势与调整.中国编辑.2021(3)(《新华文摘》202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20、胡钰.乡创理念与乡村振兴.中国文化报.2020.4.24第3版

  121、陆洪磊,胡钰.“主流”与“一流”:范敬宜与清华新闻教育传统.全球传媒学刊.2021(2)

  122、胡钰.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青年记者.2021(5上)

  123、胡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性与创造性.新闻战线.2021(7上)

  124、胡钰.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时代背景、理论起点与概念内涵.新闻与写作.2021(7)

  著作

  1、胡钰(1997).新闻传播导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胡钰(1999).科技新闻传播导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胡钰(2000).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北京:新华出版社

  4、胡钰(2001).新闻与舆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胡钰(2003).信息网络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仲伟俊,胡钰,梅姝娥(2005).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政策选择.北京:科学出版社

  7、李正风,胡钰(2007).建设创新型国家——面向未来的重大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

  8、蔡剑,胡钰,李东(2008).从中国价格到中国价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台湾出版繁体字版)

  9、赵敏,胡钰(2008).创新的方法.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0、胡钰(2010).趋势——以自主创新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1、胡钰(2011).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北京:人民出版社(党的十七大理论热点通俗读本系列丛书)

  12、胡钰,胡菊芹(2011)(主编).中国科技观察.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13、仲伟俊,胡钰,梅姝娥(2014).自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与政策.北京:科学出版社

  14、胡钰(2016).新闻理论经典著作选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5、胡钰(2017).水木烙印(随笔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6、胡钰,汪帅东,王嘉婧 著(2019).论企业形象——如何成为受赞誉的企业.北京:中信出版社

  17、胡钰,张铮 主编(2019).因文创,更美好——清华文创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

  18、胡钰,景嘉伊 主编(2019).发现一个不同的伊朗——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

  19、胡钰 主编(2019).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胡钰 编著(2019).尼泊尔的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

  21、胡钰,薛静 著(2019).文创理念与当代中国文化传播.光明日报出版社

  22、胡钰,万宁宁 著(2020).文创时代的我——清华文创人物访谈录.新华出版社

  23、[美]马克斯·普策尔著.胡钰译(2000).镜中的美国——威廉·里迪评传.新华出版社

  24、[美]霍华德·库尔茨著.张金秀,周荣国译.胡钰校译(2000).操纵圈:克林顿新闻宣传机器内幕.新华出版社

  25、[美]丹尼斯·西蒙著.吴尘,朱晓梅译.胡钰校译(2017).品牌授权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6、[以色列]诺姆·拉塔尔.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人会被取代吗?胡钰,王一凡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获奖情况

  1、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2001

  2、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第五届中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1

  3、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

  4、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战略研究重要贡献奖,2004

  5、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2004

  6、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0

  7、国务院国资委直属机关第二届公文写作技能比赛特别奖,2015

  8、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

  9、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百人工程”,2016

  10、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18

  11、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

上一篇:表达对已故长辈的思念十篇
下一篇:把乱伦拍这么纯情,也就日本能做到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