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看电影的多喜欢文学的少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7-05
手机版

  这一阵子,王宝强的《八角笼中》正在点映,有些人已经开始对这部电影进行影评,说水平一般的居多。我不过多摘抄别人的影评了。

  说《八角笼中》水平一般的视频博主评论区里,有很多批评声,说电影还没公映,你就说不好,这会影响好电影的。我看某些人其实是抱着一种道德绑架的态度来评价影评的,说这部电影有怎样的教育意义,所以必须支持之类的。

  说电影有着怎样的教育意义,那文学作品其实比电影的教育意义更大,那为什么很多人选择看电影,而不是读文学作品呢?当然原因是懒。我以前说过的一件事就是,五六年前,我在北京遇到一个人,我问她为什么不读文学作品,她说在文学作品里能学到的东西,在电影里一样能学到。

  说电影有教育意义,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懒惰找个说辞罢了。我不说《八角笼中》这样的电影吧,一是我没有看过,不好评价。二是,电影有电影存在的价值,不是说你读文学作品就不能看电影,两者不冲突。看电影就跟看视频一样,都不需要费力。

  电影对人们的影响太大,电影的话语权比文学要大,但是这代表电影里呈现和表达的东西都真实吗?电影《少年的你》到现在依然被很多人誉为佳作,那是因为人们只看到了正义与邪恶,善良和丑恶。大众就爱看这个。大众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就算《少年的你》符合了一部分人的情况,那符合所有受害者的情况吗?不符合。那你至少也得呈现另一部分受害者的情况。

  我知道现在有一些人仍然在写校园欺凌小说,有的小说仍然在获得某些奖项(比如韩寒的ONE一个大奖赛,两三年前这类题材还在获奖)。现在很多人写的校园欺凌小说,呈现的内容无非就是,受害者在身体上受到的伤害加大了。也就是说,现在的校园欺凌小说增加的主题就是,受害者的身体受伤程度加大了,这是目前校园欺凌小说唯一的一个创新点。你身体伤害加大了,意味着身体伤害没有那么大的受害者,痛苦也就没有那么大。大家在意的是身体受到的伤害。当然也有人写“心理受到的伤害”,那就是写心理活动,把心理话给写出来,以为这就是“心理受到的伤害”。

  

  我想说的是,电影没有办法呈现小说想呈现的内容。某些电影能表达的就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摆在桌面上,把人物简单里理解成“善与恶”(当然有很多电影不是表达简单的善与恶)。电影不会去剖析一件事情为什么会这样,而只会反映某些事情就是这样,至于为什么,导演把问题留给观众。

  当然现在的文学作品也是这样的,大部分作家只是把大众知道的事情通过小说写出来,再加以哲学思考,深度就有了。这样一来,造成了文学的“无用”。

  我觉得我说了半天,感觉自己写得云里雾里的,我都不知道我要表达什么。总得来说,大家还是愿意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而不是看更有深度的文学作品。

  举报/反馈

上一篇:【最新】自考各专业全套资料--网盘下载——点赞关注是我的动力~
下一篇:95后张淼怡火了!还有3部主演剧待播,携大21岁郭品超演绎忘年恋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