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轮志愿填报开启!如何填报,如何避坑?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7-04
手机版

  原标题:高考首轮志愿填报开启!如何填报,如何避坑?

  今日(6月29日)起

  浙江2023年高考首轮志愿填报开始

  这些考生千万别错过填报时间

  ??

  

  注意:考生请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填报志愿,这是浙江高考填报志愿的唯一网站。

  有不清楚如何填报的考生

  可点击观看演示视频

  ??

  此外

  在志愿填报过程中

  有哪些注意事项?

  投档后,有被退档的风险吗?

  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能收到?

  对于大家疑问比较多的问题

  小编也给大家整理了详细解答

  

  答:一是牢记填报时间,尽早进行填报。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填报志愿系统按照规定时间关闭,关闭后考生将不能再填报。建议考生尽早填报,尽量避免集中在截止时间临近前填报。

  二是增强防范意识,管好个人信息。考生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篡改。

  三是勿信小道信息,谨防上当受骗。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开展的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此外,还存在有机构或个人以所谓的“权威专家”“内部信息”等名义开展虚假诈骗活动,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严防被骗。

  

  答:应结合考生本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科学选择,自主填报。

  一是合理定位。知分、知线、知位次。成绩(位次)的高低,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决定了可选择的高校和专业范围。考生要合理定位,理性选择志愿,不盲目攀高,也不妄自菲薄。

  二是统筹考虑。考生应结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着眼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综合考虑。高校专业没有所谓“冷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生和家长切忌盲从,也不要追求“不浪费分数”的极端想法。

  三是初选方案。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结合本省(区、市)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参照意向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分冲刺志愿(往年录取位次略高)、稳健志愿(往年录取位次接近)、保底志愿(往年录取位次偏低)三个区间段选择相应的高校。同一区间段内几个高校应参照往年录取位次适当拉开距离,保持一定的梯度。要注意选好保底志愿,防止所有志愿偏高脱档。

  四是优化完善。对初选志愿进行综合优化,根据意愿,合理排序,避免志愿顺序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风险。平行志愿虽然等同于同一个志愿,但是在投档检索时有先后顺序。考生在充分了解相关高校近几年录取位次及位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意愿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五是正式填报。根据确定拟报考志愿的顺序,严格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志愿填报流程和操作要求,填报个人志愿信息。

  

  答:考生在志愿填报前要做到四个了解,做到“知己知彼”。

  一是了解国家需要。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拟报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应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立志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体现个人成长价值。

  二是了解个人情况。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特长、未来志向等因素,理性考虑意向学校。

  三是了解高校情况。了解意向高校近年录取分数(位次)情况、学校招生章程内容和该校在本省招生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前景等情况,新高考省份考生还要注意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四是了解招生政策。了解本省(区、市)志愿填报办法、投档录取规则等信息。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向有关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咨询。

  

  答:高校招生录取实行“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机制。无论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还是顺序志愿投档录取,考生的退档风险主要有两个。

  一是考生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

  二是考生存在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

  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拟报高校招生章程,防止因误报而被退档。被高校退档的考生不影响考生后续批次录取。考生还可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高校未录满的计划再次公布补征志愿)或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录取。

  

  答:高考投档录取模式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一般有两种模式: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当检索的志愿有投档缺额时即进行投档,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填报的后续平行志愿。在一轮完整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过程中,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被投出(投档成功)的机会。

  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也称为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即同一批次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投档时,凡第一志愿填报相同的考生,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按投档缺额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毕后,如所填报志愿有投档缺额,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依此类推。投档工作由省级招生委员会负责,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相关高校后,高校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答:高校招生章程由学校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国家招生政策制订,是学校开展招生工作的依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仔细查阅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全面了解高校招生办法和相关招生要求。

  主要查询途径有: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高校官方招生网站等。

  

  答: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省(区、市)录取工作一般于7月上旬开始,8月底之前结束。

  高校一般会在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向录取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若考生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高校官方网站上查询到了录取结果,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可及时联系录取高校公布的招生咨询电话查询本人录取通知书邮寄情况。

  高考录取通知书物流信息

  这里可以查

  ▼

  认准全国高校名单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全国高校名单,截至今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

  全部高校名单

  ??

  进入专业解读专辑页面查看

  ??

  保护隐私!这些物品别乱晒

  1. 准考证

  如果把准考证晒到朋友圈,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复制。

  2. 成绩单或成绩查询页面

  这类照片会暴露考生号、姓名等重要隐私信息。

  3. 高考志愿表

  无论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的志愿填报表都别晒,以免个人信息泄露。

  4. 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的内文不要晒,容易泄露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考生号等信息。

  警惕志愿填报“套路”骗局

  1. 谎称“计划外招生”

  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制造假证件等方式,以高校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名义,自称手握“内部指标”“机动指标”,可以保送考生到重点院校、让未达本科线的考生进入本科院校,从而骗取钱财。

  高考招生录取在官方网站上进行,严格执行已公布的招生计划,不存在“内部指标”,也不会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例如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等。

  2. 高价指导报志愿

  在某电商平台搜索“高考志愿填报”发现,不少机构称可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要价数千元。实际上,志愿填报辅导机构教师的真实性、专业性难辨。很多同学表示,花费颇高,但收获有限。

  考生应尽量寻求官方权威志愿指导服务,警惕个人或校外培训机构“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来源:浙江考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陈瑞

  一审: 叶璐;二审:章琦;三审:熊丽

  终审:金波

  ?? 大家都在看??

  责任编辑:

上一篇:今天没出汗,可以不洗澡吗?
下一篇:男的都要割包皮吗?几岁割最好?(女生勿入)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