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刁难我”婆婆一见儿媳就想逃,为躲带娃藏在门后,让儿媳崩溃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6-17
手机版

  都说婆媳关系最难相处,其实婆媳矛盾无非就是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双方互不理解和包容才会造成关系紧张。

  婆媳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道难题,处理婆媳关系时,也要讲求实事求是,客观一些,理性一些,毕竟婆婆不是妈,儿媳不是女儿。有人说,最恰当也是最理想的婆媳关系是既亲又疏,亲疏有间,不太亲也不太疏。说着容易做着难,但真正做起来也要讲方式和方法。

  一、婆婆说儿媳刁难她,儿媳却骂婆婆“为老不尊”

  “我刁难死你,不要跟我说了,不要来我这里闹,为老不尊”,画面上,一老一小两个女人在家门口争吵,只见年轻女人堵着门口指着一位老人厉声喝斥,而老年人却低声下气解释“我给你看了,你刁难我”,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是一对婆媳,家住焦作的陈老太太因为忍受不了儿媳妇的刁难离开了家,现在她有家不能住,才打了求助电话需要协调婆媳关系。

  据了解,陈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在这之前她和老伴儿都住在老宅,跟小儿子和小儿媳一起生活,半个月前她住在了大儿媳家,她告诉调解员,因为她害怕儿媳打她、刁难她,因为日子实在过不下去。

  从老人的话中,能感受到她十分惧怕小儿媳。常言道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便婆婆不是妈,也是你丈夫的母亲,是你的长辈,不管从法律上还是伦理上你都不应该打骂和驱赶老人。

  

  看两人争执的画面,这小儿媳确实强势,说话更是让人听不舒服。在调解员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老人的小儿媳小芳也是不留情面地大声喝斥着婆婆,那么她为何要刁难婆婆,还要骂婆婆为老不尊呢?

  小芳说,她和丈夫结婚四年,生育两个孩子,大女儿今年三岁,小儿子一岁。半个多月前,婆婆还在这个院子里生活,那天她送大女儿上学,把儿子留在了家,从出门到回家短短5分钟,小儿子一直哭闹,可婆婆却一直待在屋里视而不见,她吵了婆婆几句,但没想到婆婆一气之下去了老大家。

  婆婆看孙子,虽然不是她应尽的义务,但在我们中国历来有婆婆看孙的老传统,特别婆媳又住在一个院内,低头不见抬头见,媳妇有事外出,婆婆帮忙照看一下孙子也是人之常情,但陈老太太的行为却让人惊讶,看着自己的亲孙子哭闹不休她怎么会置之不理呢?

  

  二、为躲带娃婆婆藏在门背后,让儿媳崩溃

  对于儿媳的追问,婆婆陈老太太迟迟答不上来,看来其中另有隐情。

  原来,小芳在怀大女儿时,婆婆从没有管过她一天,包括她坐月子,婆婆连她的门都没去过。更让她生气的是,在女儿一岁时她想找婆婆帮带一下孩子,婆婆却藏到老大家不出来。

  那天她去敲门时,婆婆就躲到老大家的屋门后,她叫着妈,婆婆根本就不答应,她推开门后问大哥家的女儿:“你奶奶呢?”

  侄女说奶奶不在屋,她抱着自己的女儿就推门进了屋,才发现屋里的柜子门是开着的,她才明白婆婆不愿帮她照顾女儿就想躲在柜子里,因为柜子藏不下就躲在了门背后。婆婆看到她一声没有吭,一句话也没有说。这件事让小芳伤透了心。

  

  当调解员问陈老太太有没有躲在老大家门背后时,她承认确有此事,问她为何要躲避儿媳时,她仍是一句“因为她一直刁难我”,却说不出原因。听到此,直气得小芳指着婆婆骂“为老不尊”。

  看到这里,大概也知道婆媳二人为何会闹矛盾。人常说自古婆媳是天敌,其实哪有什么天敌,按照长幼顺序,也是先有好婆婆,才会有好儿媳。从陈老太太的行为看,她确实不能称为好婆婆,因为她既不帮衬儿媳坐月子,也不帮忙照看孩子,因为不想带孙女,却躲在门后来逃避,这做事实在不光明磊落。所以真应了一句话“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值得尊重”。也能理解儿媳妇小芳指责她为老不尊的原因。

  孟子曾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它的意思为:“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也就是说,人的情感,就是一个“推”的过程,由自己最亲的人,一层一层地往外推,最后达到“泛爱众”的境界。

  

  所以,看似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媳,其实就是由已到彼。让两个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婆媳,在一个家里长时间的和平共处,还要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地步,是需要共同付出,老人关心爱护儿媳,儿媳才会把她当成妈妈一样尊重和孝敬。

  三、儿媳白天带娃,晚上上班,婆婆为何不搭把手?

  小芳说,她生女儿时大出血,婆婆一天都没管过她,生完女儿婆婆连病房都没进,还是娘家妈和嫂子去看的她。婆婆的冷漠让她很难过,出院后,小芳就和丈夫抱着女儿回了娘家,到女儿一岁她们才回的家。这期间作为奶奶的陈老太太,竟然一次都没有上门去看过孙女和媳妇。

  当调解员问有没有这回事时,陈老太太却理直气壮回复“有没有她知道”,一直不正面回答。气得小芳拨打了老公电话,才证实婆婆确实在说谎。

  不照看儿媳坐月子就罢了,也不出钱出力,孙女在外婆家住到一岁,当奶奶的从来没去看过。而她不去看孙女的理由竟然是自己摸不到儿媳的娘家,听了太可笑。没去过可以问,这又不是什么难办的事,主要在于自己根本不想去,也没有这个心。

  

  长辈对晚辈,如果有特殊原因,人不到只要心意到,儿媳也会领婆婆的情,可陈老太太这奶奶当得真是太轻松了。所以我们能理解小芳的委屈和无奈,好在她的老公能为她说句公道话,这对她也是一种安慰。

  小芳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白天在家看孩子,晚上还要去KTV干收银员工作。8点等老公下班,她才能去上夜班。这期间她多么渴望婆婆能帮忙照看一下孩子,但都事与愿违。

  原来,公公因为脑梗行动不便,但婆婆没有工作,也常年不干活儿,就靠村里的一点补贴生活,她心想婆婆帮她照看孩子就能让她去外面正常上班,她让老公去给婆婆说,婆婆就是不答应。把小芳气得没办法,但小芳却表示,即使婆婆现在不管她,她照样得管婆婆老,因为她得顾及面子。

  

  说到儿媳妇对她的刁难,陈老太太表示,主要是儿媳对她说话太冲让她很不舒服,儿媳人还是不错的。可见,他们婆媳之间并没有什么大事,儿媳妇委屈的背后也有自己性格上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人沟通不畅才导致婆媳矛盾,而婆婆在大是大非上处理得特别不到位,才让小芳心有怨气。

  经过调解,小芳认识到自己的错识,而婆婆也答应以后帮忙照顾孙子,婆媳二人的矛盾才得以解除。

  情感分析:

  婆婆求助说儿媳妇虐待和刁难她,但真正问她时,她一句实际性的例子也举不出来,反而让儿媳说出她的一大堆问题。关键的一点就是婆婆怕儿媳,却说不出怕的原因,而她只是用“刁难、怵和害怕”等字眼来来表述。那婆婆为什么会害怕儿媳呢?

  

  1、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小芳的性格我们都能看到,她说话直接不讲方式,虽然没有恶意,但手指婆婆,从她的表情和语气上就能让人误解她是个厉害的女人,不了解情况时我们都认为她目中无人,对婆婆不尊重,但内情是因为她确实有委屈,却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又因为爱翻旧账,只要婆婆做得不顺她的意,她就会想起婆婆的种种不好,无名之火就会爆发,才让婆婆在家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她愤怒的情绪容易失控,才让婆婆感到害怕。

  

  愤怒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它的本身并不邪恶,也是我们情绪的自然流露,而真正危险的是那些由愤怒转化成的行动,托尔斯泰曾说过:“愤怒对别人有害,但愤怒时受害最深者乃是本人。”

  所以,看到小芳因为婆婆说她刁难的话时,她有些狰狞的表情确实让人过目难忘,而她在指责婆婆时,她本身也气愤难平。有人说愤怒是无害的,关键在于你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如果你能够理性地看待让你愤怒的人和事,你就会发现,这些愤怒是爱的“假面”。

  2、愤怒是一种动力,要正确使用积极的愤怒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要知道愤怒有时是会转化为正面的力量,把它作为动力来使用。

  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真正聪明的人,要学会从他人的怒火中取得温暖,而不是顺着自己的怒气燃烧自己。如果我们能正确看待愤怒的情绪,摘掉愤怒的“假面”,我们就会发现愤怒可以为我们所用。

  小芳之所以生气,就是因为她的目的就是想让婆婆帮她看孩子,她这种愤怒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强大的推动力,因为使用方式不当,缺乏沟通和交流,有求于人时,她却不给婆婆好脸色,说话又冲让婆婆听了不舒服,所以,才让婆婆对她有抵触。

  

  看孩子是一种力气活,我们做父母的都不一定事事做到位,怎么能要求婆婆万无一失,而陈老太太说得最多的就是一个“怵”,可见小芳把孩子交给婆婆时,并没有放权,在老人偶有失误时,她的坏脾气就会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所以小芳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好好和婆婆说话。学会正确使用积极的愤怒,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泄,让对方了解你的不满,才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3、逃避其实是因为内心愧疚

  婆婆之所以害怕儿媳,其实也在于她当初对小芳不管不问造成的结果,在儿媳最困难、最需要帮忙的时候,她没有加以援手,一方面是内心愧疚,一方面是不想面对,正是她这种心理才会远远地避开少惹是生非,但她这种行为更让小芳对她成见加深,她看到婆婆就越气不顺,所以,她这种惹不起还躲不起的态度,来做为不看孙子的原因太牵强。

  什么是上行下效?婆婆关键时刻做得不到位,儿媳就会跟着学。所以,陈老太太在她们婆媳矛盾中占主要责任,婆婆关爱下一代,小辈才会尊敬且尊重。何况现在年轻人压力都大,上有老下有小,正是创业的好时期,老人这时身体健康能帮则帮,一家人才会和睦幸福。

上一篇:真实事件,10起人类和宠物之间发生的不可思议事件,感人泪下
下一篇:执掌风云:安排肖靖宇哥哥出轨戏码,人间自有真情在!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