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抖音内容让你感到恶心?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6-17
手机版

  我先来,刷到那一些装小孩子声音的大人真的恶心,一方面特别作!还有教人各种东西大部分都是讨好女人,特别出去的时候,别人刷抖音,刷到某一类的东西(大家也懂)真的巨烦!

  从本质来看,并非媒体的门槛越来越低,而是技术带来的平权效应使得内容的门槛越来越低。当下的“新黄色新闻”和美国100多年前的“黄色新闻”浪潮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如今没有营养的新闻越来越多?

  每天有7亿人在看“新黄色新闻”,技术竟是罪魁祸首?

  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掀起了一股“黄色新闻”的浪潮,彼时的美国社会被那些虚假的、煽动性、刺激性的报道所充斥。

  100多年后的今天,由黑底黄字做标题、惊悚音乐做背景、一句不痛不痒回应做采访所构成的新一轮“黄色新闻”浪潮正在短视频平台卷土重来。

  “当时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拍了,没想到会火”

  短视频时代“黄色新闻”卷土重来不知道在短视频平台上,你是否刷到类似这样的新闻视频, 它们大多带有一句当事人标志性的采访:“当时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拍了,没想到会火。”

  形式上它们简短快捷、批量生产、流量至上。

  这类新闻往往在标题上做足了功夫,标题即内容,少则一行,多则四五行,原则就是能在3秒内看完的内容绝对不拖到5秒钟。

  它们通常采黑底黄字或者黄底黑字的配色,用加大加粗后的字体贴满屏幕,再配上抓耳卡点的背景音乐和一两句槽点满满,内容贫瘠的介绍,就构成了一个不超过20秒的消息。这便是短视频新闻,也称之为“新黄色新闻”。

  这类新闻短视频制作简陋,专业性低,并且大多数内容毫无营养,几年前的新闻也能拿出来重新发一遍,观众看完后不知所云,甚至有的是自导自演的假新闻。但这没有抑制它的生长空间。相反作为平台的衍生品,它依托于平台强大的算法流量和用户黏性,可以说活跃在每一个平台用户的视野,已慢慢成为一种趋势。

  

  为什么没营养的新闻越来越多?

  21世纪的“黄色新闻”

  尽管“新黄色新闻”拥有傲人的传播数据,但人们也渐渐对此类毫无营养的视频感到厌烦,在许多新闻短视频评论下充斥着类似“没有新闻可以不发”“我想听些正经事”等的不满言论,其实早在一百年前的大洋彼岸也曾上演过相似的剧情。

  “黄色新闻”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的美国的两位报业大亨普利策与赫斯特关于漫画专栏《霍根小巷》主人公“黄孩子”的争夺战。他们争先运用醒目的大字标题、充满刺激性和煽动性的娱乐内容来吸引大众,提高报刊销量。这种恶性竞争不但迎合了大众无底线的低级趣味,也造成了新闻伦理的缺失,新闻专业主义受到严重打击。

  讽刺普利策和赫斯特的漫画而一百多年后的中国,人们发现所谓的“黄色新闻”似乎披着短视频的外衣卷土重来。在信息高速流通且过载的情况下,任何互联网上的新奇事都能成为官方媒体号转载的新闻,越来越多的采访理由也成为了“当时觉得好玩就随手一拍没想到后面会火”。

  

  如何看待“新黄色新闻”?

  对比来看,那个年代的“黄色新闻”通过完整的煽情叙事来带动发行量,而现在的短视频,恰恰没有通过完整的故事去叙事,而是用一个简短的趣味性的片段来吸引流量。如今的“新黄色新闻”和历史上的“黄色新闻”,本质上他们商业化逻辑还是一样的。

  只不过过去“黄色新闻”是市场选择,而今天的“新黄色新闻”是社会媒介发展的阶段产物,是平台、媒体、用户三者作用的共同结果。

  01平台

  在平台的算法推荐的机制里总体还是偏向流行的原则,而不是权威的原则,所以在这个特定的平台逻辑里,创作者就需要生产更多的带有煽情性的、趣味性的短视频内容。

  02媒体

  “新黄色新闻”变多的本质还是流量导向,对所有媒体来说,流量是考核重要标准,对自媒体而言更是流量至上。

  就媒体来说,严肃新闻报道生产成本高,花了很大精力做出来,它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但流量不一定行。

  反之“新黄色新闻”能够抓住用户的痛点,获取流量更加容易轻松,这也使得更多的自媒体、地方媒体去效仿这种形式,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下,严肃报道逐渐式微。

  03用户

  短视频时代,用户需求更加多元化,教育、医疗、娱乐等内容是刚需,但新闻资讯却并非刚需,这给“新黄色新闻”的生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严肃类新闻资讯内容的比重进一步被稀释。

  相比用力鞭挞短视频新闻的大行其道,更值得思考的是:

  在短视频时代的今天,我们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新闻?

  短视频的崛起是大势所趋,但对于每一个新闻个体,无论是用户还是媒体都不能甘心于短视频平台的平台机制和算法逻辑。社会公器,既是权力,也是责任。当媒体让渡与流量和利益,当用户满足于娱乐,那么新闻业的权威不值一提,公民社会的根基也会慢慢腐蚀。

  就像电影《不止不休》中韩东报道时说的:“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有哪件跟我们一点关系没有呢?”真正的新闻,永远不能缺少的是严肃的思考,不能只是娱乐,应是社会的照妖镜,是正义的喉舌,更是公民的传声筒。公民不能缺少对严肃新闻的需求,媒体也不可剥去新闻本质中需要思考的内容。

  一百多年前的“黄色新闻”大战,让新闻伦理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也自那时起,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在那样的嘈杂喧哗中开始发展,呼吁新闻报道社会责任感的声音越来越多,美国新闻界也逐渐开启现代化转型道路。在短视频时代的今天,当我们渐渐开始反思“新黄色新闻”时,在新闻界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发展也许正在慢慢萌芽。

上一篇:古埃及法老娶亲生女儿为妻,还生儿育女,不觉得违背伦理吗?
下一篇:大叔自证清白后,仍遭四川大学女生曝光“偷拍事件”?多方回应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