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样的清明 不一样的寄托
在江西省南昌市瀛上墓区琼山墓园,工作人员在为市民进行代祭扫。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4月3日,云南省蒙自革命烈士陵园工作人员正在为烈士摆放菊花。王俞摄/光明图片
4月3日,贵州省赤水市公安局党员民警在网上祭奠英烈。王长育摄/光明图片
又到一年清明时。与往年不同,2020年的清明因为纪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英烈,多了一份哀思、一份寄托。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日前发布公告,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这一切,都在警醒着人们,为了遏制疫情的蔓延,我们付出了怎样的牺牲。
朱建勋,是湖南省娄底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珠山公园管理办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参与娄星区蓝天救援队92个指定区域中79个区域的疫情消毒工作。
2020年2月29日,朱建勋因过度劳累导致心搏骤停,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1岁。其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追授为“娄底市优秀共产党员”。
清明前夕,朱建勋的遗孀林丁玲,在娄底市民政局组织的相关志愿者帮助下,在家中举办了一场简单的追思会。面对一张薄薄的相片,一行人默默地鞠躬。没有繁文缛节,只有人们在心里轻声诉说着追念。
“他倒在了抗疫的最前线。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不想给抗疫添麻烦,就用这种方式寄托对他的哀思。”林丁玲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医护人员、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快递员、外卖小哥……无数群体坚定当起“逆行者”。他们识大体、顾大局,坚守岗位,英勇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可是,紧张的疫情尚未过去,却有人被迫离开岗位,离开亲人,永远安息。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截至3月8日,全国城乡社区工作者已有53位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因公殉职,其中党员占比超过90%。
病毒无情人有情。作为我国极具传统文化意味的重要节日,在清明节缅怀追思逝去的亲人,是根植中华民族血脉的文明习俗。如何在紧张的疫情防控期间,满足群众祭扫需求,给哀思一个寄托之所?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无论何时,生者的健康平安都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除了现场祭扫以外,民政部倡导创新祭扫的方式,重视精神文化的传承,弘扬尊重生命、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尚。
“一是倡导居家追思。逝者家属举办小型的家庭追思会,大家追忆逝者的美德,传承逝者的精神。二是倡导网络祭扫。目前多地民政部门、殡葬服务机构也都开通了网络祭扫的平台,逝者家属可以登录平台为逝者建立网上的纪念空间,通过网上献花、留言寄语来寄托哀思。三是提供公益性的集体代祭。有条件的地方,殡葬服务机构精心设计,免费提供集体性的代祭服务,由工作人员完成庄严肃穆的集体祭扫仪式,家属可以实时观看或看录播,让代为祭扫更有内涵。四是提供个人的代祭服务。有条件的公墓等殡葬服务机构,可由工作人员为有需求的逝者家属提供一些个性化的代祭服务。代祭服务的项目有些是免费,有些延伸服务是收费的,凡是开展有偿代祭服务的,一定要做到服务项目和价格公示,要让群众清楚明白,要合法合规,不能乱收费。”这位负责人说。
日前,江苏省南京市仙灵陵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集体代祭扫仪式。仙灵陵园工作人员敬上花圈,并将盏盏莲花灯放入莲花池中,献上一位位市民对故人的思念。
“受疫情影响,江苏部分公墓实行预约登记、分时限流、有序开放。为此,我们陵园以集体代祭扫的方式帮助民众实现缅怀故人的心愿。这也是我们陵园第一次开展代祭扫活动。”仙灵陵园工作人员表示。
在甘肃兰州,由兰州市皋兰县民政局支持搭建的“报恩堂生命纪念园线上祭祀平台”日前上线推出。该款线上祭扫平台主题为“追忆时空”,平台分为“私人纪念馆”“留言”等几个区域,让广大民众不出门、不扎堆、不聚集,即可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兰州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线上祭扫平台还可以为抗疫过程中牺牲的英雄搭建网上纪念堂,对他们表达缅怀。“在网上纪念堂,人们可随时写下对故人、对英雄的思念,让哀思在云端寄托,让回忆在云端保鲜。”
指尖忆往昔,花果寄思念。
在重庆,石桥铺殡仪馆推出免费“云祭扫”服务,市民可以在手机平台上建立“祈福馆”,通过网上献花、寄写家书等方式缅怀亲人,在“云端”表达思念。市民李女士说,她在“云端”发布了多篇家书,记录对亲人的无尽思念,日后再读仍是一种慰藉,“无论哪一天祭扫,对亲人的哀思是不变的,重要的是心意,而不是日期”。
在山西省太原市,永安园组建了包括净墓、礼仪和摄影等在内的5人代祭小组,推出“心念”“思念”“思亲”三款代祭服务套餐,除了提供鲜花、水果等不同祭品外,还可以由工作人员代为擦拭墓碑、献供、献花、上香、诵读祭文、行鞠躬礼。
没有烟熏火燎,只有诗文与鲜花,这样的祭扫更有意义。在这个不一样的清明,各地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机构全力以赴,积极引导群众从倚重实物实地祭扫转变到文明祭扫上来,让文明的新风美俗在人们心中扎根发芽。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文明祭扫的践行者。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