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孩跳楼:孩子,当你长大后,没人会在乎你写不完一篇作文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6-16
手机版

  充满童真、想象丰富,对小孩子来说,这已经足够。当然了,除了字数不够。

  那么,为什么她会有“我干什么都不行”的想法?

  孩子很小,他们的认知并不完整,他们对自己的判断,多数来自于外界,确切的说,来自于自己经常接触、关系亲密的人,比如父母、祖父母、老师、同学等等。

  从她表述的“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可以推断出,这个小女孩被否定、批评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以说是经年累月,才会让她如此信心全无,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

  我们很多家长,喜欢用“批判式”教育,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响鼓更要用重锤”,找到孩子的不足,不断督促,孩子才能进步。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孩子做得再好,也能挑出刺来,时间一长,孩子完全丧失了信心,不论自己做得有多好,总觉得“自己不行”。

  缺乏信心的孩子,很脆弱,将来是无法承担大任的。

  为什么小孩子会自杀?

  小孩子因为压力大自杀的问题,这些年并不少见。

  这个问题可能会让很多成年人想不通,小孩子能遇到多大的事,难道还会大过生死?

  成年人当然会这么想,因为他们知道,生命最重要,学习成绩、工资、金钱都是身外之物,可小孩子不懂。

  刚才说了,小孩子对事物的理解,来自于身边人。

  

  如果父母每天只关心孩子的作业、学习、考试、成绩,从未关心过孩子的冷暖、心情、喜好,那么我们一些成年人就是在向孩子灌输:

  因为在学习面前,孩子能不能出去玩不重要,喜欢看什么动画书不重要,内心的感受是什么不重要,喜怒哀乐不重要,想去哪玩不重要,有些父母甚至要求考了多少分、多少名才能去哪里玩。

  父母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告诉孩子:

  当孩子对自己缺乏认同的时候,当他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的时候,当他觉得只有学习最重要,而又因为长期的批评丧失信心的时候,他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

  在他们眼中,和学习相比,生命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一些孩子,会因为在学习、感情受挫时,轻而易举地选择自杀,因为他们从不知道,也从未感受过,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这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当你长大后,没人会在乎你写不完一篇作文

  因为写错一个字、一个单词、一道数学题,多少家庭爆发过“鸡飞狗跳”的大战。

  有一位爸爸的育儿经,就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心理学教授贺岭峰,有一个女儿贺卓尔,在日本学习动漫,高中阶段,贺卓尔就已经能在实习的动漫公司独立负责项目。

  回忆起女儿小时候的学习,贺岭峰提过这样一幕:

  女儿的数学老师打电话让他去学校,结果刚到学校就被老师狂训一顿:

  

  贺岭峰挨了一顿骂,心里很郁闷,忙不住地给老师道歉。

  回到家,女儿问她老师说什么了?

  笔者(超人爸爸说教育)能想象得来,像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父母回到家,恐怕都少不了批评女儿,有的可能是猛烈地批评,甚至可能动手打。

  因为女儿让自己这个优秀生丢了面子,更气愤的是,一道小学数学题就错了四遍,将来怎么考重点初中、重点高中,985、211可能连边都沾不上了,女儿将来前途堪忧呀!

  可贺岭峰轻描淡写,他这么跟女儿说:

  女儿都不敢相信,问:就这些,没了?

  贺岭峰回答:就这些,没了。

  

  关于为什么不批评(训)女儿,贺岭峰这么说:

  此外,四年级的时候,女儿拿着59分的试卷回家了,而贺岭峰在小学阶段的成绩从没有低于90分过。

  他这么跟女儿说:

  

  女儿现在能这么成功,他们家庭关系能这么和谐,证明了贺岭峰的做法是对的。

  你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做出什么极端的事。

  对开头所说的这个9岁小女孩,我们也可以说:当你长大了,到公司里边去工作,你的同事、你的老板,

  只可惜,她听不到了。

  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既然是心理学教授,自然是深谙人心的,比我们普通家长要更会和孩子相处一些,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位心理学教授的做法。

  爸、妈不是白叫的,正如贺岭峰所说,“你总要承担些什么”。

  按我的理解,父母应该是孩子的“保护伞”,或是一道屏障。但不是用来为孩子遮风挡雨,让他们衣食无忧的,而是帮他们承受、分担压力的。

  每个孩子不同,孩子所处的学习环境也不同,父母的策略也应该不同。

  

  如果孩子、学校很松散,那么父母应该给孩子加压,如果孩子自尊心过强、学习压力过大,那么父母应该给孩子减压。

  父母应该是那个“调节器”,保证孩子既有进步的动力,又不至于被过载的压力压垮。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给孩子安全感,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这时候,父母的所说所做,才能更多地影响孩子。

  同一件事,有人可能只盯着优点看,有人可能只盯着缺点看。

  比如考了59分,你是盯着不及格的分数看,还是卷面整洁、态度认真,比如开头那篇没写完的作文,你看到了不够一页半的字数,还是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想批评,总能挑得出刺,想鼓励,总能找到优点。

  不同的父母,不同的选择,可能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希望你选对了。

上一篇:成人注意力缺陷与亲密关系
下一篇:看场电影也能被误解,写在一场动画电影的观后感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