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步微课(含朗读/教材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6-15
手机版

  微课视频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唐代诗人、文学家,世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阳山令、潮州刺史、吏部侍郎等职。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

  主要作品:《马说》《师说》《进学解》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诗写了两首,这是第一首。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附第二首:“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诗歌理解: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呈】恭敬地送上。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天街】京城街道。

  【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酥,酥油。

  【最是】正是。

  【处】时。

  【绝胜】远远胜过。

  【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译文:

  京城的街道上下着纷纷扬扬的丝雨,它就像酥油般柔滑细腻,

  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嫩绿而略带黄色草芽,在远处看去,一大片满是的,可走近一看,却显得稀疏起来。

  这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

  远远胜过杨柳堆烟的晚春。

  主题:

  这首诗描写了早春的优美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春天来临时生机勃发的景象的敏感,表达了作者由此而引发的喜悦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咏早

  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作者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图文讲解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教材分析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早春,当时韩愈任吏部侍郎,虽然任职时间不长,但他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唐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调为吏部侍郎。同步练习

  1、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之情。

  2、对“烟柳满皇都”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春 B.仲春 C.暮春 D.初夏

  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4、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5、诗中写了什么景?其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喜爱或热爱 

  2、 C 

  3、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B。

  5、这首诗咏早春,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做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能给读者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

  第一步: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小学师生”

  第二步:公众号对话杠回复关键词:55  下载

  (回复关键词位置如下图所示)?

  

  ▼

  打不开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

  可长按扫码直接进入下载

  ▼

  

  ▼

  电脑端下载网址

  http://jazpan.com/box/305.html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整套资料

上一篇:少儿不宜的14个冷知识,未满十八岁勿看!
下一篇:民间故事:18岁少女迷恋六旬老汉,小树林春风一度后,引发血案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