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高考623分的学霸得了艾滋病!是什么毁了十八九岁的孩子?阻断艾滋病的“黄金十二时
![]()
在华东某市疾控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工作人员登记了一名大学生的个人信息:男,19岁,第一次检测……
对华东某985高校学生刘明(化名)来说,这一年是他人生的分水岭:
藏在他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发现了。
这种可怕的病毒什么时候进入了刘明的体内?
他很轻易就想了起来,那是大一下学期末。期末考试前的压力,让他和几个好友在周末去通宵网吧放松了一下,凌晨又到KTV,3罐啤酒下肚,迷离灯光下,他和一位刚认识的同性纠缠在了一起...
而那天距离他结束高考,整整一年。
高考时,刘明曾是父母乃至学校的骄傲。他是高中母校当年考进985大学10名考生中的一个,成绩623分。学校光荣榜里,他的照片依然在激励着学弟学妹,但现在的他却不得不作为AIDS(艾滋病)患者休学治疗。
刘明的事,并不是个例。最近,网上流出一份数据表格:
![]()
上面表格中的数字含义,说出来后很扎心。这是西北地区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公布的该省累计感染HIV(艾滋病毒)人数前15所高校名单。
出现在名单中的大学,既有985名校,也有民办高校。每所大学的数字并不多,在现在动辄学生三四万人的大学里,比例不过千分之几。
![]()
“感染基数虽小,但增长速度特别显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疾控)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吴尊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1年起,青年学生艾滋病新发感染数以每年约30%的幅度增长,2014年的增幅更是接近60%!
再看一组细思极恐的数据——
前段时间,上海部分高校新增的“艾滋病检测包”自动售卖机,在上架当天就引起了学生们的疯狂抢购!
其中,上海*济大学“表现抢眼”,不出6小时,全部卖光。

而检测结果也非常不乐观,多名学生被检测出HIV呈阳性。染病比例之高,让人不禁反思,现在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
![]()
“象牙塔”,“艾滋病”,这两个本应毫无瓜葛的词汇,如今竟被一串串急剧攀升的数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这里可是大学啊!印象中纯洁的校园,如今到底是怎么了?
人民网之前曾发布一个新闻,《南昌高校学生艾滋病例135例》。
![]()
![]()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高校艾滋病情上涨的同时,一些中部省份高校学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比如湖南大学生艾滋病患者8年竟上升37倍。(注:湖南省2007年报告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例,2015年累计报告536例。其中2014年138例,2015年154例)
正如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表示,“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且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
![]()
这些还只是有记录的数据。没被发现的、未登记的,还有更多,可谓是触目惊心。如此发展下去,后果可谓不可想象!
![]()
性教育在中国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不论家庭,还是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对于性话题及性行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2015年,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34个城市的高校本科生,分男女、年级进行摸底调查研究显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60.5%接受性解放、性自由,67.1%接受婚前性行为,近七成大学生接受未婚同居行为。
![]()
![]()
大学生的性观念、性心理、性行为虽然趋于开放化,可是对于性病知识的缺乏及预防能力却令人堪忧。性知识的缺乏,加上突然到来的自由,让不安全的性行为在高校校园里如脱缰的野马。
高校学生,尤其是大一大二学生,处在青春期迈向成人社会的十字路口。
他们刚刚告别残酷的高考,高中期间严格的管理、无尽的考试和家长老师的约束突然没有了,在相对包容的“象牙塔”里,一些大学生刚从高中学业压力释放出来。
![]()
他们对性行为(尤其是同性性行为)感到新鲜,就想“尝试一下”,但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风险。
“传播途径以男性同性性传播为主,是青年学生群体艾滋病疫情的一大特点。”
原国家卫计委表示,从2008年到2014年,青年学生中新报艾滋病感染数从482例上升到2552例,其中传播途径以男性同性性传播的比例由58.5%飙升至81.6%。
对高校来说,由于大量同性异性同龄人聚集,在看似平淡的人际交往的掩映下,高校的“同志”们各有自己隐秘的社交网络。
西安南郊某高校22岁男研究生小东(化名)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感染艾滋病。
“一直不敢也不想检查,总觉得距离我很遥远。”外表斯文的小东说,他在读研前就比较喜欢男性,“男友”都是经网络认识的,通过QQ聊天,等聊得投缘后就约会。
“有四五个,长的交往几个月,短的就一次”,大家在一起不问名字,也不用安全套。他自己也不知道是被哪位“男友”感染的,是否还有人因为自己而感染。
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离艾滋病很远,不会被感染。
广州高校大学生防艾公益组织介绍,大学生“男男”之间没有避孕需要,大多不会采用防护措施,导致“男男”成为大学生艾滋感染最高危的群体。
![]()
调查由某情感App进行,对象为该App 3000万的用户(其中包括36%以上大学生用户)、20000份网络调查以及高校大学生的电话采访。
![]()
微博上曾有个视频传疯了。一男子和一名女生发生关系后,告诉该女生,自己是艾滋病毒感染者。

得知真相的女子全然崩溃,蹲在墙角绝望的呐喊听得让人揪心。
当女孩得知他有艾滋病时,第一反应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可谁知渣男却云淡风轻的说:“我骗你干嘛?我真的有艾滋。”
这语气,似乎并不是传播了艾滋病毒,而是告诉她,你被传染了感冒,多喝两口热水就会好了一样。
而男孩呢?还在边上拍下现场的“战果”视频,云淡风轻地说出丧尽天良的话。
这里绝没有歧视艾滋病患者的意思。但确有极个别艾滋病患者有非常邪恶的想法:你不让我活,那大家一块死。于是,他们疯狂出没在社交场所,主动“约”陌生人,目的只有一个:拉你垫背!
![]()
你以为你遇到了真爱,谁料想他手里拿着“镰刀”,你想要的只是一场爱情,而他想要的却是你的命。
然而,这样的事件实在太多。每到特殊节日,大学旁的小旅馆也必定爆满。
![]()
于是,在高校周边、工厂周边小旅馆糟糕的卫生条件下,艾滋病的温床迅速滋生。
甚至在一些大学附近,许多医院推出了“学生人流半价”,这说明不做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在学生中也越来越频繁!
![]()
可是,静下来仔细想想:在这个“约吗”盛行的年代,有多少人还诚诚恳恳,渴望着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爱情。
性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多一个性伴侣,就多一份危险;多一次危险性行为,就多一分感染艾滋的概率。
![]()
同时,还要提醒大家,还有许许多多感染了HIV的人,根本不知道艾滋是可以阻断的,或者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艾滋阻断药,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任凭身体发展成了艾滋病。
在仔细跟大家科普这个药之前,想跟大家先同步一下这个认知,就是HIV≠AIDS,染上艾滋病毒≠染上艾滋病,感染HIV不意味着就像感染了SARS一样,没得治了。
HIV需要在体内发展一段时间才会变成艾滋,所以在这之前,HIV感染者完全是可以进行自救的。怎么理解呢?我们先用一段简单的漫画了解一下HIV侵入人体的过程:
![]()
![]()
![]()
![]()
![]()
![]()
![]()
![]()
![]()
![]()
![]()
“艾滋病”、“象牙塔”,两个词看似毫无瓜葛如今却被一串串急剧攀升的数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圣洁的高校仿佛中了魔咒,挥之不去,特别是近几年,学生“染艾”人数迅速增加……
看看下列细思极恐的数字:
南昌:2016年9月,南昌市疾控中心公布数据显示,至2016年8月底,南昌全市已有37所高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报告存活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35例,死亡7例,近5年来,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年增长率为43.16%。
北京:2015年1月至10月新增艾滋病病例3000余例,青年学生感染人数上升较快。近两年,北京市大学生感染艾滋病每年新增100多例,以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
上海:2015年共报告发现青年学生感染者92例,较去年同期上升31.4%。
广州:从2002年开始发现学生感染艾滋病病例,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117例,九成都是经同性的性传播感染。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高校艾滋病情上涨的同时,一些中部省份高校学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比如说湖南大学生艾滋病患者8年竟上升37倍。

象牙塔里,艾滋病也疯狂
正如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表示,“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且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可谓是触目惊心,如此发展下去,后果可谓不可想象。
高校本为一方净土,学习的乐土,创新的乐园,为何成为艾滋病重灾区?艾滋病又是如何入侵象牙塔?
◆ 高校染艾者八成源于“好基友”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性传播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而在青年学生中通过男男性传播感染已达81.6%,形势非常严峻。
以广东为例,2002年至2015年,广东累计学生艾滋病病例为630例,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比70%;在江西南昌2011—2015年新发学生病例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83.61%;湖南省从2007—2015年累计报告536例当中,这些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学生主要是男性,占90%以上,传播途径以男性同性性传播为主,占69.6%。
![]()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分析,大学生男男同性传播感染者上升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早期对这部分人群不够重视,监测不到感染情况,二是大学生刚从高中学业压力释放出来,对男男同性性行为感到新鲜,就想“尝试一下”,但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风险。
◆ 性观念开放 性知识滞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性话题及性行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2015年,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34个城市的高校本科生,分男女、年级进行摸底调查研究显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60.5%接受性解放、性自由,67.1%接受婚前性行为,近七成大学生接受未婚同居行为。
![]()
![]()
大学生的性观念、性心理、性行为虽然趋于开放化,可是对于性病知识的缺乏及预防能力却令人堪忧。西安南郊某高校22岁男研究生小东(化名)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感染艾滋病,“一直不敢也不想检查,总觉得距离我很遥远。”外表斯文的小东说,他在读研前就比较喜欢男性,“男友”都是经网络认识的,通过QQ聊天,等聊得投缘后就约会,“有四五个,长的交往几个月,短的就一次”,大家在一起不问名字,也不用安全套。他自己也不知道是被哪位“男友”感染的,是否还有人因为自己而感染。
![]()
以广州10所高校600名在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小组座谈等形式进行对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性病的了解甚少,50%的学生表示“有所了解”,2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在处理性病的问题上,54%的受访学生选择“自行去看医生”,少数学生选择“默默忍受”。
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离艾滋病很远,不会被感染。广州高校大学生防艾公益组织介绍,大学生“男男”之间没有避孕需要,大多不会采用防护措施,导致“男男”成为大学生艾滋感染最高危的群体。
◆ 教育宣传的缺位
![]()
网友@扑腾的脚蹼 曾在某论坛跟帖留言说,如今的高校已经不是精英时代的大学,传播知识的地方变成传播艾滋病的地方,中国教育沦落到如此地步,让人失望。
这话听着刻薄,但是连年高速度增长的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病例对于学校、对于社会、对于每个家庭都将是一场噩耗。
调查显示,互联网、书本、杂志和跟同龄朋友交流是获取性知识主要途径。其中,不少男生通过互联网、色情材料了解性知识。
![]()
调查由厦门企业、国内权威情趣电商他趣App进行,对象为他趣的3000万的用户(其中包括36%以上大学生用户)、20000份网络调查以及高校大学生的电话采访。
传道授业的大学,却忽视了人生的“必修科目”:性安全教育。
陕西某高校教师刘闻,自己也是一位艾滋感染者,他说校领导往往对性教育闻之色变、避而不谈。刘闻:没有人愿意谈。如果谈的话,可能社会上会认为,是不是这个学校有问题,会影响影响学校招生。
有些高校即使开展性教育,也仅限于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那一天。陈子煌所在的公益组织曾在高校开展过讲座,但效果不甚理想。陈子煌:那些学生都不是自己来的,是学校团委下发命令,每个班要来多少个人,来加学分的。
![]()
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看来,高校防艾教育开展的最大阻碍,恰恰是某些高校管理者。廖文科:最大的障碍、最大的难点就是教育部门的一些领导和一些学校领导没有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如果大学防艾知识课堂持续“失语”,学生们得不到健康、正确的教育,很可能误入歧途甚至给他人带来伤害。正如我们看到的结果,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明显,这些被感染孩子的人生悲剧已经无法再弥补。
◆ 较低的自检率和自知率
南昌疾控每年主要对暗娼、吸毒人员、“男男”、性病门诊、肾透析、无偿献血、青年学生进行检测。专家介绍,疾控部门主动对这些高危人群检测外,市民还可以享受免费自检,但居民自检率很不理想。比如,南昌去年艾滋病检测55万人次,除了重复检测和外地人口,南昌艾滋病自愿检测人数还不足10%。“很多人还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另外不少高危人群也抱有侥幸心理。”专家说。
![]()
正是这种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的心理作祟,艾滋病的自知率在我国也并不高。与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艾滋感染者的知晓率,也就是自知率还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根据《中国青年报》2014年12月的报道,美国艾滋感染者的知晓率为75%,我国估算为54%。
有些人是因为不想知道自己是感染者,因为担心检测出来后根治不了却还要受歧视,找不到工作。“但这同时也意味着错过了接受治疗和关爱的机会,增加了传播的可能,形成了一个非常负面的链条反应”,专家分析说。
潜在的社会歧视是影响中国艾滋病感染者自知率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社会歧视存在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公众对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还并不了解。
![]()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对于在高校中日益庞大的这一群体,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认为,高校一方面应该有针对性地普及和加强艾滋防控教育,另一方面,更要为这些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学生们完成学业提供方便。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的防艾工作虽说是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的分内事儿,但是,我们的社会各界也应该有良知,来促进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健康成长。可是现实情况却是风月场所或是同性恋酒吧开到了学校附近,有的甚至引诱高校学生成为陪酒、陪歌甚至陪睡的最大诱饵,而且无痛人流的广告贴到了校园……如此种种,又怎能不让刚进入青春期的高校学生有冲动的想法呢?又怎能不让高校学生误入歧途呢?
![]()
还有,我们的家庭,尤其是我们的父母,不要以为孩子考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放任孩子,这其实同样会害了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考上大学,作为家长,依然不能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性方面的教育,要有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安全度过青春危险期。
![]()
高校何以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这不是我们只需要思考的时候,而是我们需要面对、需要以实行行动来应对的时候。要将艾滋病毒逐出校园,不能再停留在口号,而需要我们整个高校、整个社会、每个家庭都联动起来,共同发力将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细水长流地进行下去。如果说曾经的失语已经难以弥补,那么今天严峻的现实会倒逼我们行动起来。
艾滋病于1981年在美国首次被发现和确认。从1988年开始,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海报
国内艾滋病流行现状
自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截至今年10月底,已报告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已达49.7万例,死亡15.4万。
当前,国内艾滋病的传播呈现以下几个趋势:一是部分地区流行程度较高;二是经静脉吸毒和经母婴传播降至较低水平,经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三是各地流行模式存在差异,中老年人、青年学生等重点人群疫情上升明显;四是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明显增多,发病人数增加。
![]()
△我国艾滋病报告病例分布图
1艾滋病正打入大中学生群体内部
据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透露,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
而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以性传播为主,又以男男性行为者最高危。国内报告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而网络交友成为这部分人群感染病毒的主要推手。
![]()
△图片来自新京报
2为什么男男性行为者“最危险”?
主要是由性交方式决定的。肛门相对比较干燥,而且毛细血管丰富(不像阴道能分泌液体起到润滑保护作用),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出血,因此会大大增加了感染机率。
其实,只要皮肤粘膜等有破损,任何其他性交方式都存在感染风险。
正确防护意识太薄弱
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一是因为青年学生本来就是性活跃人群,二是因为青年学生常选择无保护性行为。他们可能知道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确保护自己、预防艾滋病。
而目前艾滋病的治疗无特效药,防护才是关键。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即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患者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
一、血液传播
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输血、输骨髓、使用血制品、器官移植等传播;共用消毒不严的注射器、针灸针、采血针、美容器械或其它侵入人体的器械会传播艾滋病。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艾滋病病毒可以经过皮肤破损处和粘摸进入人体;与他人共用剃须刀、修脚刀、拔牙钳、牙刷等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二、母婴垂直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把艾滋病传染给胎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乳母可通过哺乳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儿。
三、性接触传播
HIV存在于感染者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性行为很容易造成细微的皮肤粘膜破损,病毒即可通过破损处进入血液而感染。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握手,拥抱,接吻,游泳,蚊虫叮咬,共用餐具,咳嗽或打喷嚏,日常接触等都不会传播!
![]()
感染HIV病毒症状
急性感染期
15-20%的感染者在2-6周内可出现发热、发汗、疲乏、肌痛、关节痛、厌食、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一般持续3-14天后进入无症状期。有的人感染HIV后并不出现任何急性症状。
无症状期
绝大多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开始时都没有任何症状,如同健康人一样,因此,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感染的。重要的是这些无症状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一般持续几个月至10年以上。随着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开始逐渐出现症状。
发病早期
滋病发病早期病人表现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常见分布在颈、腋窝及腹股沟等处。肿大的淋巴结多为对称性,特点是坚硬不粘连,无触痛及波动感。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贫血。但无明显其它症状。出现相关综合症。各种症状逐渐发生,日趋严重。
发病期
如长期发热(达一个月以上),进行性体重减轻(2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持久性腹泻、乏力、厌食、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由于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完全损失,发生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如结核、乙型肝炎、口腔与咽部霉菌感染等。艾滋病也常并发恶性肿瘤如卡波济氏肉瘤、淋巴瘤、肝癌、肾癌等。
持续症状
1.持续低热(93%)
2.疲乏(90%)
3.原因不明的喉炎(70%)
4.体重突然下降10%以上(70%)
5.头痛(60%)
6.恶心(60%)
7.肌肉和关节痛(60%)
8.夜间盗汗(50%)
9.持续腹泻(50%)
10.皮疹(40%)
如何预防HIV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帮助、关爱、不歧视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多点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是被动的和无辜的;
同时中国艾滋病的发展趋势正在从高危人群转向传统意识中的低危人群,大学生正在成为受到威胁的人群之一,希望学校和学生们能引起重视,更多宣传和学习预防艾滋病。
最后希望大家支持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携手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如何正确预防艾滋病?
①树立健康的性观念,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进行安全性行为;
②有固定性伴侣;
③不吸毒,不共用针具或其他创伤性医疗器械;
④控制/切断母婴传播;
⑤不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⑦不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海报
哪些日常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以下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①与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具、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②共用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不会感染艾滋病。
③咳嗽和打喷嚏不会传播艾滋病。
④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⑤使用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用过的钞票等。
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去哪里检测?
①到具有初筛资格的县以上医院和卫生防疫站做HIV抗体检测,确诊须到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检测。
②到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进行免费检测或咨询,在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网站上可查询全国的VCT名单,也可拨打全国卫生热线12320进行查询。
总之,艾滋病传播途径有限,预防才是关键。而且不管是什么疾病,疾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的无知、偏见和轻视,以及对感染者不幸的歧视。
艾滋病
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
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
那么,当HIV病毒进入人体的24小时之内
它在做什么呢?
病毒先侵犯黏膜部位,穿过黏膜屏障后进入人体的组织、细胞、淋巴结,并在淋巴结繁殖,最后进入血液。这个过程一般会在72小时甚至24小时之内就完成。
所以,如果可以抓住暴露之后的黄金24小时,切断HIV病毒复制的过程,防止病毒从已感染的细胞扩散、感染更多的细胞,赶在病毒到达血液之前将其杀死,就可以达到阻断HIV感染的目的。
理论往往都会付诸于实践
阻断HIV感染的药物已经被研究出来了!

这个药物就是HIV阻断药。
即暴露后预防(Post Exposure Prophylaxis)的药物。
实际上,艾滋病阻断药与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它既可以用于早期的阻断,也能用于已感染者的治疗。
但是早期阻断最大的问题
就在于从暴露开始计算
最长不能超过72小时就必须要吃上药
而且这个时间间隔越短阻断的效果越好
![]()
专家建议
发生暴露之后,及早联系相关的医疗机构,获取药物,开始正规服药,最好是在2-4个小时就可以服药,这样的话阻断艾滋病感染风险的可能性才是最大的。
这里说的暴露通常指的是在发生了高危行为,包括与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或者不知道对方感染状况的人发生没有安全措施的性行为;开放的伤口或黏膜组织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的血液;被带有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血液的针具刺伤等。
那么问题来了
万一真的发生了暴露
要去哪里才能尽可能快的获取阻断药呢?

据专家介绍,目前很多的艾滋病定点治疗医院或者机构都可以提供阻断药物的购买和服药指导,所以如果真的发生了高危暴露,请尽快联系所在地的疾控中心或者艾滋病定点治疗机构寻求帮助,因为距离艾滋感染很可能只有十二时辰。
对所有人的忠告
一定要坚持洁身自爱!
一定要记得使用安全套!
如果与疑似艾滋病人发生了关系,72小时内找当地疾控中心或大型医院服用“阻断药”,可以有很大几率防止感染艾滋病。
最后给大家一个最重要的提醒: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不管读大学还是高中,切勿让你的冲动,毁了你的后半生!(综合自江苏疾控、中央政法委长安剑、三甲传真、南方周末、湖北疾控健康教育、酷玩实验室、三湘都市报、新华社、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青年商旅报、北京晚报、上海新闻晨报、财新网、华商报、、金羊网、中国广播网、羊城晚报岭南名医馆、吉安之声、大学问网、海西晨报、应届生毕业网等)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期待同学们每天在已阅文章下方留言“打卡”。
上一篇:投票 | 2019年度“感动章丘”十大先模人物(群体)评选投票开始啦!
下一篇:三本甜宠文:杀伐果断的总裁,却唯独对小10岁的娇妻宠入骨髓!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