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龙狂人”刘伯温:为朱元璋毁掉了很多龙脉,最后都怎么样了?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3
手机版

  刘伯温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军师,他曾协助朱元璋统一大业。朱元璋登基以后,生怕天下又有“朱元璋”冒出来,夺走老朱一族的江山,于是便指派精通风水的刘伯温,在各地搜寻,并一一摧毁。没有了这条龙,就再也没有了皇帝,大明的江山也就稳定了下来。

  刘伯温得到朱元璋的旨意,不敢有半点懈怠,他四处奔走,想要找到一条龙脉,然后把这些东西全部摧毁。

  刘伯温这辈子,到底摧毁了几条龙?刘伯温把这些东西都给破坏了,会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刘伯温出生于浙江青田,聪明好学,十二岁就中了举人,被当地的长辈称为“神童”。14岁那年,他便去了县衙(也就是书院)学习,很多人都是看着晦涩难懂、字里行间的经文,大多数人都是抱着一本看不懂的书,而刘伯温看了两本,却是烂熟于心,而且还能根据这些经文,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个天才,以后肯定不会平凡!”

  刘伯温年幼时便显示出其非凡的一面,刘伯温在成长过程中,精通百家之术,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无不精通。刘伯温23岁就中了秀才。他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但他的职业生涯并不顺利。

  刘伯温在官场上,因为举报了一位监察院的官员,受到了朝廷重罚,不得不辞去了自己的职务,回到了家中,开始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此后,由于穷兵赎武、暴政等原因,元人丧失了民众的拥护,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等人纷纷出兵抵抗。一心想要称霸大业的朱元璋,手头上正缺能人异士,于是便给了下岗的刘伯温一个机会,把刘伯温拉拢到了麾下。刘伯温当上朱元璋幕僚后,提出了一条防止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策略,协助朱元璋除去了陈友谅、张士诚这两位劲敌。

  在剿灭陈友谅、张士诚以后,朱元璋便出师北上,将元人驱使入北,最终创建大明。

  朱元璋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帝王,江山得来的并不容易,朱元璋登基之后,便特别看重江山,生怕被人夺去江山,便毫不留情地杀死了许多追随他征战四方的有功之人。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朱元璋登基之初,也曾想过要杀死一位开国元勋,但却让刘伯温四处搜寻,将这条龙给摧毁了。

  

  刘伯温也不敢耽搁,得到朱元璋的吩咐,马上出发。刘伯温到达无锡龙山后,看到龙山里的龙气十分浓郁,甚至比朱元璋的气息还要浓郁,令刘伯温大为吃惊。龙脉这种无形之物,却被古代的人们视为现实。况且,这条龙脉事关重大,想要摧毁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刘伯温很清楚,要摧毁龙山的龙脉,就必须要改造龙山的地貌,这是一件非常耗费体力的事情。古代的人都是很迷信的,一般的老百姓都不会干这种事,刘伯温就告诉他们,用龙山的粘土做成泥人,可以发财致富。刘伯温身为朝中重臣,人称“小诸葛”,众人对他的说辞,都是心服口服。

  

  附近的居民们都去龙山挖掘龙山的土壤,用来做泥人。很快,龙山被人挖掘的面目全非,龙脉被毁,龙威大减。不过,这股龙气并未彻底散去,于是刘伯温就在龙山上挖下一处“锁龙井”,将龙山的龙脉牢牢封住,再也无法对大明造成任何的危险。

  后来刘伯温到了兰州,打算把黄河上的一条龙给毁了。黄河的地底,经过无数年的滋养,龙气非常的浓郁。而且,要把黄河和周围的地势都给改造掉,难度更大,要把黄河的龙脉给截断,难度极大。刘伯温在靠近黄河的一座大山里,掘了一个大洞,用无数的锁龙针,把这条龙活活锁在了地底。刘伯温仍在原来的位置,修建了一处伏龙阁,要将黄河上的龙脉,牢牢的锁住。

  

  刘伯温是一位关心民众的人,他每次去一处地方,想要铲除这条龙脉,破坏风水,尽量减少对平民的伤害,还可以将这件事情,转化为促进地方的发展。比如刘伯温在龙山一带,从龙山上挖来的泥土,做成了泥人,提升了龙山人民的捏制技艺,让龙山人在卖泥人的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的发展,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局面。

  据刘伯温所知,他在这段时间里,一共摧毁了99条龙脉,为大明打下了200多年的江山。崇祯皇帝死后,在关外的清朝趁虚而入,从老朱一族手中夺回江山,开创一个新的朝代。

  举报/反馈

上一篇:养老金新规出台,“恭喜”退伍老兵,满60岁就可获得保障
下一篇:看腻《神武天帝》,这些优质小说任你读,入坑不亏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