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列阵,拔旗易帜:浅析井陉之战中韩信的战略布局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3-14
手机版

  引言

  井陉之战,是发生在楚汉相争时期的一场奠定未来战局的关键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在这次战役,赵军率兵二十万,在兵力远优于汉军的情况下却最终战败,直接导致主将陈余被斩,赵王刘歇被杀。

  素有“兵仙”之称的韩信也凭此一战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成语:背水一战。

  那么,仅有几万人马的韩信凭何敢兵行险招,背水列阵。“背水阵”的作用何在,韩信的致胜法宝又是什么呢?

  井陉之战的经过

  公元前二零四年十月,汉将韩信、张耳率领几万精兵进攻赵国,赵王歇和彼时在任命的丞相成安君陈馀在得知情况后“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严阵迎敌。

  彼时的井陉道,是兵家必争之天险要道。

  是一条极不利于行军的山道。而井陉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

  

  (井陉道遗址)

  二十万赵军在陈馀的带领下抢占先机,扼守住了井陉口。而韩信之兵需要冒险穿越的,正是这条据说有二十万赵军扼守的井陉天险。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两军开战之前,赵国广武君李左车曾向陈馀提出过一条建议:

  

  (陈馀、李左车画像)

  李左车建议陈馀倚仗地势之险,据守不出。而他自己则自请带领三万奇兵,从小道出击,断绝汉军的粮草淄重,阻绝汉军后路。

  这样便可使汉军落入进退两难的死境地。从后续的战事发展来看,这无疑是一条正确的计策。然而,却被”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的儒将陈馀给否决了。

  

  另一头的汉军营地里,韩信在战前曾派间谍刺探军情,在得知陈馀不用李左车之计之计后大喜过望,遂率领军队由井陉北道向井陉口进军。

  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未一口气通过这条没有伏兵的路,而是选择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处(今威州镇附近)安营扎寨,并下令全军早早休息。

  

  (韩信画像)

  夜半时分,韩信派灌婴率两千轻骑,每人持一面汉军红旗,偃旗息鼓,借助夜色的掩护从小道秘密进发。

  这支骑兵肩负着足以决定之后的战局的任务:在两军交战后看准时机,趁赵军全军向前追击时自后方闪击赵军大营,拔掉赵军军旗,插上汉旗。

  一切部署完毕,韩信先派出一万先头部队渡河,随即又向渡河后的军队下出了一道奇怪的命令:背水列阵。

  

  驻守在营垒里的赵军望见汉军如此自断退路的阵形后哄堂大笑。蔑视汉军的赵军们不会想到,正是这个看似混乱的战阵,将会成为他们取胜的最大阻碍。

  第二日天明,作为主将的韩信为了诱敌,亲自竖起帅旗,率领剩余的汉军直攻赵军大营。而本土作战又人数居多的赵军们果然“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眼看时机已至,韩信便与张耳一同佯装败退,丢掉主帅旗鼓,连连后撤。

  激战正酣的陈馀见状便下令赵军全军出击,妄图以人数优势一举歼灭汉军。

  这正给了灌婴所率部队袭营的机会。眼看赵营已空,两千骑兵便迅速冲入赵营,“拔赵帜,立汉赤帜”。

  

  (井陉道地形图)

  而与赵军正面相遇的汉军跟随韩信后撤,一路汇入河边的背水阵里。退无可退之时忽然爆发了强大的求生意志,决定背水一战,遂与赵军大战良久。

  乘兴而来的赵军久不能得胜,耐心浩尽后便决定暂时收兵回营,数十万大军调头才发现自家营寨被袭,营内“皆汉军赤帜”。

  本就有些动摇的赵军士兵乍见此景,皆以为汉军已经生擒了赵王,一时间军心大乱,战阵亦不战自溃。

  扭转了局势的韩信抓住时机,下令汉军两面夹击,追歼赵军,一路追杀到江水水滨,斩杀陈馀、活捉了赵王歇,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韩信的制胜法宝

  纵观全局我们不难发现,韩信能够在井陉之战中取胜,所依靠的绝不仅仅是汉军在“背水阵”中爆发的强大求生力,笔者认为,他以少胜多的法宝有三:

  

  其一:战前的精妙部署

  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战时勇武固然重要,战前的情报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甚是有可能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一环。

  

  井陉一战,劳师远征的汉军之所以敢与本土作战的赵军正面相峙,是因为韩信在战前就已经探得敌情,限于篇幅,史书中对于战前之事并没有详细记述。

  后世所能看到的也仅仅是韩信派出间谍探知了“陈馀不用李左车之计”,但是我们可以据此推测,两千年前,作为主将的韩信在得知情报后应该是从中总结了两条重要信息:

  第一,赵军并未在井陉道上设置伏兵。

  第二,陈馀打算先放汉军通过井陉道,然后再依靠人数和地理优势将汉军一网打尽。

  细究可以发现,韩信之后的军事部署的依据便是这两条信息:井陉道中没有伏兵,韩信由此才敢率军通过井陉道。

  而陈馀敢放汉军通过井陉道,说明他有信心在正面战场上打败汉军。

  换句话说,占据人数优势的陈馀从一开始就没有将汉军那几万人放在眼里,彼时与汉军对垒的那二十万赵军,从上到下都是一群“骄兵”。

  现存许多解读认为,韩信之所以在与赵军对阵时佯败,是为了骄陈馀之兵。

  笔者亦赞同这一观点,但笔者认为,韩信的“骄兵”之策,早在他正面迎战赵军之前便已经开始了。

  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史记》所载的一句话中窥见端倪:

  韩信明明可以一口气走过井陉道,却在即将通过时下令汉军在距离井陉口(赵军驻地)外三十里处扎营修整。

  便是为了使赵军放松警惕,也是为了替灌婴袭营的那两千轻骑的策略打掩护,令赵军误以为汉军没什么夜间突袭的动作,准备与他们正面作战,从而增长赵军的“信心”,或者说,傲气。

  

  话至此处,不得不让人敬佩韩信的精妙谋略,真无愧其“兵仙”的威名——战局在他眼中如同棋局,从做出攻赵决策的那一刻起,执棋者便需要落子布局了。

  其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谋略

  就在井陉之战前两年,历史上刚发生了另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巨鹿之战。

  韩信是随项羽参加过巨鹿之战的人,尽管没有取得军功,但西楚霸王“破釜沉舟”的举动想必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看到了兵法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具备的实践意义。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指在陷入死地时,受求生欲趋势的士兵们自会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这便是韩信所列“背水阵”的战术思想之一——只有完全斩断士兵的退路,才能令他们拿出自己全部的勇气与武力去殊死迎敌,如此,才能令赵军“不已胜”,为灌婴的袭营任务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相关资料来看,那一万最先渡河的汉军在战争前期只管列阵,待与赵军正面作战的同袍败落后才肩负起了接应任务,与败下来的汉军一起合力杀敌——这也就看出了韩信指挥作战时的稳妥。

  既选择将士兵们“置之死地”,又让他们骤然落入绝境,而是借由一道“背水阵”,为前方败退的士兵们行成一道缓冲,给予士兵们充分的反应时间,使他们不至于丧失杀敌的勇气,也不至于因恐惧而失足坠河。

  其三:“拔旗易帜”的攻心之策

  如果说前两条计策是出于韩信作为将帅,对于兵法的熟练运用,那么使灌婴“拔旗易帜”,则完全是出于他对于人性的精准把控。

  孙子认为,军队在横渡江河以后,应该选择远离湍急水流的地方驻扎列阵。而韩信背水列阵的做法落在赵军们眼中无疑是再愚蠢不过的下下之策,一支由“蠢材”将领所带领的蠢材军队本不足为惧。

  但当他们怀着十成十的信心去迎战这支军队时,却发现自己怎样也打不散这支看似势单力薄的军队,信心褪去后只能靠耐心支撑,而当耐心也用尽之后,便只能暂时放弃,掉头回营了。

  当军心受挫的赵国士兵们猛一回头,却发现自家营寨的墙布上插满了汉军的旗帜,这时将会发生什么,不言而喻。

  也就是说,二十万赵国大军并非是败于外部汉军的刀剑,而是自乱阵脚,被韩信布置的迷局败引出内心的恐惧,从而不战自溃。

  这恐惧有多大呢?

  当此之时,韩信再命令汉军从两侧全力夹击,便犹如捣毁一个从内部腐烂的蚁穴,几乎可以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结语

  纵观井陉之战的全貌,汉军能在地理、参战人数等诸多不利条件的影响下取得胜利,离不开主将韩信的战略布局。

  面对强敌,韩信并未退缩,而是力求在战前做到“知彼知己”,在战时以“背水阵”激发士卒勇气,在后方拔旗易帜。多管齐下,奇正并用,最终才赢得了井陉之战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史记·淮阴候列传》

  【2】《孙子兵法》

  【3】《史记·项羽本纪》

上一篇:必须打卡的小说,《龙王出狱》堪称宝藏,真香警告
下一篇:《嫡长女她又美又飒》高分古言,家门之兴,由嫡女一手发扬光大!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