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卡河战役:蒙古与俄罗斯的第一次接触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3-14
手机版

  “为了我们的罪孽,不知名的部落到来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来历,从哪里来,或者他们信奉什么宗教。那只有上帝才知道,或许圣贤在书本上能找到。”

  俄罗斯史书这样描写他们和蒙古的第一次接触。

  成吉思汗麾下有众多名将。

  奴隶出身的木华黎在中国的知名度很高,因为他长期在华北对金国作战。

  速不台则是西方世界公认的蒙古第一战神,因为他指挥了两场令欧洲军队全军覆没的战役,其中第一场就是发生在公元1223年的卡尔卡河之战,也是速不台的封神之战。

  前文说到哲别、速不台的蒙古军团翻越高加索山脉,击溃钦察骑兵,进入欧亚大草原(文见《罗斯人的幽灵噩梦:哲别、速不台的第一次蒙古西征》)。同行是冤家,蒙古人一路追击同是草原游牧人的钦察部落,于1222年冬季进入了克里米亚半岛。

  蒙古人的意图或许只是惩罚钦察人。蒙古军队的攻城器械在翻越高加索山脉时都被抛弃,进攻罗斯城市未必在他们的计划之中。

  当时有一个罗斯公国加利西亚,位于现今的乌克兰西部。钦察可汗因是加利西亚公爵的岳父而得到庇护。在加利西亚公爵的紧急斡旋下,几个罗斯公国(包括加利西亚、基辅、切尔尼戈夫)和钦察汗国组成联盟,以对抗西征的蒙古军团。

  蒙古人得知罗斯诸国与钦察人结盟之后,离开克里米亚半岛北上。罗斯-钦察联军则在第聂伯河西岸沿河南下寻找蒙古军队。

  两军在1223年5月遭遇。钦察人见蒙古人少,便渡河发动了突袭。

  

  第聂伯河、卡尔卡河、以及临近罗斯公国的位置图

  蒙古人一触即溃,向东败退。罗斯-钦察联军紧追不舍。

  几十年后,在与蒙古人多次交锋后,东欧军队的作战条例中都会提醒在蒙古骑兵败退时不得贸然追击,但此时他们还浑然不知。

  前文提过当蒙古人越过高加索山脉后,曾离间钦察人和北高加索部落的联盟,蒙古人特地向钦察人提及他们文化上的诸多相似之处,因而诱骗钦察人没有那么容易。钦察人是草原突厥人,最早可能起源于东方的阿尔泰山。他们也是草原骑兵,熟悉草原人的作战方式。

  为了有效蒙蔽联军中的钦察人,这次蒙古人非常耐心,使用了千里拖刀计,在大草原上连续撤退了九天。诈败其实真的不像中国古代演义小说里写的那么容易,一方面要和敌人保持接触,每战必败还得死几个人;另一方面在撤退中必须始终保持士气,时刻准备反击。

  罗斯-钦察联军在追击中渐渐相互脱离,阵型松动。蒙古军队连续九天的败退也让他们放松了警惕。当钦察骑兵渡过卡尔卡河时,遭到了蒙古骑兵的半渡而击。

  卡尔卡河的具体位置不清,一般被认为是现在乌克兰顿涅茨克境内的卡尔奇克河。卡尔卡河战役爆发的地点可能就在最近俄乌战争中频上新闻的马里乌波尔市附近。

  

  卡尔卡河(KALKA RIVER)战役

  在蒙古骑兵的反击下,这次轮到钦察骑兵一触即溃。溃败的钦察骑兵还冲散了跟随其后的罗斯军团,造成全军溃散。

  这次失败对钦察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司马迁早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说过,匈奴人有利则攻,不利则退,从不把逃跑当作耻辱。

  游牧民族一向如此,败退时四散奔逃,各自回家。而所谓文明国家的军队讲究纪律,必须列阵,必须死战。列阵时若已被包围,一旦阵破,就失去了逃跑的机会,成为敌人弓箭手的靶子。

  当钦察人四散奔逃时,罗斯人的后队还在前进,互相践踏,一片混乱。罗斯军队既无法列阵,又失去撤退的先机,最终一败涂地。

  眼见大势已去,加利西亚大公抛下他的军队,一路向西狂奔,渡过第聂伯河后,毁坏了所有船只以阻挡追兵。这位大公虽然捡得了性命,却坑死了仍然在第聂伯河东岸的罗斯败兵。基辅大公被困在河边一处山顶,在蒙古人承诺优待俘虏后投降。蒙古人还是一贯地背信弃义,处死了基辅大公和其他贵族。

  根据蒙古习俗,基于对贵族的尊重,罗斯贵族得到了不流血而死的待遇。他们被压在木板下,蒙古人在上面摆设酒宴,跳舞唱歌。

  

  罗斯贵族的不流血而死

  俄国史书记载,最终退过第聂伯河的败兵不足出兵时的十分之一。

  关于1223年的卡尔卡河之战,近年来历史学家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和解读。

  上文提到1223年5月罗斯-钦察联军在第聂伯河遭遇一小股蒙古兵。蒙古军大约一千人,远远少于对岸的罗斯-钦察联军。但由于河流阻隔,蒙古人并不惧怕,一直跟着敌军沿河侦察。

  然而意外发生了,两军隔河运动,恰巧来到了一处可以徒涉的浅滩。钦察骑兵发起突袭,渡河击溃蒙古小部队。

  根据北方罗斯国家诺夫哥罗德的史书记载,一名蒙古军官被俘,被带到加利西亚大公面前遭到处决。史书中记载的这名蒙古军官的名字有可能就是突厥语中的哲别。

  哲别是蒙古名将,是这次蒙古西征军团的主将。在史书中,他死于这次西征之后的归途中,却没有死因的明确记载。不排除有蒙古人不愿说的事,蒙古军队被后世神一般的描述和蒙古人自己的宣传包装也颇有关系。

  如果哲别确实死在了第聂伯河东岸的一场小规模遭遇战中,那其后的大撤退就可能是一次主帅战死后的真正撤退。卡尔卡河之战也就成为一场后卫战,一次如此成功、以至于让敌军几乎全军覆没的后卫战。

  虽然蒙古军队在卡尔卡河之战中大获全胜,但也成强弩之末。继续西征需要等待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增援。

  当时术赤在中亚的军队最为靠近西征军团。但术赤染病,不久后死于1225年。成吉思汗此时已返回蒙古,开始计划对西夏的战争。于是大汗召回了西征军团。

  蒙古军队在返回途中,据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艾西尔记载,在伏尔加河支流萨马拉河遭遇保加利亚人伏击,遭受一定损失后东归蒙古。

  遭遇卡尔卡河惨败的罗斯人自然是提心吊胆地等候蒙古人的进攻。可蒙古骑兵却突然消失在了东方的草原之上。

  俄罗斯史书写道:

  “鞑靼人从第聂伯河撤退,我们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们往哪里去;只有上帝知道他是从哪里寻得这些人来惩罚我们的罪孽。”

  举报/反馈

上一篇:洞察读者新趋势,《修仙女配要上天》备受好评
下一篇:文案|《许你万丈光芒好》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