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是“史上七绝第一人”?读完文中李、杜、王各20首七绝便知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3-14
手机版

  史上七绝写得最好的诗人是哪位?跑不出王昌龄、李白、杜牧这3人的范围,这三人可谓史上七绝第一梯队,堪称“七绝三巨头”。

  那王昌龄、李白、杜牧三个人谁七绝写得最好?谁是史上“七绝第一人”?本文就分享每人20首最具代表性的七绝,并对这些诗进行打分,最后按照总分进行排名,如此3人七绝水平高低自然就会一目了然。在算总分之前,我也不知道这3位高手到底谁得分高,谁得分低。

  王昌龄可得满分10分的七绝有 《出塞》二首其一、《长信怨》五首其三、《闺怨》、《采莲曲》二首其一、《送柴侍御》、《从军行》七首其四、《芙蓉楼送辛渐》,共7首。

  李白可得满分的七绝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客中作》共5首。

  杜牧可得满分的七绝有 《清明》、《山行》、 《泊秦淮》、《江南春》、《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寄扬州韩绰判官》、《赤壁》、《秋夕》、《赠别》其一共计9首。

  这些得满分的诗大家都耳熟能详,因篇幅所限,不再分享,重点分享王昌龄剩余的13首、李白剩余的15首和杜牧剩余的11首七绝,并进行打分,最后统计各20首七绝的总分。

  

  王昌龄第1首七绝 《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是一首戍边战士思乡思亲之情的边塞诗。在诗人笔下,“百尺”高楼、迢迢“海风”、万里“关山”、边城明“月”,构成一派典型边塞景象,笔调苍凉,境象旷远,染尽离愁。

  此诗用壮语写离愁别绪,新颖独特,境界远阔,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得分9.5分。

  王昌龄第2首七绝 《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热闹纷杂的乐舞与征夫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休无止,而高高的秋月照着长城属于典型的以景代情,愁情被衬托得更深。此诗得分9分。

  王昌龄第3首七绝 《从军行》七首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

  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

  莫教兵士哭龙荒。

  这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涯的边塞诗,通过大风吹过古战场将战士的枯骨暴露在外.说明当时战争的惨烈状况,无数将士们战死他乡,暴尸荒外,因而上表,恳求将尸骨好好安葬.表达出诗人对将士们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怨恨。

  这首诗在《从军行》组诗中水平一般,得分8.5分。

  

  王昌龄第4首七绝 《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首诗前两句写边塞之景和战场之情形,后两句描写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时欣喜若狂的心情,末句通过“生擒吐谷浑”这一场景反映出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此诗阔美生动、摇曳多姿、壮怀激烈,颇具盛唐气象,在《从军行》组诗中算是上品之作,得分9.5分。

  王昌龄第5首七绝 《从军行》七首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

  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

  辞君一夜取楼兰。

  这是比较经典的边塞诗,写出边关将军赴边杀敌、立功心切的心情。全诗通过将军的装束和边塞旷阔环境,衬托出将军威风凛凛、威武雄壮之英雄本色。

  全诗用语豪壮,反映出当时大唐国力的强盛,满含自信和自豪。此诗得分9分。

  王昌龄第6首七绝 《从军行》七首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

  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

  马踏深山不见踪。

  这首诗写边塞的山和烽火台,暗藏战争阴云。此诗在佳作如云的边塞诗中不显山不漏水,中规中矩,得分8分。

  

  王昌龄第7首七绝 《出塞》二首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

  这首诗描写了一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的情景,塑造出一个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奋勇杀敌的精神,侧面衬托出盛唐时期兵强马壮的雄厚实力。此诗得分9分。

  王昌龄第8首七绝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

  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

  寂寂寒江明月心。

  这首诗写离别前一天晚上,王昌龄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的情景,全诗写景为主,以景代情,含蓄蕴藉,韵味无穷,两人的真挚友情凝结在字里行间。此诗比较老生常谈,得分8.5分。

  王昌龄第9首七绝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春寒赐锦袍。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宫怨诗,全诗所写宫怨,但无“怨”字,而是利用精彩的对比手法,以新人受宠之欢,衬托旧人失宠之怨,是对皇族荒淫腐朽生活的谴责。此诗得分9.5分。

  

  王昌龄第10首七绝 《采莲曲》二首其二

  吴姬越艳楚王妃,

  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

  采罢江头月送归。

  这首诗作者用映衬手法描写采莲中的少女,形象生动,精巧活泼。此诗比《采莲曲》二首其一水平差不少,得分8分。

  王昌龄第11首七绝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是一首精彩的送别诗,全诗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离愁别绪溢出满纸,两人的深厚感情可见一斑。此诗得分9.5分。

  王昌龄第12首七绝 《长信怨》五首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是一首宫怨诗,通过梧桐黄叶、秋霜、玉枕、宫漏等衬托主人公孤苦、寂寞之情,愁绪满怀,连绵不绝。此诗在宫怨诗中属于中游之作,得分8.5分。

  王昌龄第13首七绝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

  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

  又惜空度凉风天。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朴实无华,情景交融,情真意切。此诗在送别诗中不算突出,得分8.5分。

  

  李白第1首七绝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首诗作于李白晚年,他因永王李璘案受到牵连,被流放夜郎,途经黄鹤楼,他和好友史郎中在黄鹤楼中听《梅花落》笛声,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和去国离乡之恨。

  全诗语言优美、淡雅,情感蕴含在悠扬的笛声中,令人感同身受。此诗是李白的七绝佳作,得分9.5分。

  李白第2首七绝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是一首构思极为巧妙的思乡诗,充满乡情的“折杨柳”名曲随笛声融入春风,传遍整个洛阳城,笛声悠扬,听到此曲的游子们,谁不思念故乡?

  全诗想象力丰富,感情真挚,诗韵无穷,毫无疑问是一首七绝佳作,得分9.5分。

  李白第3首七绝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知名度很高,因为曾入选中小学课本。某些人很瞧不起这首诗,认为是水平不高的“打油诗”,其实很不对。此诗虽然语言平淡,但言浅意深,感情真挚,深刻地体现出朋友间的友情,但又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此诗得分9.5分。

  

  李白第4首七绝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被流放夜郎后途中遇赦,他在岳州遇到被贬官的族叔刑部侍郎李晔和谪居岳州的原中书舍人贾至,三个当时郁郁不得志的男人同游洞庭湖,诗仙诗兴大发,写下此诗。

  全诗想象力丰富,洞庭赊月,白云买酒,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很有诗意。但豪爽诗句间暗含李白年老体衰、功业无成的悲苦心境,这点只要细读就能感受到。

  这是深受众人喜爱的七绝佳作,非李白如椽大笔,其他人绝难写出,得分9.5分。

  李白第5首七绝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是一首写景名篇,写于李白二十多岁时,当时李白胸怀满志,出蜀而游走天下,当他乘舟顺流而下经过天门山时,被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奔流的浩荡气势所慑服,写下此诗,成为歌颂祖国大美河山的名篇。

  全诗用语自然流畅,意境开阔,气象雄伟,体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得分9.5分。

  李白第6首七绝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是李白的经典七绝之一,用高贵的牡丹花和天宫仙子比喻杨贵妃之美,杨贵妃岂能不高兴?此诗得分9.5分。

  

  李白第7首七绝 《清平调》其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这首诗同样是夸赞杨贵妃的,将杨贵妃比喻成梦中神女、比喻成美人赵飞燕。此诗得分9分。

  李白第8首七绝 《清平调》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首诗顺承前面两首《清平调》而来,写杨贵妃深受唐玄宗喜爱,美人像春风一样吹散君王心头之愁,李白真会夸人!此诗得分9分。

  李白第9首七绝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同样是李白的七绝名篇,全诗共出现了5个地名,但毫无堆砌之感,反而轻松活泼、诗意盎然。此诗得分9.5分。

  

  李白第10首七绝 《从军行》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比较特别,一般边塞诗都写战胜之将,但本诗却写的是“败军之将”,但因为将军于乱军中取敌上将首级,读来令人感受到凛然正气和豪情,对败归的将军反而生出敬佩之情,可见诗仙艺术手法之高。此诗得分9分。

  李白第11首七绝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是一首经典的怀古诗,利用强烈的对比和以小见大手法,通过宫女、鹧鸪等小事物,寓意朝代更替、历史变迁之大事,意境深远。此诗得分9.5分。

  李白第12首七绝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这首诗跟上首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抒发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之情。吴越争霸的历史早已远去,人去楼空,殿阁倒塌,英雄难觅,唯有绿柳依旧,每到春天焕然一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变化。

  这首诗水平也跟上首差不多,属于怀古诗中的佳作,得分9.5分。

  

  李白第13首七绝 《少年行》二首其二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这首诗通过银鞍、白马、高声大笑、胡姬酒肆等塑造出一个豪放、不羁、任气逞能的豪侠少年形象,是“盛唐”时代的一个缩影。此诗得分9分。

  李白第14首七绝 《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抒发思乡之情,“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特意利用重字加强抑扬顿挫效果,增强思乡之情。此诗得分9分。

  李白第15首七绝 《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

  自爱名山入剡中。

  这首诗写于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时,全诗借景抒情,抒发作者秋日出游的愉悦心情,满是作者意欲饱览祖国山河而不惜远走他乡的豪情壮志。全诗“景、情、论”兼备,浑然一体,得分9分。

  

  杜牧第1首七绝 《赠别》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首诗用蜡烛和人进行对比,体现人心易变、世事沧桑之情,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得分9.5分。

  杜牧第2首七绝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首诗作者回忆如烟、如梦、如幻的昔日扬州生涯,和近况对比,心生感慨,抒发一事无成之惑,暗含作者对现实的满腹牢骚,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此诗得分9.5分。

  杜牧第3首七绝 《叹花》

  自是寻春去校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满枝。

  这首诗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借寻春迟到,芳华已逝,果实结成,寓意昔日中意的少女如今青春已过,已嫁人并生儿育女之憾。此诗得分9.5分。

  

  杜牧第4首七绝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是一首怀古议论诗,通过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楚汉战争的独特看法。作者认为项羽若不自刎,而是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鹿死谁手尚不可知。此诗得分9.5分。

  杜牧第5首七绝 《送隐者一绝》

  无媒径路草萧萧,

  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

  贵人头上不曾饶。

  这首诗最后两句最精彩,寓意世间存在很多不公平之事,不如岁月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真是写透人间真谛,此诗得分9分。

  杜牧第6首七绝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这是《过华清宫绝句》三首组诗中的第二首,是对唐玄宗爱美人而误国,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的讽刺,水平比“无人知是荔枝来”水平要差一些,得分8.5分。

  

  杜牧第7首七绝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这是一首怀古抒情诗,杜牧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想到当年坠楼自尽的石崇爱妾绿珠,触景生情,写了这首吊古抒情诗。此诗得分8.5分。

  杜牧第8首七绝 《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

  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

  向风偏笑艳阳人。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杜牧有个外号“杜紫薇”,跟这首诗有一定关系,此诗整体水平尚可,得分8.5分。

  杜牧第9首七绝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戛然而止,满含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己满腹才华无处可使的悲愤。此诗得分8.5分。

  

  杜牧第10首七绝 《题桃花夫人庙》

  细腰宫里露桃新,

  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

  可怜金谷坠楼人。

  杜牧这首诗利用对比手法,褒扬绿珠坠楼的贞烈,讽刺息夫人面对强权软弱而苟且偷生。当然此诗另有深刻的寓意,表面是贬挞息妇人,其实是批判当时的执权者。

  全诗立意新颖,委婉含蓄,得分8.5分。

  杜牧第11首七绝 《齐安郡后池绝句》

  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浴红衣。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犹如一幅美画:在蒙蒙丝雨的笼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有穿叶弄花的鸣莺、花枝离披的蔷薇,还有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有景有情,生机盎然,空灵含蓄,富有诗意,此诗得分8分。

  

  王昌龄、李白、杜牧每人20首七绝的总得分到底如何排名?

  最后经过统计,王昌龄20首经典七绝共得分185分;李白20首经典七绝共得分189.5分;杜牧20首经典七绝共得分187.5分。

  由此可见,李白是当之无愧的史上七绝第一人;杜牧是当之无愧的七绝第二人;王昌龄是当之无愧的七绝第3人。

  

  朋友们,读了本文有何感想?你心目中的七绝第一人是谁?欢迎分享高见。

  史上经典的6首《鹊桥仙》排行榜,榜首一骑绝尘,能猜到吗?

  推荐感兴趣的朋友读读《中国诗词鉴赏》。

  举报/反馈

上一篇:苏爽年代文:虐渣打脸,手握空间,强推《重生六零悍妻有空间》
下一篇:《灰烬领主》他是真理的探索者,是行走在理智与疯狂边缘的巫师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