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少而游侠,继而学道,长为帝师,功成身退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贤相恐怕非蜀相诸葛亮莫属,尤其老杜的一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是把他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汉朝的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英雄形象刻画的入骨三分,让后世无数人扼腕长叹。
而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丞相更是被对他崇拜的无以复加的罗贯中老先生美化成了“多智近妖”的半神,把包括周郎,司马懿等一系列实力强劲的竞争者玩弄于股掌之上,甚至死后都留下计策诛杀魏延,又显灵警告邓艾,庇护蜀中子民。
但是在书中诸葛亮却还是有自己的偶像的,躬耕自食于卧龙岗的时候曾经以管仲和乐毅自比,而水镜先生则有更高的评价——用历史上另外两位“半神级”的大佬来形容他,分别是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和旺汉四百载的张子房。
姜子牙以“七十高龄”方出仕,然后又接连辅助了周文王和周武王两代主公,最后还成为了齐国的开国君主,绝对是一代神人。
而我们今天要聊的留侯张良张子房经历也是毫不逊色——他生为贵族,国破开始做游侠刺杀始皇,失败后又开始学道,然后又辅助沛公刘邦成为了帝师,等到连续击败强秦和西楚霸王两大对手,帮助刘邦登上帝位之后,他又适时的功成身退继续学道去了,人生轨迹正好和姜太公相反。
而且就算是远离庙堂,潇洒江湖之后,但庙堂之上却依然留下了留侯的传说,比如刘邦接班人的选择,比如吕氏的掌权等等,都离不开张良的影响力。
接下来咱们就来一起看看张半仙一生的传奇轨迹——这彪悍的人生也从来不需要解释,只要敬仰膜拜就够了。
国破家亡的官二代,走上了复仇之路
张良是韩国人,而且还是官二代出身,他的父亲和祖父曾经在韩国做过五代宰相,先后侍奉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釐王、悼惠王这五位君主,标准的官二代中的战斗机。
如果不是秦始皇灭七国,也许张良还会继续过着鲜衣怒马的贵族子弟生活,闲暇之时也可以像韩非子那样搞一派学术研究研究,弄不好百家争鸣又多一家也未可知。
但是这一切都被大秦帝国的铁骑给踏破了,积弱已久的韩国哪里挡得住秦国的虎狼之师,几乎没有什么抵抗之力就被打破了都城,韩国遂,张良也成了亡国奴。
但是和大部分人的选择认命不同,张良却走上了一条激烈的反抗之路,他毫不留恋的抛弃过去的贵族公子哥生活走向险恶的江湖,开始了游侠之旅,同时不惜重金寻找刺客来刺杀“罪魁祸首”始皇帝,好为祖国报仇。
其实后世的太史公看过张良的画像,不仅是男生女相,而且还是标准的美女,远超如今的一线网红,毕竟人家可是货真价实的相国豪门之后,而且张良后来的身体确实也一直不太好,就像是林妹妹似的——但是这看似柔弱的容貌和身体之下,却隐含着无比激烈的意志力和豪气。
这里多说一句,在闯荡江湖的过程中张良在下邳游荡过一阵子,当时还结识了一位叫做项伯的兄弟,他曾经杀人被追捕,张良义气的收留了他,只是没有想到这件事在日后不仅改变了他们两人,而且还改变整个天下的走向,命运这事儿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
若是后来没有项伯的通风报信和大力帮忙,刘邦连去“鸿门宴”冒险的机会恐怕都没有,直接就被愤怒的项王大军给斩杀了——那时候刘邦实力还很弱,军神韩信也没有加盟,正面战斗几乎没有丝毫胜算,更何况还是被偷袭。
之后张良终于重金请到了一位大力神杀手,打造了一把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鲁智深的水磨禅杖是六十三斤,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是八十二斤,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并在秦始皇东游的时候进行了一次偷袭。
只可惜一向多疑的秦始皇准备了一辆副车,这雷霆万钧的一击只是误中副车,让秦始皇捡了一条命——其实这次的刺杀之威势丝毫不在战国四大刺客之首的荆轲之下,如果成功的话整个中国历史也都要重写了,那时候张良恐怕在《史记》中就不是“留侯世家”,而是“刺客之王”了。
偶遇黄石公,走上了半神之路
勃然大怒的秦始皇开始在整个天下搜寻刺客,张良只能隐姓埋名继续逃亡,而且经此一举后他既没有钱也找不到那种不世出的大力士了。
但是张良的意志很坚定,不达到推翻秦国这个目的绝不会罢休,只不过是改换了方式,静待时机而已。
有一天他突然遇到了一位奇怪的老人,看到张良过来故意把鞋子踢飞还让他给捡回来穿上——这要是换成脾气好的可能置之不理骂一句走了,碰上脾气差的那很可能直接就饱以老拳了,毕竟大家非亲非故的,凭什么伺候你?
但是留侯毕竟是留侯,虽然他此时是任气游侠的身份,却真的捡回鞋子并跪在那里恭敬的为老人穿上,这才获得了黄石公“孺子可教”的赞赏,并连续考验几次后给他留下了《太公兵法》这本传说中的集兵法和权谋于一体的奇书,然后预言他也会和太公一样成为帝师,到时候再来找自己学道。
关于这个经历已经颇具神话色彩了,有不少人认为是老天在帮助张良,其实并非如此,这名师高徒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高徒没有名师指导固然无法取得大成就,而名师找不到可以传衣钵之人同样也是一种痛苦。
比如中国禅宗首祖达摩法师,当时就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弟子而不得不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这才终于遇到了二祖神光,不仅立雪门前,而且为表求法的决心不惜自断一臂,本身又是儒学佛学都很精通的贤才,可见这传法之难,丝毫不输给帝王选择接班人!
而黄石公也是如此,一般自视甚高的豪杰根本就不可能伺候他穿鞋,而知书达理的儒者或许能做到尊敬长者,但又缺乏足够的魄力和决心,所以这件事可以说是张良的运气,但换一个人的话,就算给他这个机会也未必能抓住。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然后熟读了太公兵法的张良又是功力大增,终于具备了一个顶级谋士的所有能力,马上重出江湖,寻找值得辅佐的明主。
机会很快就来了,张良无意间邂逅了还只是沛公的刘邦,说来也怪,小混混出身从不读书更讨厌儒生的刘邦,竟然能够明白张良所说的太公兵法的精妙,并且对他言听计从,张良不由得惊喜万分,认为这是老天赐予他的明主,从此就一直死心塌地的追随,虽然他本来此行的目的是去投奔楚假王景驹的。
接下来张良就一直留在了沛公身边,成为了他最主要的谋士,虽然既不能上战场杀敌,也不能负责后勤筹划人马钱粮,但刘邦却根本离不开他,用他最后得天下后的评价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其中至少有几次战略级别的决定,完全扭转了整个汉军的局势,帮助刘邦转危为安。
第一次是进攻秦峣下军的时候,一开始刘邦本来打算以力破力,而张良则建议通过贿赂守将的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后来果然郦食其游说成功,接下来刘邦也采取这种方式以巧破力,竟然比西楚霸王项羽更早的打破了咸阳,接受了短命的秦三世子婴的投降,成了汉王。
第二次上面已经说过了,靠着之前项伯的人情张良提前通知刘邦危机,并且在接下来的鸿门宴中也是出了大力,硬是九死一生的危局中为刘邦破除九死,留下一生。
第三次则是战略布局,让刘邦不惜代价的拉拢三位最强的统帅韩信,彭越和英布一起对抗强大的对手西楚霸王项羽,等于从整体上拥有了和楚军对战的资本。
第四次是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无计可施的刘邦听从了郦食其的计策,准备分封诸侯来对抗项羽,幸亏张良及时赶回,为刘邦清晰的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让他明白这等于是自掘坟墓,这才又把刘邦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第五次则是势如破竹的韩信想要自立为“假齐王”,然后派使者来请示,刘邦闻言大怒,刚准备拒绝的时候被张良桌子下面狠狠给了一记佛山无影脚,而刘邦也是有大智慧的人,马上就明白此时自己这边全靠韩信,自己碰到项羽那绝对是屡战屡败,因此马上怒斥使者——特么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齐王,做什么假齐王!
而感激涕零的韩信从此也是死心塌地的为刘老板卖命,项羽后来几次拉拢都没效,最终垓下一战完成了四面楚歌的完美布局,将几年来把刘老板追的上天入地抛妻弃子狼狈不堪的西楚霸王给逼死,结束了楚汉的天下之争。
这五次战略设计可以说都和张良有莫大关系,而毫不客气的说,其中只要有一次张良不在,刘邦很可能就提前出局了,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强唐盛汉”两大王朝也就少了一个。
而且这还只是最重要的,其余如劝汉高祖建都长安,封雍齿以安众臣之心等都没算在内,因此说张子房开启了两汉四百年王朝的赞誉,其实也并不为过。
同时张良也为后世建立了顶级军师的榜样,不出帷幄却能影响天下,像是曹孟德对自己的头号军师荀彧也是一样的评价——此乃吾之子房也,后世还对谁是曹魏第一军师有所争议,其实别的话都不用多说,这一句就够了。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灭秦破楚,天下大定,昔日只是一个区区亭长的刘季同学也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成为了和始皇帝一样的九五至尊之后,自然要对功臣进行封赏。
而在一众功臣之中,最为出众的自然是张良,萧何,韩信这“汉初三杰”,他们分别是谋士,后勤和战场的代表,刘邦也承认自己能力不如项羽,但是有这三位顶级的重臣替自己效力,而项羽就一个老范增还不能完全信任,所以才把一副好牌打成了这个样子。
所以尽管张良由于身体原因并没有上过战场,刘邦还是慷慨的让张良自己选择三万户的封地,这乃是标准的万户侯,一众文臣武将抛家弃小刀头舔血跟着你东征西战,求的不就是这个吗?
但是张良的选择却和所有人都不同——大家都恨不得把自己一分功劳说成三分,好多求一些封赏富贵,自己享用不尽也能留给子孙后代嘛,但是张良却是再三推辞,最后只留下了一小块封地,号为留侯。
其实道家的圣人老子早就说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只不过这个道理谁都会说,谁也认为对,放到别人身上也会如此开导,但是轮到自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真金白银,万户人口,肥沃土地,朱阁绮户,众人景仰,子孙祭祀,这些东西摆在面前,又有几人能够不受诱惑而拒绝呢?
因此历史上追求封赏者如过江之鲫,能够主动退让者却是凤毛麟角,哪怕是后世的诸葛亮,虽然初出茅庐之时就安排童子继续耕种,自己几年后就会回来,但实际上却一直在蜀相的位子上干到吐血而亡,他毕竟还是有太多东西放不下啊。
当然了,诸葛丞相放不下的绝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刘皇叔的知遇之恩以及复兴汉室的理想,因此也一直被后世景仰和纪念,我们中国尤其看重这种悲情英雄,比如岳飞,史可法,文天祥等等亦是如此。
但其实从更高的佛道两家的法则来说,张良的功成身退无疑才是更好的选择,因为物壮则老,物极必反,这乃是世间的规律,一个人位极人臣之后必然会和人皇发生冲突和矛盾,不管之前彼此之间多么的融洽和信任都不例外,因为这是不同地位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虽然很俗,却是话糙理不糙。
比如岳飞和宋高宗,诸葛亮和后主刘禅,韩信和刘邦——其实就连功劳榜第一看似和刘邦也最为亲密的萧何都不例外,也是几上几下,要不是几次不惜自污来示弱的话,很可能也不得善终了。
就算张良也不会是例外,你之前的功劳越大能力越强,日后对皇权的威胁也就越大——老子活着的时候还能压的住你,老子一旦没了我儿子还不被你欺负啊?
这其实无关人情,而是权力之争,别说君臣了,就算家族之内也不例外,历史上的父子相杀,兄弟相残还见的少吗?
而张良以高超的智慧,早早就对这种情况洞若观火,并选择提前退出这个大漩涡,虽然刘邦表面上大卖人情甚至还故作不满,但其实心中肯定还是极为感慨的——还是子房最聪明啊,两人也自始至终保持君明臣贤的关系,留下了一段佳话。
这就是留侯张良的一生——最高贵的出身,最大胆的刺杀,最潇洒的任侠,最尊贵的帝师,又最豁达的放下,在各个领域都做到了最好。
红尘笔拙,已经无法来形容留侯的伟大了,还是偷个懒,用太史公的评价来做个结尾吧。
“留侯倜傥,志怀愤惋。五代相韩,一朝归汉。进履宜假,运筹神算。横阳既立,申徒作扞。灞上扶危,固陵静乱。人称三杰,辩推八难。赤松原游,白驹难绊。嗟彼雄略,曾非魁岸。”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