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花朝 唱响老城“青春之歌”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3-14
手机版

  图 | 庐州意库第三届汉服花朝文化节活动现场

  作为汉服花朝文化节的重头戏,汉服巡演及十二花神游园每年都格外引人期待。“此次汉服巡演特增添快闪演出,身着汉服的年轻男女们通过快闪集结并一起舞蹈的形式进行表演,是此次花朝节新的亮点。”庐州意库负责人介绍,前期上万网友共同评选出的十二花神,当天也身着汉服,通过百花献礼、花神展示、挂红祈福、才艺表演、簪花游园等古礼,再现花朝节传统文化之美。

  图片

  图 | 庐州意库第三届汉服花朝文化节活动现场

  此外,“庐阳非遗工坊”惊艳亮相。来自我区的马派皮影戏、庐阳剪纸、庐州面塑、庐州木版水印、庐阳殷氏字画、庐阳十竹斋刻画笺等6个省市级代表性非遗项目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有着130多年历史的省级非遗项目马派皮影戏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传承人在荧幕背后同时操纵十多个皮影人物连续翻转,纷而不乱,引人入胜,同时保留了原生态激越豪放的唱腔,现场洋溢着浓厚热烈的传统文化氛围。

  图片

  图 | 马派皮影戏

  同为省级非遗项目的庐阳剪纸将中国画的水墨渲染技艺渗透于剪纸中,以“水墨剪纸”的形式呈现,让人眼前一亮。殷式字画引入国画的山水写意和西洋画的炫彩画法,巧妙地将花鸟虫鱼、龙凤虎豹、山水草木、亭台楼阁进行组合架构,相映成趣、浑然天成。

  图片

  图 | 庐阳剪纸

  图片

  图 | 庐阳殷式字画

  庐州木版水印、庐阳十竹斋刻画笺等传统印刷技术风格独特、雅丽工致。庐州面塑经过传承人捏揉搓掀,再用小塑刀灵巧点、切、刻、划,“庐小胖”“孙悟空”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跃然而出,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我们希望借助花朝节的平台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非遗文化,见识传统文化的魅力。”区文化馆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区将着力打造“庐阳非遗工坊”,寻求非遗项目与文旅产业的发展融合点,打响庐阳非遗品牌,打造地方文化名片。

  图片

  图 | 庐州木版水印

  图片

  图 | 庐阳十竹斋刻画笺

  图片

  图 | 庐州面塑

  “老城区,需要传承厚重文脉,也需要注入新活力、新血液。每年定期在庐州意库举办汉服花朝文化艺术节,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对老城记忆传承的一项创新探索。”据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庐州意库的前身为省外贸仓库,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合肥最早的海关监管仓库,也是当时合肥最早的对外开放窗口之一,承载了很多合肥人的记忆。利用老旧仓库,改建成特色文创空间,并在园区内重新演绎传统文化,打造具有标志性的传统文化节,让传统文化浸润现代生活,这是庐阳对传统文脉的延续,也是对老城记忆的保护。

  图片图 | 庐州意库

  一场春约,众人共襄。庐州意库,让沉寂多年的旧仓库成了城市潮流的打卡地,也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庐阳老城区的青春与活力。事实上,行走在庐阳老城,不难发现,庐州意库的精彩蜕变,只是我区老城保护更新众多项目的一个生动缩影。

  图片

  图 | 淮河路步行街

  拥有百年繁华商业基础的淮河路步行街,变身智慧时尚与厚重历史并存的现代化商业街;具有历史气息、陪伴了几代合肥人生活的撮造山巷,焕然一新成为国潮风范的网红打卡地;有故事、有味道、有过往的市井老巷——勤劳巷,改造后全新归来,成为延续城市老味道的现代“逛吃”街;承载合肥人儿时记忆的逍遥津公园,历经改造,重新焕发“人民公园”风采;最具人间烟火气的拱辰街,改造提升为“新网红”菜市……在庐阳,走街串巷,市民不仅可以邂逅老城区的厚重历史,也能体验蓬勃兴起的现代创意文化,感受时尚。

  图片图 | 庐阳区全景图

  未来,我区将继续在城市更新中,保护老城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擦亮老城文旅名片,更好的提升老城历史、人文和商业价值。

上一篇:古言《重生之将门毒后》,将门嫡女贞静柔婉,痴恋定王自奔为眷
下一篇:网传庆余年2范思辙换人,虽然意料之中 不过还是觉得可惜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