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美国霸权报告,对美西方的认知重回改开前、民国前!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3-14
手机版

  日前,中国发布了一份名为《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的严肃报告,系统性地对美国的霸权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批驳,这意味着中国对美国的认知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向改开前,甚至民国前回归。

  其实这份报告的重要性,并不在其内容,而在其形式。对美国霸权的批驳,中国一直在做,最近几年做的也更多更激烈,但以严肃的报告的形式去呈现,还是第一。这代表着中国的郑重表态:将美国在整体上、根本上认定为霸权国家。这样以来,改开以来对美国所形成的友好的伙伴关系的认知将被废止。

  中美间的友好伙伴关系,是随着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而逐渐建立的,尤其是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以来。这个过程恰恰和改革开放同步,随着中国对市场经济的重视而逐渐升温,但又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而逐渐失温,直至现在即将发生断裂。

  

  需要在整个近代史的框架中,才能看清中美关系再次发生变化的本质。

  鸦战以来,中国对西方认知发生了三次转折,分为四个阶段:晚清阶段、民国阶段、新中国阶段、改开阶段。晚清到民国一变、民国到新中国再变、新中国到改开为三变。现在正在经历第四变。

  很有意思的是,在这四个阶段中,有两个是否定和敌对,两个是肯定和友好,而且是敌对和友好交替变化:晚清是敌对,民国是友好,新中国是敌对,改开后是友好。现在则是再次变化为敌对。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关系,乃至整个中西关系,都在朝向改开前,乃至民国前回归,即向新中国时期和晚清时期回归。

  晚清时期,中国和西方的关系是直接的侵略和反侵略关系,也是蛮夷和反蛮夷关系。在对西方的认知上,整体上是否定和敌意的。只认可其技术,而不认可其制度和文化,所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也就是说,晚清认为西方只有拥有发达技术的蛮夷。在整体上、根本上将其定性为蛮夷。

  民国后,国民党步日本之后尘,不以西方为落后蛮夷了,认为其不仅技术先进,制度和文化也更先进,总之以西方为先进文明,以中国为落后文明。这样中西关系就不再是晚清的蛮夷和反蛮夷关系、侵略和反侵略关系,而是先进文明和落后文明的关系:中国作为落后文明,应该接受作为西方先进文明的权威,应该对其臣服和依附。

  在对西方的认知上,后来的共产党拒绝接受国民党的态度和行为,而坚决执行晚清的反侵略做法。尽管改变了对西方的称谓,但是也是象晚清一样,绝不认可西方为先进文明。晚清称西方为蛮夷,共产党则称西方为帝国主义,美国则是美帝。名称不同,但其实质相同。

  晚清称西方为蛮夷,实质上是沿用传统的华夷之辨的标准,其实质就是义利之辨。蛮夷是缺失义理的,有利无义。在中国之内,按义利之辨,分君子、小人。在中国之外,按义利之辨分华夏、蛮夷。因此,蛮夷实质上就是缺失义理的小人国家、小人文明。

  共产党之所以将西方和美国称为帝国主义,其本质和晚清称其为蛮夷一样,也是看到其缺失义理的固有缺陷。教员对美国的经典总结最能说明这一点:“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也就是说,共产党对西方认知,和晚清一脉相承,也是对历史悠久的华夷之辨的继承,是站在中国文化框架中,以中国文化的标准,对西方进行认知和评判的结果。现在中国的美国的认知再次向这两者回归,实际上也是在向华夷之辨的历史传统回归,向义利之辨的文化内核回归。

  近日外事办主任王毅在慕安会上一段对美国的评价就能充分显示这一点。他说“中国2000年前就有一句古话,叫做君子好财,取之有道,只有小人才去巧取豪夺。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美方撕去了一切伪装,连巧取都没有了,只剩下豪夺。”这段话和教员的话一样,都是在说美国缺失义理、缺德。

  因此,晚清的蛮夷、共产党早期的帝国主义、今天的霸权主义,中国在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对西方的三种认知,是名异而实同。所不同的,只是中国实力的变化,在称美国为霸权主义的今天,在要反霸权的今天,中国已经具备和美西方硬碰硬的硬实力。

  

  尽管近代以来,中国对美西方的认知,历经了三次变化,现在也正在发生第四次,但是,这种变化并非彻底断裂式的变化,而是变化中有连续。而从更长远的历史框架,中国的历史的核心特征不是变化,而是连续,只是这种连续不是机械的直线连续,而是有机的动态连续,即有变化的连续,也是中国文化内核的连续,即义理文化的连续、义利之辨的连续。

  这种宏观的历史连续,又是由微观上二元的、辩证的认知模式所决定。中国对西方的认知模式,不是一元机械的,而是二元辩证的。譬如在晚清时候,在整体上根本上,将西方视作蛮夷,但同时又能看到西方在技术上领先之处。即晚清对西方的认知是一分为二的,将技术和文化分开,认可其技术,不认可即文化。所以才会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概念。一方面将其视作敌人进行抵抗,另一方又派出留学生去学习西方的“长技”。

  

  改开之后,开始发展与美国的友好关系,事实上也是类似于晚清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也是一分为二的。在经贸、科技上努力对美国友好,目的是学术其“长技”。但在制度和文化上,又一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美国防意如城。此时尽管不提“制夷”,但也却在一直努力防备不被夷所制。

  中国对西方的这种辩证的,在变化中保持连续的方式,和日、俄形成鲜明对比。这两个国家都是一根筋,而且日本比俄罗斯更一根筋。

  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就认定西方文明在整体上是先进的,不仅技术先进,文化更先进,甚至认为技术先进根源于文化先进。然后日本就全面性地、一根筋地倒向西方,好的学,坏的也学,是好坏不分。二战前,德国搞法西斯主义,它也跟着学。二战后,美国搞霸权主义,它也充当忠犬。

  尽管俄罗斯也是一根筋,但是它又和日本不同,而是存在方向性变化的一根筋。沙俄时期,一根筋地学习西方,好的学,坏的也学,也象西方搞殖民侵略。但是,一战时期爆发十月革命,然后成立苏联,又开始一根筋地反西方。1990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又开始一根筋地亲西方。2022年俄乌战争后,再次转向,又开始一根筋地反西方。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对西方的认知,也和中国一样,历经了三次变化,四个阶段:沙俄阶段亲西方、苏联反西方、苏联解体和俄乌战争之间的亲西方、俄乌战争后反西方。但是,俄罗斯的变化是断裂性的,比较刚猛,不存在中国式的有机性和连续性。

  所以也可以预知,尽管中国对美国的认知又在开始转向,转向改开之前和民国之前,将美国认定为类似蛮夷、帝国主义的霸权国家,但是,中国看美国的态度依然是二元的、辩证的,不会象日本和俄罗斯一样一元化、绝对化。因为我们历史上就主张,通过学习是可以实现义理化的,小人可以变君子,蛮夷也可入华夏。小人和蛮夷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我们乐于看到小人的君子化、蛮夷的华夏化。

  中国为何一定要将美国认定为霸权国家,并坚决进行反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和中国主张的全球秩序模式有关,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等,实际上这都是传统的天下观的现代版。中国主张建立全球秩序,实际上就是对传统的“平天下”理念和使命的践行。

  在中国式的全球秩序中,是不允许霸权主义的存在的,因此,美国的霸权主义,就成为中国式全球秩序的最大障碍,不得不除。打击美国霸权,就是为民除害,为全球人民除害。当然,中国要除的只是美国的霸权思维、霸权文化,而非美国本身。只要美国能够摒弃霸权思维,实现去霸权化,中国一样可以和它继续友好。那时中国对美国的认知将会再次发生变化。

上一篇:古文!爆笑互怼,1V1双洁双强《不断作死后我成了暴君的白月光》
下一篇:少女心炸裂甜宠文,又苏又甜,撒狗粮指数不输《许你万丈光芒好》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