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奉献诠释忠诚使命 责任坚守公平正义
人民网哈尔滨2月6日电(汪晓涛)他是一名用奉献诠释忠诚使命的共产党员,是一名用责任坚守公平正义的检察官,是一名用行动彰显楷模风采的新时期焦裕禄式人物,他就是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郝红军。
郝红军在检察战线工作了23年。这些年来,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检察尖兵,也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他曾荣获“黑龙江省追逃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3次,被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评为第十三届劳动模范, 2014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列入侦查业务领军人才库。
但在2015年12月18日23时,45岁的郝红军突发脑淤血,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3天后,在重症监护室刚苏醒过来的他,断断续续强吐出的第一句话就是:“王瑞平,到牡丹江办案……”。
查办大要案 他是一把利剑
能否攻克案情盘根错节、内幕重重的大案要案,是衡量一位检察官工作能力的尺度。建三江农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白柏林告诉记者,郝红军的特点是能攻善战,特别善于攻坚克难,敢打硬仗。他在垦区办理重大疑难案件赫赫有名,农垦分院只要有重特大疑难复杂案件,都会抽调郝红军,他曾“啃”下数起“硬骨头”案件。
2009年,在办理九三油脂厂郑某等10名工作人员内外勾结合伙贪污的窝串案时,最初的线索只是几万元的一般案件,郝红军通过缜密侦查发现这是一起异常复杂、难办的新领域案件,也是一起利用计算机软件漏洞和外部人员内外勾结作案的高智商案件,且大部分作案人员闻到风声后已经外逃。在郝红军的带领下,办案人员在短时间内迅速取证70余人次,查阅票据几万张,收集电子日志800余页,保证了证据的完整性。为进一步完善证据,郝红军又聘请该厂有关技术人员、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证明人制作模拟现场,同时利用其它技术手段收集证据,成功挖出窝案、串案数件多人,并成功追回7名已经外逃的犯罪嫌疑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70余万元。
2012年,黑龙江省纪委移送的黑龙江龙煤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徐某涉嫌受贿100万元的犯罪线索,经黑龙江省检察院指定由农垦区分院查办。该案涉案金额大,影响面广,且涉案人员多、成分复杂、关系网庞杂,作案次数多,嫌疑人为规避法律、逃避制裁,事先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侦查工作困难重重。农垦区分院决定抽调由建三江院郝红军带队的8名干警办理此案。郝红军从线索投放,到制定初查方案,再到运筹侦查策略、完善固定证据、追逃嫌犯,他亲自上阵,同大家摸爬滚打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由于长期缺乏休息,郝红军落下了腰间盘疼痛的病根,边办案边扎着护腰带,带病坚持工作。当得知徐某已经外逃到吉林省松源市后,郝红军立刻带队赶到松源市追捕,最终在松源市某小区内发现嫌疑人车辆。在蹲坑守候了两天一宿后,办案人员发现徐某准备携妻再次外逃,郝红军一路跟踪,最终在松源市某加油站内将其抓获。
在办专案期间,由于过度劳累,高度紧张,加之生活严重不规律,办公环境阴冷,郝红军的痛风犯了,又受了凉,发起高烧,脚疼得走不了路。他就买来药锅,在办案现场一边煎药一边带病坚持工作,忍着巨痛,一瘸一拐指挥办案,还亲自取证、查账、讯问犯罪嫌疑人。在推进案件侦破的同时,郝红军反复叮嘱,要确保办案安全。郝红军带领他的团队历经8个多月的时间,行程10余万公里,将起初一个并不十分清晰的线索带出了7起贪污贿赂案件,其中大要案5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干反渎工作的人都知道,查办渎职案件有“三难”,即发现难、立案难、处理难。因为此类案件的背后又往往隐藏着钱权交易,郝红军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办“双料”案的工作思路,拓展了反渎侦查工作。
2014年,农垦区分院将原共青农场场长张某等5人涉嫌职务犯罪线索交给建三江检察院办理。这起窝案涉嫌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贪污等几个罪名,是建三江检察院查办农垦系统职务犯罪以来级别最高、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件,后经查证,涉案金额达1800余万元。正是在“双料案”思路的引导下,建三江检察院反渎工作连续三年走在了全垦区检察机关的前列。
郝红军特别善于思考和总结工作规律,他发现,职务犯罪份子普遍智商较高,往往案前精心策划,手段隐密,案后极力伪装,隐匿罪证,总是找各种借口规避法律。因此,就要求办案人员有敏锐的侦查意识和高超的侦查技巧才能做到不枉不纵,铸成铁案。
2014年,郝红军被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抽调,参加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的证券行业曲某、余某涉嫌单位行贿案。经过不懈努力,他出色地办理了这起行贿数额巨大,涉案金额过亿,社会影响极坏的案件,受到了上级检察机关的充分肯定。
在建三江检察院反贪、反渎工作的5年间,郝红军亲自办理案件64件,其中大要案59件,各类专案10余件。在他的带领下,建三江检察院的反贪、反渎队伍被誉为能克大案、能啃硬骨头的铁锤利剑。
维护公正 他是一名旗手
“案子上了门,就有说情人”,这句顺口溜反映的正是办案人员在工作中常常遇到的头疼事。作为一名检察官,面对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他牢记使命,时刻想着党和人民的利益。面对各方压力,他既没有过多考虑案件查办的阻力和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也没有被威胁和恐吓所吓倒,始终坚持原则,依法办案,文明办案,公正办案。
郝红军常说:“要想把反贪工作做好、做长,最后消灭腐败,就必须先从自身队伍抓起,要能经得起检验。如果我们不敢对腐败分子动真格,一愧对党的教育和培养,二愧对反贪侦查员的光荣称号。”因此,每接到一个线索,他都全力排除干扰,一旦发现犯罪事实,决不手软。
2002年,在查处黑龙江省垦区某银行办事处主任挪用1400余万元巨额公款的案件时,案情异常复杂,作案手法高超,当时的领导、知情人大部分已离开当地,最远的已调任外省,并且这还是一起利用信用卡作案的陌生领域案件,这些无疑增加了办案的难度。面对困难,他带领干警,不畏艰辛,顶着压力,一一去寻访、取证。
这起案件除了上述种种困难外,对郝红军来说,还有一个难点在于犯罪嫌疑人是自己的朋友。他说:“办这个案子,感到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上面的,而是来自人情的干扰。因为和犯罪嫌疑人是熟人,我们有共同的朋友以及理不清扯不断的社会关系。但是,我不能感情用事把案子办成错案。”面对友情和秉公执法,他选择了后者。尽管犯罪嫌疑人最后在法庭上强词夺理并找律师上诉,希望能无罪开脱。但在郝红军手里的铁的证据面前,狡辩是苍白的,最终犯罪嫌疑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从事反贪工作多年,郝红军所办理的案件没有出现一件冤假错案、关系案、人情案,起诉到法院的案件均作了有罪判决。一批批“老虎”、“苍蝇”被拍,当地群众拍手叫好,对犯罪份子也产生了极大的震慑,曾有一名犯罪嫌疑人在悔过书上这样写到:“郝检察官对我的教育胜读十年书,我心服口服,如果我能早点遇见他,也许就不会酿下今天的大错。”
创新管理 他是能手
“世界上的事最怕认真二字。”这句话正是郝红军工作精神的全部浓缩。实践证明,他抓哪项工作,哪项工作就成效斐然,这和他的认真、勤奋是分不开的。
2009年至2012年期间,岗位轮换,郝红军由主管自侦工作转为主抓常务工作,成了综合工作的一名“门外汉”。而带着自侦能手光环的他,综合工作能否也一样干出名堂,其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郝红军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他白天深入办公室、政工、纪检部门,与干警一同研究工作,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主动请教,在做决策前主动征求干警意见建议,夜里把找来的管理和财务方面的书籍细细研究,不断充电。正是凭借这种认真、细致和不服输的韧劲,他逐渐由原来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带领综合部门干警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在内部管理上,郝红军始终认为健全的制度是实现规范化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在他的主持下,建三江检察院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信息调研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使用制度、计算机管理等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促进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信息工作上,他组织干警提炼工作经验,带头撰写、编发信息稿件,该院始终排在黑龙江省基层检察院信息工作前5名,全院目标综合考评连续三年在全垦区第一。2012年被最高检院授予全国计财装备先进集体。
此外,针对检察室干警普遍存在的业务能力弱的问题,郝红军不断加强检察室干警的业务培训,使每位检察室干警都能参与办案、独立办案、办好案件,检察室干警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并先后10余次参加了黑龙江省检察院、农垦分院专案办理工作。2012年,郝红军的检察室建设经验在黑龙江省检察室建设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年底建三江检察院荣获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
拒腐防变 他是铁板一块
郝红军是一个把清廉视为生命的人。战斗在第一线的反贪干警,经常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诱惑,能不能拒腐蚀,永不沾,不仅关系到自己的政治生命,而且关系到能否担当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拥有20多年党龄的郝红军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常说:“人无欲则刚,作为反贪战线的同志,必须练就一身面对各种诱惑而泰然处之的硬功夫。”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办案期间,经常有人送来礼品或红包,一般情况下,他都主动退还,有时叫自己的同事帮助退还。他还不准家人收取任何人送来的礼物,在家里绝不接待亲属以外的客人。郝红军说:“我要为干警树立榜样,也让办案人员不受外来干扰,从而更加坚定办案的决心。”
他一方面用自己的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干警们,另一方面他还经常分析干警们的思想状况,针对有些同志接触反贪工作时间短,对反贪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抵御社会不良风气能力较弱的现状,经常找干警们谈心交心,以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为教材,跟干警一起摆事实、讲道理、讲后果、谈体会,引导大家从政治和党性的高度去认识反贪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他带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约束自己、家人、亲属及下属,始终保持一名党员应有的素养。这些年来,在他身上没有发生过一件关系案、人情案,他个人拒收现金、实物价值20多万元。
排忧解困 他是亲人
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在工作外关心干警,这是郝红军的一条工作准则。他坚信,只要把自己融入干警之中,视干警如亲人,领导与干警之间就永远是一种至真、至纯、至浓的战友情、同志情和兄弟情。
无论哪个干警生病住院,他都要登门探望,无论哪个干警在思想上有波动、情绪上有变化,他都要与其谈心,无论哪个干警家里有困难,他都尽心尽力为其排忧解难。他把每位干警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姊妹,当成亲人,用真心温暖干警。
2009年初冬,他的同事在外地办案期间,家中老人不幸去世,郝红军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和车辆,将老人遗体从建三江管局送至勤得利农场殡仪馆,待干警赶回来时,一切都已料理妥当,他还细心地安慰同事:“要节哀,要顶住,有什么困难,你就说,院里会帮你解决”。同事感动不已,家里安排妥当后,就主动赶回办案一线。郝红军的一言一行无处不在感召着每一位干警,给干警做出表率。
舍家办案 他是典范
每当案件办结,干警们在一起回顾总结时,总会发现每每案件遇到瓶颈、僵持不下时,郝红军都会凭借他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睿智的策略和坚韧的耐力,带领大家走出低谷,一路向前。二十多年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但对家庭却饱含愧疚。
2009年正值寒冬季节,郝红军带领专案组进驻农垦宝泉岭管理局,组织查办九三油脂厂10人内外勾结合伙贪污的案件。此时,他年近75岁的老父亲在山东突患疾病,倒在了马路旁,幸被路过的好心人发现,及时送进了医院救治。郝红军接到了从山东打来的电话,说老父亲病危要做开颅手术,希望他回家看看。然而案件正在突破的关键时刻,他顶着悲痛,选择了留守,直到案件成功告破,在上级领导的再三催促下,才赶到老父亲面前。
2014年,郝红军在北京查办发改委专案时不好的消息再次传来,他年近八旬的老母亲突发急性阑尾炎,妻子和姐姐怕影响到郝红军办案,没有告诉他,悄悄的安排给老母亲做了手术。由于年龄大,身体机能下降,术后刀口不愈合,住院几十天,郝红军都没能到母亲病床前看上一眼。为此,郝红军一直很愧疚,更让人痛心的是没过多久,老母亲又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安慰母亲和家人后,强忍着内心的剧痛,返回到工作岗位上。老母亲剧痛难忍时,最想念的就是这个不常露面的儿子,“要是我的儿子红军在,就该给我打针了,我就不会疼了。”
多少次,面对家人的埋怨,他也只能把悲痛和遗憾深深埋在心底,每当想起这些,郝红军总觉得对不起家人。
2015年,在进驻查办黑龙江省检察院指定管辖的一起在当地各界普遍关注的公安人员徇私枉法案件的当天,郝红军不无遗憾地说:“今天是老父亲80大寿,早上出门时,老父亲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问我能不能不走?看来,只能忠不能孝了。”
家里接连发生的不幸,外人难以想象郝红军是如何承受的,加上长期的劳累操心,常年满负荷的工作,在外办案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严重影响了郝红军的健康,2015年12月18日,他被病魔击倒在工作岗位上。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