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的诗《从军行》抒发了书生投笔从军 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3-14
手机版

  杨炯(650-693 ),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幼年聪敏,文采出众,十岁举神童。上元进士,授校书郎,后官盈川县令。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言律诗,边塞诗气势较胜,但有些作品未能尽脱绮艳之风。明代童佩辑有《杨盈川集》十卷。

  唐高宗永隆二年(681),西北突厥部族入侵,唐王朝派兵出征,杨炯的诗《从军行》大约写于这一年。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整首诗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首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交代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一个“照”字,写出了烽火的猛烈,渲染出战势的危急。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由衷地爱国激情,写出了志愿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书生的精神境界。

  

  颔联“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写将士出征。“牙璋”、“凤阙”写出了场面的隆重、庄严。“绕”字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和冒死赴敌的勇气。“铁骑”与“龙城”相对,生动地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有声有色地描写了将士在战鼓声中奋勇杀敌的场面: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诗人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借书生投笔从戎的远大抱负, 点明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全诗情调高昂,状景如画,节奏急促,音韵铿锵,首尾呼应,是一首激励人心的军歌。

上一篇:17K大神心星逍遥《混沌剑神》漫画登陆日本,热血袭榜!
下一篇:追更上瘾的神作《终宋》,很多人看过,但不一定看完!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