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党建引领提升“暖新”温度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近年来,以互联网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网络电商主播等新就业群体队伍日益壮大,他们逐渐成为服务居民生活、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基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的重要阵地。为能将这份力量合理利用起来,为社会治理注入动能。盘龙区联盟街道以“新新荟”党建项目为抓手,在如何抓好新就业群体党建促社会治理上探索新路子。

      1 整合“新”力量,提高“两个覆盖”质量     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纳入基层党建总体布局,在辖区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和培养党员,将新就业群体中表现突出的青年人才找出来、培养好,并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已有7名外卖“小哥”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结合市场监管平台数据,有针对性地对新就业群体聚集区、平台企业、业务链等进行动态摸底排查“四清”,确保行业主体清、从业人员清、组织情况清、党员数量清。目前共摸排出新业态企业5家,快递外卖站点15个。同时,充分联动工青妇、行业党委的力量,采取选派党团建工作指导员、组建群团组织的方式推进党的工作覆盖,有效消除工作“空白点”。

  将登记在册的快递外卖“小哥”纳入社区“春城党建新力量”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生命安全体验中心”资源,对“小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让“小哥”成为移动的急救力量。针对辖区居民紧急购药等需求,建立社区“先锋骑手”微信群,采取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小哥“接单”的形式,搭建起服务平台,小哥除正常的跑腿费之外,社区还给予积分奖励。

  222 落实“新”关爱,完善“红色服务”体系     整合辖区“党建联盟”资源,推行“红色驿站+红色蓄能站”双阵地服务,建立1个新就业形态职工之家、2个驿站,让辖区新业态从业人员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截至目前,已接待3000余人次。

  推行法律援助,有效解决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劳动合同、民间借贷、日常派单过程中产生的法律困扰和权益维护问题43人。提供免费体检、爱心义剪、鹊桥相亲等服务10余项,惠及新就业群体364人。

  建立“新就业形态职工之家”,从挑选200余册书籍构建“书香阅读角”。同时,根据新就业群体职业特性,推广“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等学习方式,保证党员从业人员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明确社区党组织策划开展党日活动、志愿活动,邀请辖区内新业态党员共同参与,不断提升企业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3 发挥“新”优势,汇聚“基层治理”动能     发布“先锋骑手”招募令,组建“先锋骑手”志愿服务队,吸纳外卖“小哥”作为社区兼职网格员,引导“小哥”利用平时走街串巷的工作优势,拍照上传发现的占道经营、安全隐患等问题,社区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在志愿者“金豆”兑换点兑换商品。目前共30余名“小哥”加入志愿者队伍,金豆兑换金额达到3000余元,真正将“先锋骑手”化身基层治理的“好帮手”。

  建立重大任务紧急动员制度,围绕应急处置、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急难工作,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支部向新就业群体发布“招募令”“英雄帖”,成立“新锋突击队”,以实际行动传递“新”温暖、贡献“新”力量、展现“新”担当。在2022年联盟街道疫情防控工作中,12名“先锋骑手”“逆行”冲在防疫最前线连续作战20余天,负责封控楼栋的物资运送工作,让“流动”的“新锋”变成“流动”的旗帜,增强了“小哥”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尊崇感。

  注重激发新就业群体内生动力,开展“最美外卖小哥”“最美网约车司机”“优秀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引导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形象“宣传员”、便民“服务员”和社情“搜集员”。

  今年,联盟街道将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健全服务体系,深化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引领、团结凝聚和关心关爱,以实践求探索、以服务增实效,以“暖新行动”进一步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云南网记者 王琼梅 通讯员 卢彦霏

上一篇:《上古卷轴5》速通世界第一玩家再创新纪录
下一篇:《道德经》详解 德篇之<善建者不拔>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