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有响,楼下忍不了!这对邻居晒出朋友圈辩论,你给评评理?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楼上的小男孩弄出“咣咣”声,让住在楼下的女子感到难以忍受。她通过微信向楼上住户提出请求,希望能让孩子安静一些,可聊着聊着两人却产生了不快,都挺上火。双方不想破坏邻里关系,可分歧又客观存在。

  12月8日,大连甘井子区华南广场附近一小区的这对邻居在微信朋友圈里上演了一场辩论,两人都大吐苦水,讲述了自己的无奈,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体谅。

  02:03楼上“咣咣”声让楼下不满

  周媛和曲畅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两人居住在甘井子区华南广场附近一小区。住在楼下的曲畅说,周媛家里有一个小男孩,不时会发出各种响动,听起来像是在地板上跑跳、扔玩具。“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数年时间。”曲畅说,她很清楚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也能理解养育孩子的不易,所以她选择了“能忍则忍”。

  “只有响动特别大的情况下,才会去找楼上说一声。”曲畅说,为了交流方便,她跟楼上邻居加了微信。后来,曲畅的父母偶尔会到女儿家里住一住。两名老人将近70岁,母亲心脏不太好。“有时,楼上孩子弄出的声音,震得地板咣咣响,就连我家的水晶吊灯都跟着‘合唱’。”曲畅说,父母实在受不了,就会出门去遛弯,“现在天冷了,让老人往哪里去呢?”

  曲畅提供的两段视频显示,楼上发出的异响确实比较严重,声波钻入耳膜,令人觉得不舒服。

  邻居俩在朋友圈上演辩论

  12月8日,曲畅把自己的不满发布到了微信朋友圈里。住在楼上的周媛看到后,两人在朋友圈里上演了一场辩论。辩论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

  问题1 孩子弄出的响动程度如何

  曲畅说,楼上的男孩经常来回跑,“不是说不能一点声音都没有,可是也得尽量少跑。”曲畅对周媛说,希望她可以来家里听听,就知道了,“我不是一个找事儿的人,可真的已经到了极限了,忍了好多年了!”周媛观看了曲畅传来的视频(在曲畅家中录制,主要是楼上的响动)后,表示孩子没有在跑,而是在扔玩具。“我承认他有声音,但对于孩子,真没法让他一点声音没有,地板上能铺的都铺(用于隔音)了。”

  同时,周媛还表示,孩子一个月只在家6天,每逢周末才回来,“之前孩子都送营口了,可现在孩子大了,必须得回来了。” 言下之意,她已经尽量不让孩子在家了。曲畅则表示,“你有儿子,我也有父母。”她说,自己很喜欢小孩子,也能理解孩子的淘气,可响动如此之大,已经影响了父母的健康。另外,她也提出了疑问,“孩子真的只有周末回来吗,在平时,有时也会听到类似的响动。”

  问题2 如何解决此事

  “真的是积攒了好多才爆发,以前也都是好声好气地在(跟你)说。”曲畅认为,楼上邻居可以在响动大时,适当地对孩子加以约束。对此,周媛回复称,她在看市场上是否有全屋定制的厚地毯,铺在地上用于隔音。她建议,曲畅一家如果怕声音,可以弄个隔音棉,“楼上住户换一家,也不能保证就没有声音。”

  问题3 如何看待事情对邻里关系的影响

  曲畅说,正是因为她想保持邻里关系的和谐,所以才忍受了数年之久,也没有采取激烈的手段予以应对。她只是希望,双方能够平和地解决问题,以后还是好邻居。周媛则表示,“邻里关系这块儿,我真的想好好维护,每次都是给你道歉送礼,可这次你的态度……”曲畅回应称,“就是那次中秋节茶叶吧,我也觉得很不好意思买了你的围巾吧……”两人都表示,相互能客气一点、相互尊重一点,尽量去解决问题。

  对于这件事,你给评评理?

  显而易见的是,双方不想破坏邻里关系,可分歧又客观存在,都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体谅。

  曲畅说,她想委托本报,把两人的微信朋友圈及私聊记录发出来,让市民给评评理,也欢迎支招。周媛则在与曲畅聊天时表示,“这是没在群(疑为业主群)里说,要是在群里,就让大家评评理。”

  那么,对于此事,你是怎么看的?

  (为保护隐私,文中人物为化名)

  来源:半岛晨报

  聊沈客户端编辑 金飞

  举报/反馈

上一篇:如何让男人拥有你之后,依然痴迷上瘾?其实很简单
下一篇:做人不能太老实,掌握这五条生存“潜规则”,让你变得强势起来!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