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的这个古镇,古亭、瀑布、水田一样不少,还有百米深的天坑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在乳源有这样一个地方

  它自然淳朴、古韵悠悠

  有着别处难得一见历经千年洗礼的隽秀之美

  这里就是乳源大桥镇!

  那小编今天就和大家一起

  品味大桥之美吧

  大桥的历史渊源

  大桥墟旁有西京古道的通济桥,当地人民称之为大桥,大桥镇因此而得名。现在的大桥,其实合并了“大桥镇、大坪乡、红云镇”三镇。

  大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罕见的地下森林——通天箩,有保护完好的西京古道、西京古道文化陈列馆、古民居;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温汤温泉、红豆杉自然保护区(面积12万亩,近10万株)、观澜书院(大桥新书房)、开来书院(红星神仙坪)、步蟾书院(武丰许家)、古通济桥和西云寺等。

  西京古道作为乳源北上京城的路,穿过了很多镇。不过,西京古道重要路段梯云岭和猴子岭路段都在大桥,这也为大桥镇的经济带来非常可观的带动。目前西京古道已经成为乳源越来越重要的文化旅游项目,2019年10月,乳源西京古道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补充阅读

  西京古道,当地人指的是从县城西上京城的道路。西京古道始建于东汉建武二年(26年),乳源县境内(现辖范围)总里程约有70多千米,保存完好的石板路面约有12.5千米,是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现存年代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驿道,也是南粤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京古道的古亭和石板路小编就不在这里多说了,但小编要说说西京古道一个非常关键的文化景点便是“观澜书院”。

  观澜书院在乳源大桥镇大桥新书房村,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小房间50间,2012年与西京古道同时被列入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美观大方,具有较高的建筑技艺,是明显的客家建筑风格。这座西京古道上曾经的最高学府,罗集全村子弟入泮读书,为国家培养了无数英才。据统计,到民国初,该村共出秀才、举人及大学生共计150余人。

  大桥古村

  乳源大桥古村亦借“西京古道”的东风,重塑自身的繁华音韵。.大桥村居住的也大多是客家人,因此有一股浓郁的客家风。目前村内一条条整洁古朴的巷道,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墙绘,展示着现代文明的乡风,透露着宁静美好的生活气息。池塘与古屋交相辉映,静谧而祥和。游历了村庄,便可到古道徒步,沿线依旧保留或重塑有丰富的景观,一路下来古亭、瀑布、水田、地质奇观等元素尽收眼底,每一处都透出了当地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用心。

  神奇“大嘴”—通天箩

  俯瞰深不见底

  神奇别有洞天

  在南岭重重山脉深锁的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坪乡,兜兜转转的山脊延伸至海拔690多米时,突然急剧陷落,形成了一个向着地表垂直陷入深近100米的“天坑”。从空中俯视,它犹如一张朝着天空大张着的神奇“大嘴”,这就是通天箩天坑。它的口径比被人誉为“世界第一洞”的美国阿里西波大漏斗要小,但深度却比之更深。

  站在洞顶,人们经常会感受到一股带着草木湿润的微风,一股股、一阵阵地从地底向上奔涌。究其原因,与许多寸草不生的巨大洞穴不同,通天箩底部生长着一小片“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迷你”地下森林。

  多年来,除了寥寥无几的探险队在专业器材的辅助下曾经进入通天箩外,普通游客只能是在天坑边缘从高处观赏。

  世外桃源—清溪洞

  清溪洞地形很独特,

  四周环山,中间有山丘凸起,

  山丘四周才是村庄、田地。

  不难想象,

  这里原来或许就是一片荒山野岭。

  先祖们来到这个地方,

  用日复一日的汗水,

  历代累积的智慧,

  一点一点开凿,

  才有清溪洞今天这样的布局。

  在清溪洞,

  你可以坐在山顶上,

  看第一束阳光落在村庄上,

  观看原本一片寂静在村庄是如何苏醒的。

  又或者漫步在小路上,

  和山风、野草作伴,

  在大自然中做客

  ……

  好了,大桥今天就说到这里了。

  小编从小就知道大桥有很多小吃,

  比如番薯干,大桥的番薯干跟大布的还不一样,

  大桥的番薯干偏硬,而且表皮附着一层白霜,

  跟大布番薯干金黄透亮、软糯风格差别很大。

  除此之外,我还知道大桥油茶,

  据说这就是

  茶里有油、香葱、茶叶,

  还有糍粑浸泡在里面,

  这该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味呢?

  万能的网友,留言告诉小编吧!

  举报/反馈

上一篇:可以顺其自然变布石女吗?
下一篇:快报延津:来自八旬老人的一面锦旗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