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辈子还能不能做邻居了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于文武家和王进财家是邻居。这天傍晚,于文武赶着牛回家。就在快到自己家、正路过王进财家大门口的时候,牛停下脚步——可能实在憋不住了——撒起了尿。

  牛的一泡尿,逆流也能成河。

  等牛撒完尿,于文武狠狠地踹了牛一脚。他是生气又心疼,本来还只有几步远,这泡尿就能撒到自家牛圈里沤肥了,这下白白浪费了。

  可是对于王进财家五岁的儿子双全来说,这泡尿可没浪费。

  双全吃完晚饭出来玩,跑出院门后没注意脚下,一脚踩在牛尿泥里,一滑,整个人侧身摔倒在了上面——不,里面。

  “不哭不哭,将来咱们把那头牛杀了吃肉。”当晚,双全妈一边给双全洗着“牛气烘烘”的褂子裤子,一边牛气哄哄地安慰双全,又恨恨地骂着:“缺德的于文武!挨着他家住真是倒霉。下辈子就算住在小梁前也不跟他家当邻居。”

  不过,没过几天,双全妈态度就变了。

  这天下午,双全妈正在睡午觉,突然被咯咯哒的母鸡叫声吵醒。

  “这个点,咱家鸡也不到下蛋的时候啊。”她跟王进财说。出门一看,只见一只母鸡正从鸡窝里钻出来,跳上院墙,飞到于文武家里去了。她认得,那只母鸡是于文武家的。

  双全妈到鸡窝前探头往里一看,高兴坏了,里面竟然有一个鸡蛋。

  “于文武家的鸡下的蛋,还是还给人家吧。”王进财说。

  “屁!就你思想高尚?前几天咱儿子因为他家的牛尿挨摔,都没找他算账呢。他家的母鸡肯定都看不下去了,这才到咱家下蛋算是补偿,我凭啥还给他?”

  当晚,双全吃到了很久没吃的煮鸡蛋。

  “我儿子总算没白摔。”双全妈说,“要是于文武家的母鸡经常到咱家串门,咱就还挨着他家住。”

  “那不合适。”王进财说。

  “管他呢。咱又没偷没抢!”

  这以后,大伙经常能看见双全守在大门口——“妈,牛怎么还不来咱家门口撒尿?”

  难得吃一回的煮鸡蛋毕竟很好吃。

  花花尝也经常到邻居家“串门”,不过她可没有于文武家的鸡那么受欢迎。

  一天,王千铁的妈妈李秀秀到下沟代销店买东西,买完回到家时,发现邻居花花尝竟然出现在自己家院子里,正在棒子垛前探头探脑呢。

  “你这是干啥?”李秀秀感觉不对劲,没好气地问。

  “没,没干啥……”花花尝脸上有些尴尬,“我就是想看看你家棒子的大小,跟我家的比较比较。还是你家的棒子个大啊,真大!”

  李秀秀被说得糊里糊涂:“比较比较?比棒子大小?”

  这时,只见花花尝嘿嘿笑了起来,扬了扬手中拿着的棒子:“你看,这是我家的棒子,还带着棒子叶呢。对,我就是比较比较咱两家谁家的棒子大。”

  李秀秀这时才注意到花花尝手里的棒子。不过那个棒子还带着皮,而自己家的全都是剥光了的。那个棒子确实是花花尝家的。

  “不管大小,吃自己家的心里才踏实。”李秀秀话里有话地说。

  “那是,那是。嗯,那你先忙着,我回去了啊。还是你家的棒子大……”花花尝满脸堆笑地走了。

  李秀秀跟其他邻居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要不是你及时回来,她肯定要偷走你家几个棒子。”

  “她也来过我家一回。她从家里拿个带皮的棒子,说是要比一下棒子大小,其实就是打马虎眼呢。万一偷棒子被逮着,她好有理由,有台阶下。”

  “谁想到二帽子娶了个三只手,咱们在跟前住着的都跟着倒霉。”

  “下辈子她非得住小梁前沟里不可。”

  这以后,李秀秀外出时,都要锁上大门。

  坡儿家和小兰家是邻居,都住在东山的半山坡上。两家院子里都没有井,吃水要走到五六十米长的山坡下,从高稳柱家大门口的井里挑回来。

  有一年,坡儿的爸爸于大路跟小兰的爸爸张树早提出,两家能不能合着打一口井,就在两家大门口外,这样就省得天天到山坡下挑水了。“总不能这样挑一辈子水。早打井早享福。”

  于大路提出两家合着打井,是经过仔细考虑的。

  打井需要一笔钱,这是明摆着的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于大路担心,如果自己家在院子里单独打井,万一因为地势高,打不出水,岂不是白花钱了?

  这里边的内情奥秘,就只可意会了——

  如果于大路家打不出水,那张树早肯定就会想:两家地势一般高,于家打不出水,自己家恐怕也打不出水,干脆就别打了。

  也就是说,谁家先打井,相当于为对方趟了路排了地雷——自家承担了全部风险,却为对方规避了风险。

  “打出水还好。要是打不出来,咱家花了钱,人家省了钱,还会看咱家笑话。这么傻的事,咱可别当冤大头。”于大路媳妇跟他说。

  在这件事上,于大路跟他媳妇想法一致。

  院墙那边的一家也不傻。

  “于家人口多,用水多,挑不起了,才想着打井。咱家可不怕。他家愿意打他家打,咱们不着急,往后拖一拖再说。”张树早媳妇秀香说。

  于是张树早跟于大路说,家里经济一直很紧张,想给闺女小兰买件新衣服都没舍得呢,这打井的钱,实在拿不出来……

  于大路夫妻俩哪能不明白张家的心思,可是,自己家确实又比张家更需要这么一口井。

  于大路全家人商量了好几天,最后觉得,不打井吧,这辈子都得天天辛苦挑水吃,上坡下坡的,年轻时还好,老了可就费大劲了。干脆就豁上一回,自己打井,祈求老天爷龙王爷土地爷开恩,能顺利见到水。

  “要是能打出水,张家别想喝一滴。”于大路媳妇愤愤地说。

  主要是在这个念头支撑下,于家开始买工具买水管请人打井——当然是在自家院子里。

  各路神仙还真是长眼,就在第十天,井打到快两丈深的时候,遇到泉眼,清水咕咕咕冒了出来……

  这以后,于家人张家人见面,尴尬了好几个月。

  除了坡儿和小兰两个小孩子。

  张家确实没好意思来于家打水,于家更没主动发出邀请。于大路媳妇表面得意,心里还气着呢。

  半年后,张家也终于打了井,也是顺利出水,水位和于家差不多深。

  高稳柱媳妇二娟和王三发媳妇彩霞又吵起来了。

  远亲不如近邻——确实,远亲之间吵架也肯定不如近邻之间多。

  二娟生了个男孩,这可羡慕嫉妒坏了邻居彩霞。因为彩霞一年前生了个女孩。

  高稳柱夫妻俩给儿子取名叫“小帅”,有事没事就“小帅”“小帅”地喊,喊得王三发彩霞夫妻俩心烦意乱。

  二娟大声喊自己儿子“小帅”的时候,也不忘每次见到彩霞的闺女时大声喊“小丫头”,听那口气,就差后面没加上“片子”。

  彩霞其实心里不舒服得很,可是人家又没喊错。谁叫自己不争气生了个女孩呢?女孩名字再好听也不如男孩叫得响,叫得有底气。

  憋屈中暗暗攒了两年多的劲之后,彩霞终于苦尽甘来、扬眉吐气:她又生了个男孩。

  彩霞夫妻俩为给儿子起名考虑了好几天。最后彩霞灵光突现,得来全不费工夫:他高家儿子不是叫小帅吗,那咱家儿子就叫大帅。比你官大,管着你。

  王三发高兴得直拍大腿。

  从此,“大帅”横空出世了。

  这回轮到彩霞趾高气扬、意气风发了,天天“大帅”喊个不停,特别是每次听到隔壁二娟喊“小帅”,她更是要加大嗓门喊一声“大帅”。抱着大帅路过高家门口的时候,嘴里总要像唱歌一样哼起来“大帅大帅好大帅,长大要当大元帅”。

  二娟总不能说“小帅小帅好小帅,长大要当小元帅”——吃了哑巴亏,心里这个气呀。

  实在气不过,不久,二娟跟高稳柱提出:给儿子小帅改名,叫“超帅”。“他大帅官再大,咱也要超过他。”高稳柱算是默许了。

  二娟在村里发出口头声明:自己儿子以后不叫小帅了,叫超帅。

  一墙之隔,这边,彩霞连夜琢磨对策。

  第二天起,彩霞忽然对正在改名中的“小帅”格外关心并态度温柔起来。早晨一见到,就热情地大声打招呼:“小帅,小脸洗得真白”“小帅,早饭吃啥好吃的了”“小帅,今天去谁家玩啊”……简直比对自家的大帅还亲。

  看到彩霞这么热情友好,二娟都不好意思提醒她儿子正在改名。

  人多的时候,彩霞叫“小帅”就叫得声音更大次数更多了:小帅长小帅短,小帅高小帅矮,小帅胖小帅瘦,小帅小帅你真帅……

  高稳柱夫妻俩不在跟前的时候,彩霞更是一口“我家大帅……”,一口“二娟家小帅……”

  功夫不负有心人。村里人本来都已经习惯了叫小帅,超帅叫起来又确实没有小帅顺嘴可爱,更重要的,彩霞高频率大嗓门口口声声地叫“小帅”,让大家似乎忘记了二娟的声明。于是,大家还是像从前一样,就算在二娟面前也还是叫她儿子“小帅”。

  这就像锅里本来正煮着小米粥,却突然有人说想喝大米粥,那就必须把小米粥全都盛出来,重新把锅洗干净,再淘米加水烧火——怪麻烦的,而且旁边还一直有人说干脆喝小米粥算了——于是,那就还继续喝小米粥吧。

  改变一个事实或者观点,总要比继续传播一个大家已经接受的事实或者观点困难得多。

  结果,小帅改名没改成。

  大帅还叫大帅,小帅继续叫小帅。

  “跟彩霞家做邻居真是倒霉,被她家压一辈子。下辈子我再也不跟她当邻居。”二娟抱着没当成超帅的小帅,悲愤地说。

  下辈子的事下辈子再说,这辈子还是先好好做邻居——高小帅和王大帅,隔着一个墙头一起长大着。

  举报/反馈

上一篇:病娇孽徒爱而不得后“黑化”,上演欺师犯上狗血剧情
下一篇:惊蛰:“樱花”身份揭晓,其实这两个细节早已暗示了他的身份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