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青楼女子资助一名落魄青年,等再重逢,对方已是开国上将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代,尤其是在十里洋场烟花地的上海滩,包容了太多传奇。在当时旧中国的上海街道上,无论是一个车夫、一个戏子、一个军官、一个穷学生、一个富商,都可能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人物。
本文说的就是民国在上海滩一位青楼院出生的女子,站在上海最繁华的饭店里,资助了一个灰头垢面的落魄青年。然后,如同过路人一样与青年匆匆离。等到再重逢时候,这个青年也是新中国的开国上将。
在这个故事中,获得救济的青年,没想到一个青楼出身的女子能在上海闯出这么高的社会地位。
青楼的女子也没想到,自己无意中救济的落魄青年为成为影响中国未来的大人物。
所以,这一切如《阿甘正传》中台词:人生就如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滋味。
现在,就来看看故事的开启。本文故事的青楼女子叫董竹君,1900年2月出生在上海洋泾浜的一个棚户之家,她的父亲是黄包车车夫,母亲是洗衣服的帮佣。
董竹君的父母都是社会底层人员,工作辛苦,赚到报酬不多,家里人生活是非常拮据。在董竹君出生之后,家里也添一个妹妹与一个弟弟,可是由于家庭贫穷,弟弟妹妹由于患病没钱医治,最终也去世了。
幸运的是,董竹君的家庭虽然不富裕,父亲却没有忽略对她的教育。在董竹君的父亲看来,不读书的人生是没有出路的。所以,董竹君在六岁时候就可以享受进私塾学习的机会了,在当时女子中算是非常少见的事情了。
董竹君在贫寒家庭中长大,知道读书生活来之不易,自然珍惜学习机会,在校期间学习勤奋、聪明伶俐,很受教师的喜爱。
可惜,这一切好日子不长。可惜在董竹君十二岁那一年,由于父亲干的是拉黄包车的体力活,拉了十几年的车,身体扛不住,患上了伤害的大病,使一贫如洗的家庭由于父亲的病变为雪上加霜。
之后,母亲借遍了身边人的钱,全力救济父亲,终于保住了他的性命。可是,父亲的身体却由于这一场大病一落千丈,再也不能拉车赚钱养家。由于为了照顾父亲,母亲也很难在长时间寻找到雇主,于是失去了很多工作机会,收入也跟着下降。
当看着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走投无路的董竹君父母,只能把十三岁的女儿卖给青楼,做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
“清倌人”,俗话就是“卖艺不卖身”的歌姬与艺伎。董竹君想着靠唱戏唱歌,能赚钱倒贴家用,父亲可以安心看病,母亲不会有太大的经济负担。
于是,抱着为家里赚钱的想法,董竹君在唱歌表演上都是认真又严谨。由于她相貌出众,也是这里的新人儿,再加上之前也读过书,有文化气质也不同,自然能胜过其他女子,客人也就自动流动到了董竹君这一边。
之后,董竹君成为了青楼院的“头牌儿”,每天邀请她出场演唱的帖子,最起码也有二三十张作为保底。这样,董竹君在青楼院里出尽了风头,天天都有客人围着她转,点名要听她唱歌。
这样,董竹君本来以为三年就可以出去,可是伴随着她身材一天天发育,出落为一位亭亭玉立的窈窕少女,美貌与才艺吸引了很多客人,老鸨自然也不会放弃这一棵摇钱树,自然不令她赎身恢复自由,继续在青楼院里卖场卖艺。
而且,老鸨看到董竹君深受客人的喜欢,也设计让董竹君跌落风尘。年少的董竹君哪里是这些深谙江湖之道的人的对手,自然也有一次两次沦落为风尘女子。
这样,在青楼院的董竹君表面是非常风光,生活却是非常辛苦。她每天晚上都要开唱,深夜才能睡觉。虽然住的地方富丽堂皇,每天却是与达官贵人赔笑,身不由己,生活无比悲惨郁闷。最令她绝望的是,她经常看到身边沦为风尘姑娘们的悲惨遭遇,也知道自己将来命运,但却是无能为力,自然生活是惶惶不可终日,偷偷以泪洗面……
后来,董竹君也思考过了,做风尘女子坐久了,为了有好的前程,只能求有好的男人花钱赎自己。于是,董竹君每天就勤奋唱歌唱艺,希望能遇到一个好的良家,也细心观察自己的追求者们……
夏之时
日子久了,董竹君也观察到经常光顾的客人中,有几位是穿着中山装的人。其中,有一个叫夏之时的人,对董竹君这个“花魁”是青睐有加,经常来之捧场。
实际上,董竹君也不知道,这一些穿着中山装的客人,其实都是孙中山革命党的成员,青睐自己的夏之君,就是革命党的一员。
夏之时是四川合江虎头乡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九月初二。自幼家境富有,早年留学于日本,在日本加入了孙中山的革命党员,然后跟随者孙中山发动了辛亥革命。
夏之时遇到董竹君的时候,已经二十四岁,风华正茂,乃是一方的督军。这些革命党经常在青楼院里闲逛做掩护,暗中讨论革命有关的事项。
当夏竹君在青楼院里遇到董竹君的时候,觉得她在众多花魁中,如兰花一样清冷又聪慧,谈话又有学问,自然被她打动。于是,夏之时也寻找到一次与董竹君单独相处的机会,与她闲聊,向她坦白自己的身份,并且告诉她愿意花重金为她赎身。
实际上,董竹君见到夏之时的时候,觉得他英俊潇洒,也是有些心动。在得知他的革命党身份之后,更是认可了他,听说他要给自己赎身,自然也有些感动。她知道自己是老鸨花三百元买进来的,却不妨碍老鸨找各种借口提高她的“身价”。她自幼就是好强懂事,不想日后被夏之时看轻,也不想他为自己破费。
于是,董竹君在回复夏之时的时候是这么说,我想办法自己逃出来,不会用你一个铜板。同时,董竹君与夏之时也是约法三章:不做小老婆、婚后夏之时要带他去日本读书、夏之时今后应当去革命改变国家。
这约法三章,夏之时全部答应。董竹君由于在青楼院里年纪比较小,再加上性格温顺懂事,青楼院的老鸨没对她进行提防。所以,董竹君后来装病,获得去医院看病机会之后,就顺利在半路下车,在夏之时的配合下,躲在一个地方,给外人感觉就是在茫茫人海中消失了。
可是,夏之时与董竹君两人的私奔生活是没那么顺利。当时,袁世凯下令悬赏夏之时的人头,夏之时急于去日本避难。董竹君逃出来后,两人即刻匆忙的东渡日本。
董竹君再三询问下,确认了夏之时的原配妻子已经病故,才答应跟他结婚。
由于董竹君出身风尘,很多革命党人都不看好夏之时这一段婚姻。但夏之时却信念坚定,在两周的时间内,在日本的松田洋行与董竹君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两人穿着法式的礼服宣誓彼此忠诚,这样27岁的新郎与15岁的新娘结合成家。
然后,夏之时在日本,也答应了董竹君之前的约法三章,答应送她去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夏之时请家庭教师陪伴董竹君文化知识,努力提升日语水平,以及学习物理、数学、化学、历史等科目。虽然经常学习到深夜,她却不觉得辛苦,因为这样她能提高自己的眼界与丰富知识。
可是,学习使人进步,在日本的董竹君也接受到了现代女性追求个性独立的思想,这也为她日后婚姻悲剧埋下了伏笔。虽然夏之时是革命党人,受过新思想教导,学会如何尊重女性,骨髓里却有着传统男人的封建专制作风,担心董竹君经常在外抛头露面会有外遇,也进而斥责她单独外出,有伤风化。
后来,夏之时的控制欲望越来越强,在他观念里,董竹君应该像所有旧社会的女人一样,对他言听计从、三从四德、千依百顺。但是,他刚开始爱的,就是董竹君不同于旧社会女人的独立精神,在日本学习之后的董竹君,这一种独立精神越来越浓厚。
在1915年,夏之时听从革命组织的安排,需要回四川参加护法战争。临行前,夏之时给了董竹君一把枪,告诉她:如果有坏人,你就用它防身;如果你背叛了我,你就用它自尽。可以看到,当时夏之时对董竹君是多么不信任,控制欲望是多么强。
之后,夏之时也叫弟弟来日本东京陪妻子董竹君读书,名义是陪伴,实际上是监督,怕她出轨。董竹君对丈夫所作所为也是非常失望,她知道自己青楼女子出身,丈夫在骨髓里是怀疑自己,轻视自己……
后来,董竹君在学成从日本回国之后,就遇到了婚姻破裂的难题。由于丈夫夏之时的家庭是旧式大家庭,人口众多、关系复杂,成员之间都是勾心斗角。夏之时的前妻就是由于性格单纯,被一些妯娌们气出肺痨,生气病死的。
当然,董竹君读过书,知书达理,对家庭成员都是面面俱到,手脚勤快,会说话,会照顾人,无论是婆婆还是妯娌,或是伙计和丫头,都对待得恰如其分。
因此,在夏之时的家族里,有人想找她麻烦,也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慢慢地,家族里的人对她也是真正地心悦诚服了。但夏之时对董竹君的爱,在生活中慢慢变了形。
在1919年,夏之时在四川派系斗争中成为牺牲者,被罢免了职位,这也使他生活都是郁郁寡欢。为了派遣受压抑的心情,他开始吸食了鸦片。不久,身体就被毒品蚕食,还挥霍了家中的财产,更重要的是对生活不满的他,也都是家庭暴力,总是对董竹君大打出手。
最后,受不了家庭暴力的董竹君,最终只能选择携带四个女儿离婚,留下一个儿子在夏家继承“皇位”。在离婚之后的董竹君,没有分到过多财产,为了给四个正在上学的女儿支付赡养费,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只能选择自主创业做生意。
董竹君拿着为数不多的离婚费,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富祥女子织袜厂”和出租黄包车的“飞鹰公司”。但因为不适合当时市场需要,最终创业失败。
之后,在1935年,董竹君看到上海四川菜馆很少,当地又有许多四川人,决定开办一个能做出味道纯正四川菜系的菜馆,应该很有市场。因此,董竹君求助了四川的一位老乡,募集了一笔资金开办专卖四川饭菜的锦江川菜馆。
事实上,董竹君对市场定位是非常准确的。董竹君由于在四川生活多年,对各种川菜种类也是了如指掌。在经过她精心调整过的川菜立即吸引了上海人的味蕾。再加上她在日本学校一些饭店服务知识,在锦江川菜馆里带来与众不同的日式服务,给予顾客焕然一新的感觉。
没多久,锦江川菜馆就以纯正的四川菜品、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大批在上海的四川人和上流人士的青睐,生意也是越来越火热。上海青帮、洪门的大佬都是锦江川菜馆常来的顾客。其中青帮大佬杜月笙一次过来就餐,还主动找到招待员,提出主动愿意为饭店出资,扩大规模,国民的重要官员也在这餐馆里往来频繁。这样,董竹君成为了当时轰动上海的女实业家。
由于名声显赫,董竹君也接触了不少朋友,扩大了人际关系圈。受着五四运动革命思想影响的他,知道共产党和革命思想,出身贫寒的她也支持共产党为贫苦老百姓谋福利的革命事业,也看不惯国民党的腐朽统治,自然也想有加入共产党的念头。
好在董竹君结交了一个叫郑德音的人,他乃上海的地下共产党员。本来想托他的关系如共产党,可惜上海党支部遭遇意外变故,郑德音不得不急忙离开。在临走之前,郑德音留下一个消息,叫董竹君找李同志联系。
李同志是谁,董竹君想了很久都想不起,但是又联系不上郑德音,只能把此事搁在一边。正好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找到了董竹君,他告诉董竹君,李棠萼的哥哥是他的好友,这一次前来是有要事找董老板。
李棠萼是董竹君交往很深的朋友,这时候她想起郑德音临走之前说的李先生。于是她就想到,这个李棠萼的哥哥就是郑德音指的李先生。
于是,董竹君立即把这个年轻人请到了饭店的包厢里,把所有人都支开,正想问个究竟,眼前这个年轻人就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件。
董竹君接过文件查看,里面有一封自己熟悉的好友李棠萼写的信。在信中,李棠萼告诉董竹君,让她尽力帮助眼前这个年轻人。
虽然不明白是非,但董竹君认为李棠萼是她的好朋友,自然觉得应该仗义帮助这个年轻人解决困难。当时,不仅让这个年轻人吃可口的饭菜,在得知对方急需用钱后,董竹君从兜里取出一笔现金,送给了那个男人。
之后,这个年轻人拿着钱离开了,董竹君又过上自己平静的小日子。在1937年上海沦陷之后,董竹君为了躲避战乱,以及日本人的拉拢与暗杀,只好把饭店转交给代理人负责经营,然后携带女儿前往菲律宾去避难,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才回到上海,重新经营饭店。
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找到了董竹君,告诉她出席一次宴会,有人想见她。
在这一次宴会上,董竹君才意外得知,自己在二十年前资助过的落魄年轻人,现在也成为了兵团司令,那就是后来我党赫赫有名的宋时轮将军。
我党的宋时轮将军出生在湖南农村,上过学,从小立志当军人,考入过黄埔军校第五期。读黄埔军校期间,宋时轮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暗中参与一些积极的革命活动。
之后,蒋介石国民党反动大搞白色恐怖,四处抓捕共产党员。但宋时轮将军就是冒着这个风险,加入了我党。然后在入党不久,宋时轮就在国民党在广州制造的“四一五”惨案中,作为“共党嫌疑”被抓捕,被关押在上海,坐了一年牢。
被释放之后的宋时轮,无钱非常落魄。好在我党地下组织联系上了他,吩咐他去饭店寻找董竹君。于是,在饭店宋时轮将军接受了董竹君的资助后,就回到了湖南老家,利用董竹君给的钱在当地组建起了游击队,积极响应革命。后来,宋时轮的队伍越来越大,红军来时,宋时轮兴高采烈地去投奔,他的部队也被编入了红军第六军。
在此之后,宋时轮跟随红军四处征战,先后参与了长征、东征、西征。抗日战争时期,宋时轮屡立战功。后来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都有宋时轮的身影。
可以看到,董竹君的无意善举,成就了宋时轮将军事业上的辉煌。所以,在宴席上,宋时轮端着酒杯,敬了董竹君一杯,并且也告诉董竹君,如果没有当年她送的那笔钱,自己根本无法摆脱困境、离开上海,也就没机会混到现在的位置。
董竹君看着当年那个瘦骨嶙峋落魄的年轻人,经过岁月的沧桑也成为显赫的人物,不禁感慨人生世事难料,自己无意中救济的落魄青年为成为影响中国未来的大人物。董竹君和宋时轮两人,也因此建立了一段特殊的革命友谊。
之后,宋时轮又专门去当年的锦江川菜馆,送了董竹君一把日本指挥刀为感谢。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董竹君知道新一切百废俱兴,也愿意把价值十五万美金的锦江川菜馆捐献给国家。消息传出,整个上海商界都为之轰动。董竹君却一切坦然自若,仅仅带着郭沫若手书的《沁园春》和一套文房四宝离去。
这个锦江川菜馆之后改为锦江饭店,接待了很多外国的政要名流,1972年尼克松访华就曾经在锦江饭店暂住,表示这是自己在世界上住过的最好的宾馆之一。董竹君也因为自己为党做出的贡献,被周总理设宴款待,周总理也对她赞赏有加。
董竹君一直与宋时轮保持书信联系,那怕宋时轮调去了北京,去了朝鲜战场,两人依然有书信往来。当宋时轮在朝鲜战场上因功晋升为开国上将,董竹君由衷为他发来贺喜,宋时轮却说:“没有你当年的帮助,那会有我的今天呢?”
1991年,宋时轮去世,董竹君也特意为他作诗悼念,提笔为好友留下四句话,感念他们相识的一生。
董竹君这个女人的一生,从青楼女子到饭店女老板,可谓是传奇的一生。虽然出身贫贱,却凭借自己努力、刻苦学习,一步步朝上爬,富有的时候也仗义疏财,凭借自己财力与善良之心救济了我党革命人士,的确是一个值得歌颂的女性!
##百家说人物#
举报/反馈
上一篇:还记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阿离吗?现在长这样
下一篇:「电竞圈小说」《蜜汁炖鱿鱼》《他和她的猫》《你胜人间》等小说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