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道家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毛主席早期读过《道德经》,曾经说《道德经是兵书,道德经中讨论兵法的内容较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主席早期文稿说自己明明知道柔弱胜刚强,但是每每做不到。然而纵观主席一生,每每用兵以弱胜强,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主席可谓深得道家之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矛盾规律,其来源于黑格尔的哲学,但是而黑格尔受道德经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做是道德经哲学的发展。主席自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后,便成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可以看做主席哲学思想也是深受道德经的影响。

  道德经有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主席一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终其一生,始终站在工农阶级立场,为最广大的人民奋斗。大公无私,为国为民。

  道德经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主席建国后反对资本主义,官僚主义,以身作则。纵观整个历史,基本上在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历史。多数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主席行天之道,将资源尽量照顾多数人,比如主席对于卫生部的批评,当时卫生部主要资源配置在城里少数人,主席骂到,“你这卫生部的工作是怎么做的?大部分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只占了极少的一部分。城市人口有多少?竟然占据这么多资源?我看现在卫生部早已不是为人民服务了,你们索性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好了!”

  道德经有言,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主席自认为自己只是人民群众的学生,高呼人民万岁。他将自己摆在人民的后面,反而被人民推在了前面。主席四渡赤水,调动胡宗南,不计个人安危,指挥若定,毕生毫发无损。此即外其身而身存。主席一生大公无私,百姓天下归心,立德立功立言,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有言,“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主席建国后,原本要被评为大元帅,但是主席坚决不要,他认为自己的军事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他自己不去争这个大元帅,而天下也无人能与他有资格争夺。正所谓以其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有言,知我者希,则我贵者,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主席自革命以来,坚持己见,不轻易动摇,经常发生其他领导和他意见不一,最后证明他是对的,在事件发生时,真正懂主席想法的人极少,主席一生简朴,经常打补丁,而精神世界极其丰富。完全符合道德经这句话。

  道德经有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主席仅有的稿费也是尽量接济别人,最后都给了组织。

  主席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圣人。也是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的圣人。

上一篇:自从我获得穿越诸天的能力,一些世界的画风逐渐越走越远了…
下一篇:人生所求:就是一气、一念、一始终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