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开国少将意外身亡,死因引起争议,周总理:必须彻查到底!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1973年,公安部部长李震的尸体在自家下水道被发现,当时房间紧闭,尸体只有上吊的勒痕,看起来像是自杀,可他为什么要自杀呢?

  1973年10月22日上午,公安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会议,对近期多项重要事件进行讨论,与会众人都按时到达,只有公安部部长李振不见踪影。

  

  此时,公安部副部长于桑出来主持大局,他一边安抚参会众人,同时派人积极寻找李震下落。

  一开始,大家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缺席会议着实有问题,可毕竟是国家安全部部长,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可能是早上开车出去,半路车坏了,一会就回来了!”

  很多人都这样猜测,可身为副部长的于桑却不这样想,今天这场会议就是李震发起的,而且讨论的都是重大事件,李震没理由这样一声不吭地缺席,即便有特殊情况,也应该提前告知,于桑心里隐隐觉得不对劲。

  

  派出去寻找的人一拨又一拨,可不管怎么找,就是找不见李震的踪影,正当所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李震家中突然传来一个坏消息。

  会议当天,其实还发生了另一件怪事,李震居住的大院下水道堵了。

  上世纪的北京大院十分普遍,四合院这种建筑十分便利,可以让很多家庭住在一个院子里,可和后来的高楼大厦相比,四合院无疑十分浪费空间。

  但是浪费空间也不是没有好处,由于没有居住的人不多,四合院的下水道很难发生堵住的情况,李震缺席会议当天,家人和邻居正在找工人疏通下水道。

  

  四合院下水堵塞虽然很少见,但和公安部部长失踪的事情相比,还是不值一提。可随着工人来到管道内部,却看到了一副悲惨景象。

  黑暗潮湿的下水道里,并没有太多的垃圾,可下水道深处传来一阵阵恶臭,让工人意识到,里面一定有东西。

  可就当工人们准备开工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具尸体赫然出现眼前,这可吓坏了众人,他们连滚带爬的逃出管道,随即报了警。

  

  由于尸体出现在李震居住的地方,案件很快得到重视,于桑亲临现场参与尸体打捞工作。

  虽然于桑心里一万个不相信,可就在李震失踪的节骨眼,家里出现了具尸体,很难不将两件事联想到一起。

  尸体被打捞出来时,在场众人各个面露难色,虽然已是秋高气爽,可下水道里的东西,能有什么好样子,加上尸体本身腐烂,光是散发的味道就让人接受不了,很多老刑警都纷纷呕吐起来。

  

  经过法医对尸体的细致检查确认,死者就是公安部部长李震。消息一经确认,就引起轩然大波。

  虽然警方已经对消息进行了全面封锁,但还是有部分知情人走漏风声,一时间,北京满城风雨,公安部部长被杀的消息成了老百姓饭后谈资。

  堂堂公安部部长,居然死在了自家下水道,是反动派卷土重来,还是外国间谍秘密暗杀,亦或是李震犯了什么事,主动自杀,不论是哪个结果,都足够吸引人。

  

  由于事态不断扩大,组织内部对这个事件也不得不重视起来,公安本就是维护一方平安的部门,如今公安部长却死在自家下水道,这怎么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李震身死的事情一直传到高层,甚至惊动了周总理,在中央的重视下,关于此案的调查一刻不停的开展起来,最初由公安副部长于桑负责此次调查。

  于桑从李震的尸体入手,希望法医从科学角度给出一定线索,可由于当时新中国医疗条件还不完善,而且受制于当时环境,无法对身体进行特别深入的解剖。

  

  周恩来

  因此,法医也只能通过尸体的外表,推断出死亡时间和致死原因。

  最终法医给出的结果是,李震死亡时间在两天左右,脖子出现勒痕,死前曾服用大量安眠药,药物配合外伤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于桑结合法医鉴定,得出了李震最初死因,那就是上吊自杀,结果一出来,于桑一刻不敢耽误,马上向上级汇报结果,并对公众进行解释。

  

  在于桑看来,自己秉公执法,有了结果就上报公开,没有什么不对,可就坏在了于桑调查的太过迅速。

  于桑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身份的特殊性,作为公安副部长,在部长身死后,仅仅几天调查就给出了最终结果。于是谣言就染上了于桑,认为他因为急于上位才残害了李震。

  就在关键时刻,另一个人的出现,让局势对于桑更加不利。卫生部部长刘湘屏,也是李震生前好友,居然公开表示,李震没什么自杀的理由。

  

  刘湘屏言下之意就是李震死于谋杀,同样作为工作人员,刘湘屏的态度无疑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眼看情况变得愈发难以控制,周总理不得不出手统筹大局,他先是将于桑排除在调查团队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桑有所怀疑,主要是为了保护他。

  随后,周总理委派华国锋继续开展调查,华国锋当时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虽然还不是绝对的核心,但已经深得中央信任。

  

  华国锋接手后,为了避免风言风语,打算从头开始调查,通过对李震生前工作和接触人员的探查和询问,得出了李震死前几天的行程,没想到,还真查出了些端倪。

  就在李震死前两天,他曾召集手下干部开过一次会议,根据当时参会人员表示,李震在会上和其他人对某些问题产生严重分歧,会议最终不了了之,没有什么结果。

  这也是22日李震再次召开会议的原因,难道是因为会上工作问题,某些同志对李震有意见,最后痛下杀手?

  

  华国锋本以为找到了调查重点,可经过对那次会议产生分歧的几位同志的询问和调查,发现他们当时争执的问题根本没有那么严重,完全到不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这两天时间里,这几位同志都在忙工作,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华国锋刚到手的线索就这么断了。

  万般无奈,华国锋只好重新回到对尸体的调查上来,他带着办案人员对李震住的房间和尸体所在的下水道进行了仔细调查。

  经过全面勘查,华国锋发现李震住的房间是密闭状态,而且十分整洁,不像是发生激烈搏斗的样子,这基本排除了房间作为第一案发现场的可能。

  

  可尸体所在的下水道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下水道虽然比较混乱,但除了工人几乎没人下去过,留下的人为痕迹也就比较清晰。

  离奇的是,李震尸体所在的地方,除了疏通下水道工人之外,就只有李震一个人的痕迹留下,回想于桑得出的结果,难道李震真的是自杀的?

  调查一大圈,好似又回到原点,既然没有切实证据,那就得从李震所处环境下手了,华国锋开始改变思路,从李震的生活入手。

  

  李震作为公安部部长,年轻有为,甚至还是新中国第一批少将,可谓前途无量,而且他家庭美满,生活上也没有什么困难,正常人看来,李震确实没有任何自杀的理由。

  一边是切切实实摆在眼前的证据,另一边却是与事实严重不符的情况,华国锋敏锐的意识到,这件事可能并不简单。

  作为日后的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十分机敏,从混乱态势中看到了矛盾,可遗憾的是,苦于没有更多证据,而且民众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必须尽快给公众一个答复。

  

  华国锋只能从手中现有证据给出结论,和于桑一样,李震死于自杀。

  虽然结果一样,但华国锋给出了更多李震自杀的现实证据,包括房间没有其他人出现,也没有打斗痕迹,李震尸体体现出的确实是自杀特征。

  华国锋给出的结果让更多的人信服,于桑的嫌疑也就洗清了,可华国锋还是感觉不对劲,问题究竟出在哪了呢?

  就在华国锋勉强将此案盖棺定论的时候,刘湘屏再一次站了出来,提出李震不太可能是自杀,她的出现让华国锋看到了转机。

  

  刘湘屏

  刘湘屏作为卫生部长,工作和李震可以说是毫无交集,二人虽有一些私交,却也没亲密到什么地步,怎么刘湘屏一次次提出对李震死因的疑意。

  顺着这条线,华国锋找到了一条不像是线索的线索,那就是刘湘屏的丈夫谢富治是李震的直接上级。说这是线索,是因为二人终于有实质性的关联,说这不是线索,是因为除此之外,华国锋没有找到更多的东西。

  刘湘屏没有杀害李震的任何动机,也有充足的不在场证据,可她两次站出来,笃定李震不会自杀,这个原因就值得人深思了。

  

  此事就这么搁置下来,虽然自杀并不能让所有人信服,但即便是有足够权力进行调查的华国锋,也没有找到更多线索,能够证明李震是被杀害的。

  直到1980年,已经是李震死亡的七年后,华国锋才做出了解释,为李震的死做了最后的判断:李震的死属于组织内部矛盾。

  从这个角度,我们终于得以窥得李震的死,华国锋最后的怀疑是对的,李震的死和刘湘屏有关系,和刘湘屏的丈夫,也就是李震的直属上级谢富治更是有着直接关系。

  

  当时每个人都战战兢兢,生怕被人牵连,李震作为公安部部长,工作上整天离不开这些事,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影响。

  虽然李震已经尽可能的和麻烦保持距离,但无妄之灾难以避免,李震的上级谢富治由于自身立场偏差,思想腐化,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李震虽无意参与,但深处漩涡之中,总要受到波及。

  谢富治涉嫌叛国,正在被组织调查,眼看就要露馅,李震自然脱不开关系。

  李震担心谢富治倒台,更担心连累自己,作为曾经荣誉加身的英雄,李震接受不了自己晚节不保,但他又无法和谢富治划清界限。

  

  谢富治

  1973年10月20日,也就是李震自杀的前两天,在核心组织会议上,李震与其他会议成员对很多敏感问题进行讨论,李震的态度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李震内心意识到,当时的党内对犯罪集团已经有了戒备,并且结合上级谢富治的经历,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

  虽然当时对李震的调查并未开展,但种种迹象下,李震有些杯弓蛇影,最终选择自杀。

  

  而刘湘屏知道李震自杀的原因,害怕李震确定是自杀,反过来证明了丈夫谢富治的罪行,因此,一再强调李震是他杀,以此洗脱谢富治罪名,最终刘湘屏也没有逃脱法律制裁。1985年,刘湘屏被开除党籍。

  至此,李震自杀终于说得通了,他的事业蒸蒸日上,生活幸福美满,可复杂形势下,李震没能守住底线,做了很多有害国家和人民的事情,最终只能选择畏罪自杀。

  纵观李震生平,让人颇感遗憾,他是河北人,早在1936年便在北平上学,193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李震,只有25岁。

  

  七七事变之后,李震作为山西某军区政治部主任,在军政方面大放异彩,1942年,他还参与了党内整风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李震辗转各地,在重庆做过政治委员,在沈阳军区担任政治部主任.1955年,新中国首次举行授衔仪式,李震被授予少将军衔。

  用前途无量一词来形容李震丝毫不为过,但就像大多数思想出现偏差的人一样,李震渴望建功立业的同时,却希望获得更大的权力,满足更多的私欲。

  考虑到李震生前做出的突出贡献,而且他实际上并没有直接领导任何犯罪活动,中央最终决定为李震开追悼会。

  

  对李震的缅怀是我党自我思考、自我革命的表现,新中国一直走在一条坎坷的道路上,出现过很多问题,但好在,每次我们都足够顽强的度过了。

  思想滑坡确实让很多人出现问题,但只要相信党、相信祖国,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新中国的伟大复兴,不让任何别有用心之人得逞。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举报/反馈

上一篇:3本女频幻想异能小说,每一部都口碑炸裂,赶紧get起来!
下一篇:一世独尊最新章片段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