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排斥和歧视有吸毒经历者,只会让问题更糟
排斥、歧视曾经的吸毒者,并不解决问题,只是把问题转移到其它地方去了。
  
因为《狂飙》里的龙套演员含笑曾经有过吸毒经历,引起了大家的激烈争论。
有网友对我说,中国人比黄和赌都更厌恶毒品是有原因的,因为有鸦片战争这个历史问题,再加上我国对毒品的绝对零容忍,所以对有过吸毒历史的人的摒弃,是一个政治正确。
我完全可以理解大家的心情,我本人不吸烟极少喝酒甚至连KTV都不去,当然也讨厌毒品,我并不否认毒品的危害性。基于个人情感,我完全支持民众采取不看、不买票的方式自愿抵制有吸毒史的人员参演的节目。
但是,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另一位网友私下转给我的某篇文章,该文章中声称有22个行业都制定了有过戒毒经历的禁入规章,包括应聘保安、出租车司机(但其中仍不包括影视行业)。我没有看到这些规章,不确定是否真有22个行业这么做了,但确实有不少行业都禁入。
我在想,随着舆论对吸毒者的越来越强烈的声讨,别说22个行业,将来50、100个行业禁入我都相信,毕竟出租车和保安行业都禁了。
我也理解每个行业都制定禁入规章,因为这对保护自己行业的整体利益、声望有好处。如果要找理由,只要涉及公务服务和人际交往的行业都有理由禁止曾经的吸毒者。
如果社会的认知到一定程度,制不制定规章就不重要了,所有用人单位都会像躲避瘟疫一样踢掉吸毒者(不录用一个人的理由很好找)。
这已经不是推测,而是现实。国内有相当多的社会调查表明,戒毒康复人员就业率非常之低(不足一半),除了他们自身技能受限,社会歧视是排在最前面的原因之一。
这种局面会有什么影响?
也许真如某网友所言,对于吸毒者,只有终生坐牢或者直接枪毙了。
根据公安部最新报告,截至2021年底,中国现有吸毒人员148.6万名。这个数据是动态的,可以说,中国需要回归社会的吸毒者至少在200万以上。
怎么回归呢?
  
农村的吸毒者还可以回去种田,城市的吸毒者如果身份被人知晓,恐怕工厂也不会要,去工地搬砖也不行,包工头也未必会要,只能自己开店、摆摊了。
普通人当然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因为也不关自己的事。
但是,这终究是一个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这些人原本的竞争力就较低,如果这也能干,那也不能干,就更难找到工作。如果他们继续被孤立,不仅会继续危害自身和社会,还会变成毒品继续传播的节点,接着拉其他人下水。
有人说,社会排斥吸毒者是对的,因为毒瘾太难戒,吸毒者复吸率太高了(有数据表明达90%以上)。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毒瘾又发作只是次要的原因,原因是吸毒者绝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低(初中及以下占70%)、认知低、社会层次低的“三低人士”,他们戒毒完成后回归社会,很容易又回到那个当初诱使他们吸毒的环境了。
一篇2015年-2019年福州市冰毒成瘾者复吸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复吸原因排名前三的是毒友影响 、打发无聊时间和消除烦恼,毒瘾又发作是较次要的原因。
  
也就是说,这些人复吸的原因和初次吸毒的原因其实是差不多的。不能改变他们的处境,那么戒毒也难以彻底。
这就是一个矛盾问题。每个行业都有理由拒绝他们,把自身保护起来,但与此同时,吸毒者是不是更难找到工作了?
不仅仅是找工作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舆论、认知怎么看待吸毒人员,已经潜在地影响戒毒工作。
国内外国外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对于成瘾者的负性评价、社会信心会显著影响到戒毒工作。
通俗来说,社会支持度越高,医护越有意愿积极治疗,成瘾者本人越有信心能克服毒瘾;如果社会认为吸毒者(并不是贩毒者)都是坏人,戒毒是戒不好的,那么吸毒者就越信心不足,越难以回归社会。
我们现在就处于这样的舆论氛围里,很多人都会说,吸毒的都是上瘾了;吸毒的人戒不掉;吸毒就是犯罪;吸毒者都是坏人,没有无辜的……
这些说法上都非常武断,只要查阅严谨的资料就知道,它是非常偏颇的。但是最要命的是,我们将以这些论调,营造一个非常不友好的戒毒环境。
如果你相信戒品是戒不掉的,那么全国那么多戒毒所、社区戒毒工作人员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大家都赞同吸毒人员可以回归社会,但是,绝大部分人的认知、言行又与此相悖——“我赞同他们回归社会,只要不进入自己的行业就好”。
对于《狂飙》里含笑的态度是一个试金石。即使你把《狂飙》都看完了,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你也不知道里面的钟阿四是谁演的,即使告诉你是一个叫含笑的人演的,你仍然会说“含笑是谁啊,没听过。”
但是,突然有个人告诉你含笑吸过毒,你就怒火中生,然后就支持封杀他——而封杀理由还是含笑吸过毒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你不觉得这非常可笑吗?你前一秒甚至连含笑是谁都不知道。
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想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生气,会支持这个,反对那个,只看见别人支持就支持,别人反对就反对。
你讲法律,他就讲道德,你真讲道德也行。含笑是北京市戒毒大使,做公益有据可查也有十多年了,为什么你只记得他吸过毒(还需要别人提醒),却不知道他做公益?(也许是装的,但也装了十多年)
  

含笑在过去十多年,一边做公益,一边宣传禁毒,还同时参演了多部影视作品,怎么以前就没人说他给吸毒长威风了呢?
现在突然有人说他上电视会有不良影响,你怎么就信了呢?你的证据在哪呢?
NBA当下最著名的球星詹姆斯吸过大麻,杜兰特在节目中大谈大麻,并呼吁大麻合法化,如果你有孩子喜欢打篮球,是不是应该呼吁国家禁了NBA,绝对不应该让这些明星访华。
  
这些明星的传播力、影响力远超含笑,对不对?
如果说到这里,你觉得这事好像有点复杂,那就对了。
我前一篇讲过,成年人看待事情,都知道要全面、客观、理性。一刀切很容易,但从来不解决问题,只是把问题转移到其它地方去了。
讨厌吸毒,更要化解吸毒的风险和危害。那么,能否由国家禁毒部门进行专项研究,对于吸毒者的再就业问题,按照行业风险高低来进行区分对待和精细管理呢?比如,对于面向未成人的教育岗位,当然应该禁入,但是一些风险不那么高的行业就可以放开,同时做好监测,可以按三年、五年、十年未吸毒进行动态管理,这样会不会更好?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想,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可以挽救更多人。
  
问:影视行业是高曝光性的行业,让有吸毒史的人露面,不就是传播了吸毒吗?
答:这些艺人只是去参演角色,跟这个作品传播了什么是两回事。作品传播了什么是故事情节决定的。故事情节对观众的影响远超过某个演员十多年前干过什么事(在没人曝光之前你能知道含笑是谁,干过什么吗?)。
即使我们假设含笑知名度很高,他参演《狂飙》就是在传播吸毒吗?
这完全没有根据啊!含笑是什么印象,会传播什么信息给公众,取决于公众对他的整体评价和整体印象。含笑吸过毒,但如果他在公众场合能根据自身经历宣传吸毒违法(很多人吸毒确实是因为不知道吸毒违法),告诉大家怎么识别毒品,毒品的危害是什么,那他传播的就是正面信息。(他就是他戒毒完成后的经历)
说到底,关键在于媒体怎么报道,是报道他改过自新了,还是报道他吸毒了无所谓?如果是前者,就是正面信息,有利于宣传禁毒,有利于其他人认识毒品的危害,让其他正在戒毒的人树立信心。
如果是后者,你认为这种报道能出现吗?
如果你真的认为毒品很危险,人们很容易接触到毒品,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正面教育,而一个吸过毒的人能改过自新,是正面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问:吸毒的艺人可以去做幕后的工作,不一定要上荧幕。
答:每个人做擅长的、适合的工作,就是回归社会的最好方式。况且,现在社会分工很细,做得了演员的人,未必做得了场记、经纪人,真不是大家想的那样。
问:一个有吸毒史的人参演了一个角色,就会导致人们认为吸毒没关系,吸毒照样可以获得成功吗?
答:我目前没有看到任何一个研究,任何一个业内权威人士证明过这个观点,因为这个观点是把人的认知幼稚化、简化。如果一个吸毒的艺人回到社会了,大家会了解到他被强制戒毒,他的各种道歉,他在媒体前丢了脸,大家都知道了吸毒要受到惩罚。
如果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大家会认为这证明了“吸毒不要紧”吗?恐怕小学生都不会这么认为。
问:当演员赚钱太轻松了,怎么能让吸毒者再这么风光?
答:当演员就一定可以赚大钱,这个说法本身就值得商榷。艺人演电影电视赚大钱的只是金字塔尖的极少数人,实际上就是那几个顶流,不到1%,剩余99%的从业者恐怕挣的不会很多。如果是不希望吸毒者再赚大钱,那其他“容易赚钱”行业也不能允许他进了。
要说成为公众人物,风光,其实社会有很多行业的成功人士知名度、曝光率都不逊于演员,那是不是吸过毒的人就不能在任何行业获得成功了?
举报/反馈
				上一篇:《斗罗大陆》海幻斗罗作大死,小舞使出柔骨锁,才阻止唐三的悲剧
				下一篇:红豆最相思!是什么样的红豆呢?来寄托相思深情!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