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智慧: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这4个特征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合抱粗的大树,是由细小如毫毛的萌芽成长起来的;九层高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砌起来的;千里远的路程,是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坚持是成功的关键,毅力是对长远目标的激情和坚持、是拥有持久的恒动力比聪明更重要。人们总是开始的时候能够志气豪迈,劲头十足,但坚持到底的却少之又少。

  

  古人常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百里路走到九十里才算到达一半,大部分人在即将到达终点的时候就放弃了,如果此时能够再坚持下,就成为能否成功的关键。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译文: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如果结束的时候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小心,就不会把事情办坏。

  做事情要始终如一地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够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就掉以轻心,谨慎的开始并且一直坚持才能不犯错误最终求得比较圆满的结果。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无难矣。

  译文:轻易许诺,势必缺少信用;把事情看得越容易,势必会遇到越多的困难。因此连圣人都把办事情看得很困难,所以他最终不会遇到困难。

  古人常说:一诺千金。《礼记》中写道“口惠而且不实不至,怨菑及其身。是故君子与其有其诺责也,宁有己怨。”

  

  君子宁可落下拒绝别人的抱怨,也不轻易许下无法做到的承诺。如果被别人拒绝可能只是一时不开心,但也能理解别人的难处。但是如果已经答应了别人的请求,事后却无故失信,我们就会非常生气。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人们言行也是这样,人们说的做得越多,处境就会越发困窘,不如遵循着不偏不倚的适中原则行事。

  古人常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有的时候说多错多,可能随口说一句话就会不经意间得罪人,人与人之间交往时需要保持适当的分寸感。

  

  因此,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妨先沉住气,不要着急去表态,静下心来观察,等自己真正了解了,再做出决定。

  守中,即是要把握好“度”,做事但求合理,不盈不亏,不急不缓,可进可退的处世智慧,追求事物之间的平衡以便最后能够达到比较圆满的结果。

  举报/反馈

上一篇:40度高温儿子陪着干活,后妈帮他擦汗心疼:感谢上天赐予懂事孩子
下一篇:宫崎骏久石让佛山音乐会,来一场重逢之旅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