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都爱搞崇祯?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文/清歌向暖

  崇祯

  太长不看

  直接跳到

  【21】

  01

  己巳之变,山西巡抚耿如杞、总兵张鸿功奉命入京勤王。

  但到了北京之后,兵部瞎指挥,山西兵在城郊挨冻三天。

  且未领到粮食,导致哗变,后大掠京郊,挨户抢粮。

  崇祯逮捕并处死耿如杞和张鸿功二人。

  山西兵一哄而散,大部分都加入了流贼。

  《明史·耿如杞传》载:

  二年,京师戒严,如杞率总兵官张鸿功以勍卒五千人赴援,先至京师。

  军令,卒至之明日,汛地既定,而后乃给饷。

  如杞兵既至,兵部令守通州,明日调昌平,又明日调良乡,汛地累更,军三日不得饷,乃噪而大掠。

  帝闻之,大怒,诏逮如杞、鸿功,廷臣莫敢救者。

  四年竟斩西市。

  02

  因未领到安家银和菜食银,甘肃兵在途中集体哗变。

  甘肃巡抚梅之焕铁血镇压,最终平复。

  梅之焕把兵马带到了北京,崇祯却以梅之焕失期迟到为由,将其罢免下狱。

  《明史·梅之焕传》载:

  冬,京师戒严,有诏入卫。

  且行,西部乘虚犯河西。

  之焕止留,遣兵伏贺兰山后,邀其归路,大兵出水泉峡口,再战再败之,斩首八百四十有奇,引军东。

  俄悍卒王进才杀参将孙怀忠等以叛,走兰州。

  之焕遂西定其变,复整军东。明年五月抵京师,已后时矣,有诏之焕入朝。

  翌日又诏之焕落职候勘。

  03

  蓟辽督师袁崇焕,到京后跟皇太极当面锣对面鼓的打了两场硬仗,且全部获胜。

  却因谣言四起,被崇祯以“议饷”的名义诱捕于平台。

  被下诏狱后,袁崇焕还替朝廷作书,召回了拔营撤退的关宁军祖大寿部。

  但最终因党争问题被内阁首辅温体仁坑死。

  《明史·袁崇焕传》载:

  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

  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

  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04

  戒严时,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刘策的任务是防备林丹汗。

  但最后被杀罪名是失陷永平四城。

  小知识:

  刘策和袁崇焕平级,袁崇焕主管关外,刘策主管关内。

  两人都有蓟辽总督(督师)的职务。

  且蓟镇的干部班子,袁崇焕管不动。

  崇祯二年(1629年)九月,袁崇焕得到皇太极即将入塞的情报,预先派谢尚政协防遵化,但被顺天巡抚王元雅给踢了回去。

  三个月之后,皇太极果真突破大安口,攻破遵化城,王元雅上吊自杀。

  周文郁《辽西入卫纪事》载:

  重九前一日,又报奴已渡河,公即发参将谢尚政等备蓟。

  及至彼,蓟抚以奴信未确,仍勒之为。

  《明史·刘策传》载:

  崇祯二年夏,起故官,兼右佥都御史,总理蓟、辽、保定军务。

  大清兵由大安口入内地,策不能御,被劾。

  祖大寿东溃,策偕孙承宗招使还。

  明年正月与总兵张士显并逮,论死,弃市。

  05

  皇太极刚突破蓟镇防线的时候,崇祯就先把两任兵部尚书王洽和申用懋免掉了。

  另外跟着倒霉的尚书级高官还有刑部的乔允升和工部的张凤翔。

  礼部右侍郎周延儒给崇祯出主意,拿嘉靖朝的庚戌之变做类比,说如果想让皇太极退兵,皇上就得杀兵部尚书。

  最后王洽死在牢里。

  申用懋是万历朝首辅申时行的儿子,免掉一死,罢官回家。

  《明史·王洽传》载:

  侍郎周延儒言:

  “本兵备御疏忽,调度乖张。”

  检讨项煜继之,且曰:

  “世宗斩一丁汝夔,将士震悚,强敌宵遁。”

  帝颔之,遂下洽狱,以左侍郎申用懋代。

  明年四月,洽竟瘐死。

  寻论罪,复坐大辟。

  06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

  在己巳之变中被连带干掉的巡抚级级别的高官还有:

  蓟镇巡抚王应豸、宣府巡抚李养冲、大同巡抚张翼明。

  【再来看内地省份】

  07

  天启末至崇祯初年,陕西民变。

  三边总督杨鹤主张招抚。

  崇祯同意并批拨白银十万两,后因钱粮耗尽,招抚失败,崇祯将杨鹤下狱论死。

  杨嗣昌请求代父受过,杨鹤被改为遣戍流放。

  鹤上言:

  “图治之要,在培元气。

  自大兵大役,加派频仍,公私交罄,小民之元气伤;

  自辽左、黔、蜀丧师失律,暴骨成丘,封疆之元气伤;

  自搢绅构党,彼此相倾,逆奄乘之,诛锄善类,士大夫之元气伤。

  譬如重病初起,百脉未调,风邪易入,道在培养。”

  时以为名言。

  ……

  御史谢三宾言:

  “鹤谓庆阳抚局既毕,贼散遣俱尽。中部之贼,宁自天降?”

  疏下巡按御史吴甡核奏,甡奏鹤主抚误国。

  帝怒,逮鹤下狱,戍袁州。

  08

  崇祯四年,山东吴桥兵变。

  登莱巡抚孙元化被孔有德赚开城门,孙元化自杀未遂。

  孔有德念旧,没杀孙元化,还把他放了回来。

  崇祯就此认定孙元化通敌,绑赴西市问斩。

  09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十五,农民军烧毁凤阳祖陵。

  崇祯下达罪己诏,并下令将当时驻跸淮安的凤阳巡抚杨一鹏处死。

  (杨一鹏:我顶你个肺啊!)

  贼骤至,一鹏在淮安,远不及救。

  帝闻变大惊,素服避殿,亲祭告太庙,遂逮一鹏及巡按御史吴振缨、守陵官泽。

  泽先自杀,一鹏弃市,振缨戍边。

  【再来看关外大清第三次入塞】

  10

  崇祯十一年(1638年),宣大总督卢象升战死巨鹿贾庄,后八十天才被收殓。

  并且在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朝廷不给任何说法。

  PS:

  据小道消息,不给抚恤是因为杨嗣昌和卢象升有仇。

  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

  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

  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掌牧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

  仆顾显者殉,一军尽覆。

  大威、国柱溃围乃得脱。

  起潜闻败,仓皇遁,不言象升死状。

  嗣昌疑之,有诏验视。

  廷麟得其尸战场,麻衣白网巾。

  一卒遥见,即号泣曰:

  “此吾卢公也。”

  三郡之民闻之,哭失声。

  顺德知府于颍上状,嗣昌故靳之,八十日而后殓。

  明年,象升妻王氏请恤。

  又明年,其弟象晋、象观又请,不许。

  11

  山东巡抚颜继祖手下仅有三千兵力,实在分身乏术,只能听从杨嗣昌的指示驻守德州。

  但是清军攻破了济南,崇祯认为是颜继祖救援不力,以失陷封藩罪将他处死。

  《明史·颜继祖传》载:

  十一年,畿辅戒严,命继祖移驻德州。

  时标下卒仅三千,而奉本兵杨嗣昌令,五旬三更调。

  后令专防德州,济南由此空虚。

  继祖屡请敕诸将刘泽清、倪宠等赴援,皆逗遛不进。

  明年正月,大清兵克济南,执德王。

  继祖一人不能兼顾,言官交章劾继祖,继祖咎嗣昌,且曰:

  “臣兵少力弱,不敢居守德之功,不敢不分失济之罪。请以爵禄还朝廷,以骸骨还父母。”

  帝不从,逮下狱,弃市。

  12

  陕西巡抚孙传庭带兵入卫,被升保定总督。

  但因忧心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死灰复燃,建议把秦兵留在陕西。

  直接被崇祯下狱,吃了三年牢饭。

  直到崇祯十五年被放出,又被催逼搞自杀式进攻,于潼关阵亡。

  嗣昌用承畴以为蓟督,欲尽留秦兵之入援者守蓟、辽。

  传庭曰:

  “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

  秦军妻子俱在秦,兵日杀贼以为利,久留于边,非哗则逃,不复为吾用,必为贼用,是驱民使从贼也。

  安危之机,不可不察也。”

  嗣昌不听。

  传庭争之不能得,不胜郁郁,耳遂聋。

  ……

  明年,帝移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南军务。

  既解严,疏请陛见。嗣昌大惊,谓传庭将倾之,斥来役赍疏还之传庭。

  传庭愠,引疾乞休。

  嗣昌又劾其托疾,非真聋,帝遂发怒,斥为民,下巡抚杨一俊核真伪,一俊奏言:

  “真聋,非托疾。”

  并下一俊狱。

  传庭长系待决,举朝知其冤,莫为言。

  在狱三年。

  13

  兵部尚书张凤翼、梁廷栋心里清楚,在清兵退出长城以外之后,自己没好果子吃。

  为了不当崇祯的背锅侠,两人发挥数学和药学天赋,每天服用定量的大黄,自杀身亡。

  14

  对阵农民军的陕西三边三人组:

  傅宗龙、郑崇俭、汪乔年。

  傅宗龙给崇祯的报告书稍微回复的有点迟就被下狱,几乎被处死。后在项城为李自成所杀;

  郑崇俭把张献忠打的不敢冒头,但杨嗣昌死在湖北,崇祯认为是郑崇俭的锅。

  虽然此时的郑崇俭已经因年老回乡修养,崇祯还是把他抓到北京处死。

  汪乔年因挖过李自成的祖坟,在襄城被农民军抓住后被活剐。

  会蓟辽总督洪承畴请用刘肇基为团练总兵官,中官高起潜又揭肇基恇怯,宗龙不即覆。

  帝遂发怒,责以抗旨,令对状。

  奏上,复以戏视封疆下吏。

  法司拟戍边,不许,欲置之死。

  15

  崇祯默许陈新甲议和。

  但后来因陈新甲的家僮误把议和内容当成塘报传抄,崇祯的面子上挂不住,所以把陈新甲推到台前斩首了事。

  一日,所遣职方郎马绍愉以密语报,新甲视之置几上。

  其家僮误以为塘报也,付之抄传,于是言路哗然。

  给事中方士亮首论之,帝愠甚,留疏不下。

  已,降严旨,切责新甲,令自陈。

  至七月,给事中马嘉植复劾之,遂下狱。

  新甲从狱中上书乞宥,不许。

  大学士周延儒、陈演亦于帝前力救,且曰:

  “国法,敌兵不薄城不杀大司马。”

  帝曰:

  “他且勿论,戮辱我亲籓七,不甚于薄城耶?”

  遂弃新甲于市。

  16

  湖广总理熊文灿招降张献忠。

  一开始崇祯大喜,在朝堂上还驳斥了反对招安和让张献忠去参加围剿别人的言论。

  等到张献忠复反,熊文灿立刻被槛送京师。

  17

  襄阳城破。

  好基友杨嗣昌服毒自尽。

  崇祯把三边总督郑崇俭杀了泄私愤。

  崇俭乃以十三年二月率人龙、国奇会良玉大败贼于玛瑙山,获首功千三百三十有三,降贼将二十有五人,获马骡、甲仗无算。

  是役也,崇俭身在行,而嗣昌远处襄阳。

  及论功,所赐半嗣昌,但增一秩,复先所降一秩而已。

  崇俭军五日三捷,威名甚振。

  以年衰乞骸骨,不许,令率总兵郑家栋还关中,留人龙、国奇讨贼。

  明年春,献忠陷襄阳,嗣昌死,帝益恨崇俭不掎角平贼也,逮下狱,责以纵兵擅还,失误军律。

  不俟秋后,以五月弃市。

  18

  四川巡抚邵捷春,罪名是任由张献忠坐大,不能制止。

  其实除了傅宗龙当四川巡抚那会儿,在崇祯朝的大部分时间里,四川基本都是乱糟糟的。

  19

  崇祯十六年,清军入关。

  蓟州总督赵光自掏腰包变卖家产充做军费,亲自燃放大炮解蓟州之围。

  然而身边都是些猪队友,最终被清军分路突破防线。

  事后,赵光被夺职候勘,几个月之后被斩于西市。

  20

  两位内阁首辅被杀结尾:

  因崇祯缺钱,大学士薛国观出主意,让皇亲国戚助饷,反被人报复。

  最后以受贿罪上吊自杀,尸体被吊在城门外两日,家属不敢认领。

  前文劝崇祯说敌人一到北京就杀兵部尚书的周延儒,最后的死因恰好是因为清军入塞。

  他自请视师,却在途中假传捷报。

  最终事情败露,被崇祯勒令自尽。

  21

  崇祯在位十七年,共计诛杀首辅两人、总督七人、巡抚十一人。

  首辅被杀的是:薛国观和周延儒。

  而在之前的二百多年里,明廷被杀的首辅只有嘉靖朝的夏言。

  总督级别被杀者,先后有:

  蓟辽督师袁崇焕、刘策,漕运总督杨一鹏,湖广督师熊文灿,三边总督郑崇俭,蓟州总督范志完、赵光。

  巡抚被杀者,有:

  蓟镇巡抚王应豸、山西巡抚耿如杞、宣府巡抚李养冲、大同巡抚张翼明、顺天巡抚陈祖苞、保定巡抚张其平、登莱巡抚孙元化、山东巡抚颜继祖、永平巡抚马成名、四川巡抚邵捷春、顺天巡抚潘永图。

  兵部尚书十四人:

  只有张鹤鸣、熊明遇、冯元飚三人平安着陆,安全退休。

  诸如王洽、梁廷栋、张凤翼、杨嗣昌、陈新甲,不是服毒自杀就是被砍。

  至于其他被杀的各级官员,因为人数太多,根本没法详细列出。

  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前,崇祯仍然抱定“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理念。

  他始终没有想到,他自己才是这场悲剧的最重要推手。

  举报/反馈

上一篇:李光洁升级当爹,全程小心翼翼抱娃成奶爸,妻子造型时髦变身辣妈
下一篇:王诗龄坐在跑车,副驾男子意外走红,富婆与独生女的快乐叫人羡慕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