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是否要为明朝灭亡负主责任?走进明朝后期历史,探索灭亡原因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命后宫嫔妃自杀,并亲手砍杀自己的女儿后,于煤山自缢而死。大明灭亡,崇祯也成为明朝亡国之君。

  

  但坊间也流传着崇祯遗言“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表明着崇祯的不屈和不舍。当然,这句遗言更有可能是后人杜撰,但也同样是在为崇祯惋惜。崇祯确实是一位勤勉的皇帝,他积极处理政务,对于自己要求也很严苛,是一位受儒家影响、有着政治洁癖的皇帝,被评为“被程朱理学规训得很好的皇帝”。

  

  那么大明的灭亡和崇祯到底有着怎样关系呢?他真的不需要为明朝灭亡背负那么大的责任吗?真的是他的臣子们都是“亡国之臣”吗?而他的上几代皇帝又把怎样一个大明朝留给了崇祯呢?他们又在大明历史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这些都是我们探索明朝历史最重要的话题,也是探索我们中国在由盛转衰最关键时刻历史责任的重要内容。

  

  吕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更是有点大量历史文学著作出版的作者,他以一贯诙谐幽默的风格帮我们解读着历史,通过对于历史真相的梳理,走进历史的纵深面,让我们可以更容易看清历史的真相,对于历史有更多思考。

  

  而这一本《怪圈》,就是吕铮对于明朝中后期历史的梳理,带我们走进皇帝、大臣、宦官以及其他势力真实的权力争斗之中,审视着在这样的争斗中,大明王朝是怎样从盛世转向衰落,最终灭亡的。

  

  这本书从万历讲起。万历是一位奇葩皇帝,20年不上朝,但国家依然正常运转着。这看似是一个怪现象,其实也是明朝权力设置的胜利,是文管政治的胜利。而万历恰恰是看到了自己的与文官斗争中的无能为力,也就选择了这样一种妥协的政策。

  但同样的,在万历的皇权空白期,更多势力也轮番登场,宦官集团、东林党集团,这些都掣肘着万历之后皇权的发展,也让党争越演越烈,最终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运行。

  

  而到了崇祯时期,更是内忧外患同时发生,农民起义以及金人入侵,都成了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但这时的大明王朝已经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王朝,虽然还有几个有气节的官员在抵抗,但绝大多数官员都尸位素餐,都守着个人利益而不放。直到北京被攻破,还发现大量官员守着自己的金银财宝,而这是,大明军队面临的局面却是没有粮饷的状态。面临这样的局面,国家怎可不亡。

  吕铮的著作《怪圈》就是深入大明王朝从万历到崇祯亡国的每一处细微之处。而这就是作者整理的有血有肉的历史,带我们走进这样有趣的历史读物之中,感受那段历史的脉搏,感受历史发展的方向。 #读书#

  怪圈 政治周期与明末困局 吕峥 著 明朝一哥王阳明 作者新作 中信出版社京东月销量1000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58.5购买举报/反馈

上一篇:西游记:孙悟空才是最可怜的,一早被如来打死,连女娲都被骗过了
下一篇:“上榜”的哈尔滨两所高校,到底多牛?网友一句话,概括的很到位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