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篇“千古一帝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封建帝王何茫茫,千古一帝秦始皇,焚书坑儒虽有过,华夏一统功德长。千古一帝-嬴政。

  有人说,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有人说他骄横残暴,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严刑酷法。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皇帝,秦始皇帝一生不可不谓之传奇。那么历史上的嬴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公元前259年正月,一个孩子出生在赵国的都城邯郸,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为政姓赵,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作为大秦的王孙,却出生在异国他乡,姓赵姓,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在嬴政出生之前,他的父亲秦庄襄王被送往赵国做人质,寄人篱下的日子是不好过的。秦庄襄王在赵国备受冷遇,生活窘迫,十分失意,正在庄襄王困顿无助之时,那个改变他一生的贵人吕不韦出现了。

  此时吕不韦正在邯郸做生意,机缘巧合,他认识了秦庄襄王,一见面,出于商人敏锐的直觉力与观察力,他立马就认定庄襄王是一只优质股,奇货可居,值得投资。正巧,庄襄王很喜欢吕不韦的侍妾,赵姬,那么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吕不韦马上就把赵姬献给了庄襄王,不久之后便生下了嬴政。至此,吕不韦和秦庄襄王成为了亲密的战友。吕不韦富甲天下,又精于权谋。他先是出钱买通了守卫,帮庄襄王逃回了秦国,并运用计谋让庄襄王成为了秦国太子。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继位,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三年之后,年仅35岁的秦庄襄王便去世了。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由于秦王嬴政继位时过于年少,此时掌管国家大事的是吕不韦和太赵妓。吕不韦作为秦国的相国,文信侯权倾朝野,皇权和相权的冲突,使得逐渐懂事的嬴政和吕不韦产生了明里暗里的较量。少年时的嬴政虽然早已把太后赵姬和相国吕不韦看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但他无论从执政的经验还是人生的阅历来说,都无法和吕不韦相比,他也知道自己羽翼未丰,无力与其二人对抗,只好忍气吞声,韬光养晦。

  嬴政的母亲太后赵姬,此人品行不端淫乱,后宫养了不少男宠,特别是宠幸嫪毐。赵姬先后为嫪毐产下了两个私生子,嬴政对此事厌恶至极,但却又无可奈何,还得为他们加官进爵封赏。由此可以看出,秦王嬴政忍耐力极强,此时的他在装聋作哑。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亲政,他的母亲,太后赵姬的情人嫪毐此时渐渐的觉得有些害怕了,于是他收买党羽私处兵丁,并与太后密谋除掉嬴政而自立。因为嫪毐平时嚣张跋扈惯了,一次酒后,暴露了他的野心,口出狂言说自己是当今秦王的继父,此事被人告发了,秦王嬴政终于不再忍耐,他下令立刻逮捕嫪毐,并处死,灭其三族。

  同时他派兵包围了秦雍宫,当着太后的面搜出来,并杀死了那两个私生子,并将太后赵姬监禁他处,从此不得干预朝政,不得私自接见外人。第二年,嬴政又解除了吕不韦的官职,贬回老家。吕不韦在途中饮鸩自尽,赵姬得知之后羞愧难当,气闷生病,不久就死在了宫中。

  经历了童年和青年的悲惨遭遇,嬴政变得更加坚毅。刚巧他掌权之后,任用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加强了秦国的战斗力,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五百多年的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君主制朝代,秦朝。他自立为皇帝,称秦始皇,并规定子子孙孙由二世乃至万世无穷尽也。

  嬴政一统六国之后,马上开启了南征百越的战争,百越就是如今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带。此次攻打百越的战争,也是秦朝有史以来最困难的一次。要知道,当时一统六国的秦朝已经是最巅峰的时期,为了南征百越,赢政集七国之力组建了50万的大军,分成五路南下,一路进攻如今的浙江、福建一带,两路进攻如今的广东,剩下的两路大军进攻广西,50万大军,历时五年,分别分三次,才成功的占领百越,把整个百越控制了下来。

  当时秦始皇嬴政对王翦说,希望这50万大军能够一直镇守百越,并且一直在百越和百姓通婚,让它真正成为秦朝领土的一部分,即使是将来秦国灭亡,这50万大军也不需要班师回朝,他们要一直待在百越。也就是秦始皇的这个举措,让两广、闽南、浙江真正的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了战争之外,嬴政对于国家统一还做出了文化政治方面的贡献。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首先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改成了皇帝,自称朕。其次,他改变了西周的分封制度,创建了郡县制,最主要的是他为之后的皇帝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首先是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这些政治举措都是后来帝王们纷纷效仿的政治措施,并且他还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让百姓们可以自由的买卖土地,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的创立者,他也是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的时代。他也是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的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所谓汉承秦制,自秦以来,旗帜未变,百代都行秦政法。两千年的皇权时代下的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是沿袭了秦朝的制度。

  而关于秦始皇的死也是众说纷纭。一种认为秦始皇是得病而死,另一种则认为他是被人害死的,孰是孰非,至今也无法得到证实。且说秦始皇自幼体弱,且为人刚愎自用,亲政之后身体力行,这使得他身心疲惫,体力渐渐不支。加上他外出巡游时为夏天,夏天本来就容易引发疾病,致使他在东巡途中病逝。而传说秦始皇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曾写过遗书给长子扶苏,使其奉命送葬,但还未将书信发出去,秦始皇便撒手人寰。

  有一种说法认为,在秦始皇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屡次生病,但多有不甘。秦始皇认为他统一了天下,上天应该赐给他长生不老的能力,为了和天意抗衡,秦始皇广泛招纳各路义士,如卢生、韩仲、徐福等人,他希望这些人能够给他找到长生不老之药。韩仲用玉泉、丹砂、空青、云母等物,配上原水,练制成丹,秦始皇每日必食一颗,等到秦始皇出巡的时候,他已经病重,为了能够长生不老,他还在坚持吃这种所谓的仙丹,而为他炼丹的人早已经借口寻药,跑得无影无踪了。

  后来的化学家通过史料得知,炼制仙丹的原水,其实就是汞,也就是水银,而那些鸡血石其实就是汞的氧化物,水银是有剧毒的。如果大量服用能够加快动物的脑组织死亡和细胞坏死,秦始皇一心想要长生不老,却只活了49岁,原因就是大量的使用水银。

  秦始皇统一天下,但他性格的扭曲和生性的残暴,也让后人对他议论纷纷。为了保证他的绝对权利和国家的统一,他专制独裁、焚书坑儒,差一点儿就将儒学文化毁于一旦。他大兴宫殿陵墓,劳民伤财,民间怨言四起。可是他的残暴也是战争和统治国家的必备性格。站在权力的最高峰,他要时刻警惕身边的一切事物,精神必须高度集中。历史上记载,秦始皇将长子处于流刑,就是因为听到了长子要蓄意谋反。他在这样一个拥有至高权力和强大精神压力的压迫之下,容不得一点流言蜚语,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

  他的性格是充满矛盾性的,在建立丰功伟业的同时,又做出了让人愤恨不已的事情。但人无完人,自古人生孰能无过呢?秦始皇有功也有过,可是他的扭曲变化无常的性格让他走上了被世人谩骂和赞赏的两个极端。回顾秦始皇嬴政的一生,小时候流落他乡,青年时没有实权,掌权之后一统天下,成就霸业,成为了皇帝之后,为了巩固统治他严刑酷法,为了满足享乐又大兴土木。也最终导致了秦帝国二世而亡。但是不论如何,秦始皇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

  举报/反馈

上一篇:女主自带随身空间古言种田文,一支金针医天下,空间灵泉百病消
下一篇:一门六将星:父亲是上将 四个儿子一上将三少将 女婿亲家也是少将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