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怎样才算“治好”?医生和患者的标准往往不一样!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精神疾病恢复到什么程度才算「治好」了?

  很多患者朋友都认为,症状消失就代表病好了,就可以停药了。

  但事实是,如果患者见症状好转就停药,那病情出现反复是必然结果。

  实现疾病症状的消除,这只是达到了临床治愈,和医生眼中的「痊愈」标准还有一段差距。

  今天,我们来为大家揭秘,精神科医生是如何评估精神疾病是否痊愈的。

  

  Part.

  1

  精神科医生眼中的痊愈标准

  在医生眼中,真正痊愈的精神疾病患者,除了疾病症状完全消失外,还应同时满足另外两个条件。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包括疾病的核心症状和伴随的躯体症状等

  社会功能恢复良好,能像生病前一样正常地生活、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

  病情在一定时间内不复发

  只有同时达到以上三个标准时,患者的病情才算是治好了。

  Part.

  2

  如何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那么问题又来了——

  患者改怎么做,才能快速达到痊愈标准呢?

  想要提高精神疾病的治愈率,除了坚持吃药之外,我们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社会功能的恢复

  在达到临床治愈后,不少患者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比如,有的患者不与家人以外的人来往,有的患者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明显......

  也正因为如此,患者往往会面临婚姻不和谐、亲子关系不良、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精神疾病复发的风险。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社会功能的恢复和治疗!

  

  作为患者,你需要做的是,在按时按量吃药的同时,配合医生做心理治疗和技能训练,比如人际交往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应付应激技能等,这可以改善社会功能、促进疾病康复,更快回归社会。

  2

  重视残留症状的治疗

  经过急性期的治疗后,很多患者会存在记忆力下降、焦虑易怒、睡眠不好等残留症状,这会影响患者功能的全面恢复。

  如果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而复发又会让再次复发的几率大大增加,那么想停药的希望就越来越渺茫。

  所以,残留症状的治疗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任务。

  至于怎么治疗,这还得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对症下药。

  3

  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这一点很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所忽视,尤其是当患者病情稳定的时候。

  很多患者认为,“我觉得自己现在状态挺好,在家吃药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医院了”,而这种想法很危险!

  

  我们都知道,精神疾病具有「易复发」的特点,但相当多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复发的早期症状并不是很了解。

  定期复诊则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避免病情出现反复。

  举报/反馈

上一篇:「心理学」腹黑的人并没那么可怕?他们都有哪些特征?
下一篇:太甜了!霍思燕杜江合体走机场,穿着休闲又时髦,全程牵手撒狗粮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