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何不开放海禁,从贸易中获取军饷,然后招兵对付皇太极?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实际上,明朝在隆庆年间就废除了海禁,开了一个通商口岸和外国通商。开关之后,明朝从外贸中获得了不少的利润。仅1594年,明朝通过月港与西班牙人进行贸易编获得了26万余两白银,这还不包括将近三万两的关税。但这个数字仅占明朝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五左右,根本无法影响大局。

  

  那么,原因出在哪里?两个字,走私。

  回到崇祯年间,当时的海上世界,已经完全脱离了明朝官方的掌控。明朝的对外贸易,基本上被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垄断。郑氏父子的本质,其实就是海盗,加大型的走私集团。他们通过自己的海上武装,垄断对外贸易,借此获得利润,而西班牙等欧洲人也因为与郑氏长期合作,所以一切交易,都脱离月港而直接和郑家进行。

  虽然郑芝龙后来被明朝招安,但实际上他仍然具有海上世界的独立管理权,一切贸易所得都不必交公。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如果大开关口,那就是触犯郑家的利益,郑芝龙必然会在南方闹起来,到时候,崇祯更加难以应付。而且,即使崇祯真的开关通商,但明朝实际掌握的海上武装根本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贸易秩序,如此一来,郑氏便可以利用自己的武力将所有的贸易一并控制。

  因此,无论如何,崇祯不可能通过对外贸易获得一分属于明朝的钱。

  

  实际上,对外贸易,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海上武装的保卫之上。明朝从郑和之后,造船技术再无大的发展,海上军事力量急剧倒退,连倭寇都打不赢,根本难以保障海上交易的正常进行。而长期的海禁,导致了走私贸易的泛滥,并且形成走私体系。即使后来开关,但因为关税登因素,更多的贸易者还是选择走私。所以,即使交易量再大,也和朝廷没有半毛钱关系。

  

  最后,有观点认为魏公公不死,明朝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这个观点简直荒谬。且不说魏忠贤仅仅是个不学无术的混混,毫无理财之能力,就看魏忠贤收税的方式:抢商人的钱,继续撸农民的钱,这种做法无疑是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这么做的火锅鸡就是给农民军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明朝会完蛋的更快。

  举报/反馈

上一篇:私藏好书《都市风云》,告别书荒,从这一本开始
下一篇:需求复苏强势归来?钢价能否继续上涨?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