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若虚和杨广等几个人的《春江花月夜》您更喜欢哪一首?
前言
前几天参与了一个问题:
张若虚和杨广都写过《春江花月夜》,您觉得谁的诗更好?
这个问题讨论得比较激烈,从评论中可以看出,很多人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但是并不太清楚《春江花月夜》是一个乐府古题,不知道有很多诗人做过以此为题的诗。《春江花月夜》的诗题原为陈后主(叔宝)所创,原词早已失传。 后来的隋炀帝杨广、诸葛颖、唐朝的张若虚、张子容、温庭筠等人都有诗作传世。
关于张若虚和杨广《春江花月夜》的评价正反两方几乎势均力敌,以下是几个网友的评价:
张若虚诗情景交融,句句经典。古今幽明,历历在目。……说他一诗压全唐,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炀帝诗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杨广的诗确实不错,但张若 虚的春江花月夜无人能及,就像崔颢的黄鹤楼,王勃的滕王阁,范仲淹的岳阳楼一样经典。杨广写的就像一幅国画,有境有意。而张若虚写的像一首歌,缥缈缠绵。我自己觉得杨广更胜一筹。站在原创细细品味还是杨广厉害!
老街自己觉得,这两首诗都很优秀,不过一个被现代人抬得太高,一个又不为大多数现代人所知。
一、长好还是短好?王绩与王维的两首诗
在讨论张若虚与杨广以前,我们可以先看看王绩与王维的两首诗。 王绩是隋末年唐初的大诗人,他有一个著名的侄孙王勃(滕王阁序作者)。而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和孟浩然同称为”王孟“。这两个人年龄差了100多岁。
他们俩和张若虚、杨广一样,都写过同一题材的诗。两人在长安遇到了家乡来的人,然后问起了家乡的情况。王绩是这样写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王绩的这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一共120字,先说自己多年不归,忽然家里来了老乡,王绩很感动,又握手又流涕,在宴请的时候,王绩开始了连珠炮似地发问:
孩子们好吗?族里的子弟好么?旧园还在吗?..... 哪里移来的竹子?又种了几棵梅?...果子哪一种先熟?林花哪一种后开 ....
同样一个题材,王维用了20个字搞定,《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首五绝浅显如话,连注释都不需要。只写了一个问句:寒梅著花未? 这两首诗的比较,很多人站在了王维一方,一般认为,不是说王绩的诗不好,而是王维的这首诗太好。
二、杨广与张若虚等人的《春江花月夜》
王维的绝句无人不晓,王绩的长诗《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知道的不多。但是《春江花月夜》完全不同,张若虚的长诗在今天家喻户晓,但是杨广绝句就不太知名了。我们比较作品时,往往会受到作者粉丝数量的影响。相对来说,王维和张若虚都是天皇巨星,王绩和诗人身份的杨广就比较吃亏,在普通读者眼中的诗坛上都是不入流的小明星。
为了更好的比较,我们还是把这两位的诗录入比较一下:
杨广《春江花月夜二首》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杨广的老臣,也是诗友诸葛颖也写过《春江花月夜》 唱和隋炀帝:
张帆渡柳浦,结缆隐梅洲。月色含江树,花影覆船楼。
下面是张若虚这首著名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顺便也录入和张若虚时代差不多的张子容《春江花月夜二首》,这是两首六句的五言诗: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交甫怜瑶珮,仙妃难重期。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张子容的诗极有特色,这两首都是标准的格律诗,只不过比绝句多2句,比五律由少了2句。
三、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与“孤篇压全唐”的评价
一说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总是被现代人用“孤篇压全唐”或者“孤篇盖全唐”来称赞。但是却没有人能够说清,这五个字是哪位大师说的?
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经历来看,这首诗从长时期的默默无闻到今天的家喻户晓,其实经历了一段相当曲折的过程。
程千帆先生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中做了详细的考证,这首诗在漫长的唐宋元时期被众多文献所忽视,只是侥幸地因为是一篇乐府而被《乐府诗集》所收录。 否则这首备受冷落的诗可能就失传了。
《乐府诗集》编者郭茂倩是北宋人,他收录此诗并非他认为这首诗很优秀,而是因为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而已。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直到明朝才放出了一点光芒,明朝高棅在《唐诗品汇》中收录了此诗,但是在其另一本著作《唐诗正声》中又消失了。
明代前七子一开始热衷于搞复古运动: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是后来其中的文坛领袖何景明却转变了观念,他认为老杜诗不如初唐四杰 ,不惜与李梦龙反目而开始推崇初唐四杰。
于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被认为与初唐四杰诗风相似的张若虚这首诗,就被明清人所重视和研究 。后来从李攀龙的《古今诗删》开始,不断被各种唐诗选本所收录。可以说"后七子"的领袖人物李攀龙是张若虚的第一个贵人。随后比李攀龙稍微年轻几十岁的胡应麟在其名著《诗薮》中也提到了这首诗,这是第一次在诗话出现。
可见,这首被后人评价为“孤篇压全唐”或者“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其实根本没有入得了唐宋元诸代诗人和评论家的法眼,是从明朝才开始被人所认识。
而且也没有古人说过“孤篇压全唐”或者“孤篇盖全唐”这五个字。估计是现代人演绎了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中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句话。
无论是闻一多对其评价“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还是王闿运所说“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都仅限于在宫体诗的范畴以内,这两个人从来没有把张若虚这首诗放到全唐的大环境里去评价。
四、埋没了的明珠 杨广《春江花月夜》
不知道多少人和老街一样,学习历史是从评书开始的:杨家将、隋唐演义、岳飞传.......我从小就知道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暴君,后来我才知道年轻时的杨广和李世民很相似,文可挥毫作文章,武能领军平天下,他为了隋朝统一大江南北立下了不少战功。
隋朝最伟大的两个诗人,一个是薛道衡,一个就是隋炀帝杨广。据说薛道衡还因为自己的佳句“空梁落燕泥”受到杨广的嫉恨、惹来杀身之祸。这个故事有一点像宋之问因“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害死刘希夷差不多。不过,杨广和宋之问一样,自己也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会不会因为想占有一句诗而害死他人值得怀疑。
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杨广 《春江花月夜》相比,可清楚看出张若虚受到了杨广的启示或者影响: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杨广《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古人作诗崇尚尊古,诗中以含有诗经、离骚之馀绪为荣,而使用前人意象、立意加以拓展、化用更是常见的手法。我们看不到陈后主当年的《春江花月夜》了,不知道杨广和张若虚是否也从陈叔宝的诗中有所借鉴。
五、两位宫体诗诗人的贡献
对张若虚评价最高的两个学者闻一多和王闿运都把张若虚作为一个宫体诗大家。宫体诗诞生于齐梁时期,始于简文帝萧纲 ,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
对于张若虚的贡献,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中写到:
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宫廷所遗下了那分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
按照闻一多的说法,他认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刘希夷的《公子行》、《代悲白头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诗一步步的”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到了张若虚时候,达到了顶峰,洗净了”最黑暗的罪孽“。
不过程千帆先生认为这些诗与”以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关涉很少“,他认为闻一多对这几首诗的赞誉过高,其实这个净化工作早就在隋朝杨广时就已经开始。程千帆又举了隋炀帝杨广和隋朝诸葛颖、杨素、初唐张子容的几首诗,说明“闻先生忽视了在隋代就已经萌芽的诗坛新风”而“将庾信直到杨素、隋炀等人的努力抹杀了,而同时将卢、骆、刘、张之作,划归宫体的范畴........乃是“宫体诗的自赎”........只能算是对《春江花月夜》的误解。
闻一多对于《春江花月夜》的赞誉,使得张若虚被抬得过高,而隋炀帝却被埋没了。清朝学者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隋炀帝:
“能作雅正语,比陈后主胜之”。
沈德潜说,陈后主的宫体诗艳情之风,到了隋炀帝手里变得雅正。在净化宫体诗的过程中,杨广和张若虚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六、张若虚与杨广《春江花月夜》的区别
很多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从诗中宇宙意识以及华丽的句子来评价,其实这并不是这首诗有今天如此之高地位的原因。张若虚诗中的宇宙意识早在屈原的《天问》中就可以看到了,其华丽的句子也正是宫体诗的特点之一。
这首诗被闻一多高度赞扬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关于宫体诗净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程千帆先生认为杨广早就开始做了。
王闿运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出自《论唐诗诸家源流 ·答陈完夫问 》,王闿运称之为:宫体之巨澜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论唐诗诸家源流 ·答陈完夫问 》
何为西洲格调?西洲曲是是南朝乐府民歌中长篇抒情组诗: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王闿运认为张若虚这首诗对后来的爱情诗词起到了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是杨广那首绝句中没有包含的。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从前人的评价可以看出,张若虚和杨广的《春江花月夜》共同点都是净化了的宫体诗;张若虚篇幅较长,可以包容更多的内容,而且更加细致:景色描写、宇宙意识、爱情的描写;杨广的两首绝句缺少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种对于宇宙自然的直接发问式的探索,但是作为两首短小的绝句来说,其内容已经非常优秀了。
结束语
从文笔来比较,两个人势均力敌。从内容来看,因为篇幅原因,张若虚更加丰富。相对来说,老街更喜欢杨广的第一首绝句: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老街味道
好是春风湖上亭 古人最珍贵的情话 他们用一首首诗词赢回了爱情
看过这几首诗会发现 笑话乾隆不会作诗这件事 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举报/反馈
上一篇:冬至到,幸福至
下一篇:古溪星河,让我在群山之中遇见最美的日落,还有久违的繁星夜空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