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网文」剑来:第767章 落魄山的镜花水月(随笔感悟+分析)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目录:

  1、还不曾去过倒悬山

  2、其他

  一、还不曾去过倒悬山

  还不曾去过倒悬山

  纵横书圈《剑来》书友“红炉点血”不幸去世,其遗孀用他的账号在纵横书圈发了一条帖子:

  “这是我老公的账号,他以前很喜欢这部小说,总是和我说里面的故事,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他把手机屏保改成了这张图片,真的很令人唏嘘。也许冥冥之中真的都有定数。”

  陈公子应该是看到了这篇帖子,以文悼之。

  其实我们对陈政华这个人又爱又恨,他给了我们一个江湖。一个有快刀烈酒,又仙子魔头,有怨报怨,有仇报仇的江湖。

  有时候又对其恨之入骨,请假拖更不计其数,一段对话水一章。不过大抵都能归类于因爱生恨的,没有莫名其妙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我们对他创造的世界,塑造的角色也倾注了自己的心血。我之前说过,作者写文章,读者细读。便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次神交。我们每个人都实实在在地进入到了陈政华真正的内心世界中。

  我们数十万读者和书中的角色共鸣,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跌宕起伏。因为我们都在读同一本书,我们之间也产生了一种感情联系。

  我们因为《剑来》相识,随着剧情同喜同悲,一同......跳脚骂人。世上最无法看透的就是人心,我们永远也不能直接感受到另外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你眼中的每个匆匆走过的过路人,在他的视角里都是主角。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灯塔,我们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却无法交流,只能凭借这些意象模糊的符号,来传达自己的心灵瑰宝。

  “倒悬山”只是一个代词,象征着我们的向往与美好。

  对陈平安来说,它象征着宁姚,象征着自己的朝思暮想的恋人,所以呀,纵然千山万水吾往矣。

  可是秀秀呢?陈平安为什么不去神秀山啊,一次都不去。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吧,毕竟阮邛和阮秀也算是有恩与他,又是邻居,为什么不去看一眼呢?

  陈平安是真的不喜欢秀秀吗?我也不知道,因为人心难看透啊,或许有过那么一点儿呢?陈公子不是说了吗,这是他陈平安男女情爱上的遗憾呀。

  也许不止说陈平安,也在说董水井,也在他陈政华自己,在说你,在说我,在说这世间每一个人。

  谁又能坦荡荡的拍拍胸脯,说一声:我这一辈没有遗憾呢?

  没有。

  就像一个人身在剑气长城,却不曾去过倒悬山。

  剑气长城的刑徒剑修,心甘情愿守卫浩然,守卫自己的家乡,可守了一辈子,却没有亲身踏足的机会了。剑气长城是剑修最后的归宿,不该如此,却又本当如此。

  剑气儿郎,剑气近,剑气长;

  长城剑仙,同城生,共城亡!

  可能从来不想走去,可能想去去不得。谁知道呢。反正终究是不曾去过。

  人最根本的恐惧,就是死亡。我们害怕自己不能游遍世界,担心自己还未认真的生活便已老去。我们怀念17岁那个女孩(少年),可又悔恨懊恼自己只有这么一辈子,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17岁.....

  归根结底这都是我们对“人固有一死”的恐惧。

  而对此最好的解药就是:创造出比自己生命更久远的东西,让它替代我们活下去。这也是我们努力生活,工作,恋爱,生育的意义所在。

  希望书友“红炉点血”,已经可以去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了。

  陈政华在这章更新中,借陈平安、崔东山、姜尚真之手,遥祭书友三炷香。

  “过倒悬山,剑至浩然。”

  人生短短几个秋,今夜无月,却当痛饮,诸位也请与我共立身!

  起剑!

  送道友!

  二、其他

  1、“陈凭案”的山水游记是崔瀺写的,最终目的只是希望能与陈平安建立联系,所以写的比较恶心人,但没有很过分。

  柳清风的复盘游记,用心就比崔瀺险恶多了,完全就是把陈平安塑造成一个伪君子。

  如果还有下册,那陈平安就会最后变成一个与大妖勾结的反派人物,至于书中的立下不朽功,只是表面上的,需要让有人心咀嚼自己“推断”陈平安勾结大妖,人们会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哪怕是被引导的判断。

  2、大骊王朝让陈平安当山主,就是对他示好。因为陈平安与大骊王朝的嫡系仙家宗门“正阳山”、“清风城”有很大恩怨,其父母的去世,本命瓷的买卖也与大骊脱不了干系。

  《劝学》与《修身》都是荀子的著作,而文圣老秀才的原型正是荀子。

  陈平安只要好好当山长,不要再来寻仇报冤就好。

  3、古代官场科举,进士是最高等级。殿试后,及第者皆称为进士。而且分为三甲,一甲(头等)只有三人。

  殿试第一等的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的称“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的称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甲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但其实有个有趣的说法,第三名“探花”并不一定是才学第三名,而是殿试中所有进士最帅最英俊最风流那个。

  又称为“探花郎”,其实就是皇上选的准女婿,驸马爷。这个说法为民间趣闻轶事,且一听。

  没太多点了,条目城之类的我也没有找到出处,等后面总管揭秘吧,太困了,各位书友晚安。

  本文由“细品网文”原创,今天的分析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各位书友讨论、指正。最后希望大家搜索关注我“细品网文”,您的回复和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

  举报/反馈

上一篇:道教门派有哪些?武当山属于什么派?《道教大辞典》收录了多少?
下一篇:霸榜之作《末日乐园》,越追越上瘾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