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基金刘潇,从医药世家到全市场基金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5
手机版

  曲艳丽 | 文

  医药世家出身的刘潇,在2021年11月加入华安基金,据传「家族三代行医施药」。

  她在中银基金管理了一只冠军基,而且回撤控制得特别好,这来源于她的选股+组合管理方式。刘潇的风格很明确:「不爱抱团、配置均衡、偏好成长。」持仓与大部分医药基金的重合度很低。

  刘潇是科班出身的医药行业基金经理,不同的是,她也研究消费,做过6年消费组组长,所以能力圈横跨医药和消费投资。

  2022年,无论生活还是医药板块,主旋律基本围绕着「防疫」波动。

  去年10月开始,整个医药板块迎来一波「超跌反弹」,行情仍在继续。

  1.

  「后疫情时代,医药行业将会何去何从?」

  华安基金刘潇解读道:

  「医疗新基建、冲关期自我药疗、后疫情时代的诊疗」,是医药行业大体投资方向上最重要的三个板块。

  ①医疗新基建始于2020年疫情初始,以大型公立医院扩容为主导。

  去年,公立医院建设仍然处在一个高峰。根据在建医院工程信息网数据,2020年、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数量,同比分别增长43.3%、29.1%,显著加速。

  「目前可以看到,医院端的土建基本上竣工了,后续就是医疗需求、装修、手术室、ICU、设备、药品等。」刘潇称,设备耗材可能在未来三年进入大年,同时在这一轮的医院采购过程,国产替代是一个很大的加速。

  以内窥镜为例,目前占比10%,未来5年内,国产替代率可能要达到50%。去年中报上看,有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有预增。

  2022年11月,卫健委要求,新冠定点医院ICU床位占比提升至10%。ICU配置设备诸如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也进入采购高潮。

  迈瑞医疗在2022年半年报中称,截至目前,医疗新基建释放的市场新需求规模,已达220亿元。

  ②作为轻症,居家药疗、自我药疗是未来半年最受关注的方向,无论镇痛解热的药物,还是辅助缓解、治疗咳嗽的中医药方向。

  另外,新一代疫苗跟后续小分子药物国产,也是一季度受关注的方向。

  ③后疫情时代的诊疗,这意味着,门诊量跟线下服务业是一样的复苏状态。

  在疫情期间,门诊量受到负面冲击,特别是在短期的「冲关期」。比如2020年上半年,医院门诊量有20%的下降。

  但医疗的刚性回补是非常确定的。无论欧美、日本或新加坡,在挤兑后的两个季度,基本恢复至正常的诊疗阶段,「一个季度就把前两个季度消失的需求补回来。」

  刘潇预计,2023年一季度,可能会有一些门诊受损情况,但二季度之后,诊疗端、医院端的需求复苏,值得期待,尤其是药品手术等专科用药上。

  整个诊疗复苏过程中,创新药是属于「中长线产业升级迭代」的方向。

  过去两年,港股18A(制药赛道、医疗器械赛道、前沿医疗技术),以及科创板上非常多的创业公司,可能有一些国际化挑战,但目前,新一批创新药公司在新型技术平台上的许可证数据创新高。比如ADC药物、双抗的一些品种,在国内创造出全球best in class的数据,也有一个很好的出海回报。

  「创新药投资需要挑选出真正的best in class。」刘潇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消费医疗目前也在偏左侧的位置。

  与此同时,医药板块的估值,无论「股债收益差」还是「动态市盈率」的相对历史分位数,均处于一个长周期的中低位置,基本上是10%分位。

  后疫情时期的医药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的投资机会。「医药行业不管是手术相关的用药、设备、耗材器械,还是创新药的处方等,参考2020年下半年,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复苏。」刘潇在近日的问答中表示。

  2.

  刘潇是生物药学背景,本科是华中科技大学生物药学与工商管理双学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主攻医药政策与医药经济。

  她有从业经验12年,近4年投资管理经验。她曾任中银基金助理副总裁(AVP)、权益投资部消费组组长、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

  刘潇的代表作中银医疗保健混合A,是一只「医药冠军基」。

  刘潇在2018年6月13日至2021年11月4日任期内,累计回报192.17%,折合年化回报37.07%,管理期间的最大回撤-18.79%,同期中证医疗指数-30.90%,在同期可比业绩的45只医药基金中,累计收益和最大回撤均排名1/45。回撤控制是亮点。(筛选样本为同期所有名称中带“医”字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不含指数基金,数据来源:华安基金根据wind计算)

  截至卸任,刘潇在中银基金管理超过2年的产品,年化回报都超过35%。(wind,截至2021.11.4)从业绩拆分看,刘潇的阿尔法收益非常突出。在她任职期间13个完整季度/6个完整半年度中,每期相对基金业绩基准和行业指数「800医疗卫生全收益指数」都有明显超额。

  2021年11月,刘潇加入华安基金。

  2022年6月27日,刘潇接管华安医疗创新,这是她到华安基金之后的首只管理产品。

  刘潇展现出持续的超额创造能力。截至2022年12月30日,行业反弹期间,华安医疗创新混合A在名称含「医」(含主动和被动)且Q3末规模大于5亿的基金中,收益率排名4/77。(筛选样本为同期所有名称中带有“医”字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含指数基金。数据来源:华安基金根据wind计算)

  刘潇有两个典型特征:

  ①兼具成长与消费风格。就像刘潇在华安医疗创新的四季报中写道:「医药行业兼具消费升级与科技创新的双重属性。」这与背景相关,刘潇有9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含6年消费研究经验。

  路演材料显示,刘潇在从医药基金冠军迈向「泛消费+泛科技」领域。在消费方向,她关注消费升级、人口结构和消费场景衍化。在科技方向,她关注高端制造、科技创新和供应链安全。

  ②选股「不抱团」,组合「不all-in」。长江证券金工报告《基金经理刘潇深度分析报告(2021年11月1日)》统计道:截至2021年三季度,刘潇的组合持仓和行业热门股票重合度均值仅为33.08%,以此得出结论,「刘潇选股不抱团特征明显。」

  刘潇的收益来源主要依靠选股阿尔法,子行业间适度均衡控回撤,是那种注重「投资体验感」的基金经理。按照申万医药二级行业分类,对中银医疗保健的历史净值进行回归,发现:「长期均衡配置、不在单一领域过度暴露,有效助力组合的回撤控制。」(wind, 2018.6.13-2021.11.30)这也是刘潇能够回撤控制得好的原因。

  一位业内基金评价人士透露,比如一些医药基金经理看好CXO,动辄占比50%甚至更高仓位。但刘潇还是看重估值的,配置均衡。

  3.

  刘潇有「医药投资实战家」之称。

  在聚焦创新/消费的方向下,刘潇寻找顺应产业逻辑、宽赛道、高壁垒、高成长的好公司。

  刘潇有一定的中观思维。

  在她的投资框架中,首先从「中观层面」出发,结合对于经济和政策的理解,在顺应医药行业逻辑的前提下精选长期看好的子行业。

  或许这是因为,医药有很多分门别类的子行业,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迅速找到产业的一些脉络。

  个股维度,刘潇注重从「企业增加值」出发,识别各医药细分行业中具有行业壁垒或者竞争优势的好公司,并对好公司保持长期跟踪。

  同时,她也追求投资性价比,以更侧重「业绩增长可持续性的DCF方法」看估值,重视企业隐含价值被重估的拐点。

  在各种采访中,刘潇多次表达对「好价格」的重视。

  「组合构建思路会考虑估值匹配度。」刘潇表示,对中长期资产愿意给估值溢价,但同时也会去看贴现和成长是否能超预期。华安基金官微的一篇推送是这样描述刘潇的:「她看重求真,不会忽视估值,注重产业视角,对于过度透支未来的时候,则会保持谨慎。」

  「一个好的投资,不仅要选好行业、好公司,还要有好的价格,所以我们不会很极致地去追捧龙头,或者集中在某些热门赛道,分散配置对基金持有体验比较友好。」刘潇对于子行业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景气度有很清晰的理解,在稳定成长、周期成长股要有区分,周期成长的行业的下行周期,要能敏锐地逃顶。

  正是在此投资框架下,刘潇管理的基金仓位呈现「均衡分散」的特点,有一定差异性,不跟风、不抱团热门股。

  以华安医疗创新三季度持仓为例,前十大重仓股分布于医疗器械、医药商业、医疗服务、化学制药等多个细分子行业,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合计仅38%,集中度低、分散度好,其中不乏较为「冷门」的中小市值个股。

  券商中国的一篇报道,将刘潇的投资风格归结为「GARP策略均衡配置」。

  4.

  作为左手医药、右手消费的基金经理,刘潇亦看好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复苏。

  「出行与消费服务否极泰来的拐点即将到来。」刘潇评价道。

  除此之外,刘潇还看好:①稳增长政策发力,顺周期家电、建材等也将复苏。②能源科技领域,细分持续高景气,高端制造降本增效迭代加速。③信息科技领域,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计算机迎来景气回升周期。

  据悉,刘潇担任消费组组长期间,对可选、必选消费,互联网等板块均有涉猎。

  很多医药基金经理都经历了从行业基金拓展到全行业基金的过程。这是因为医药板块子行业众多,中药、药店类似消费股逻辑,创新药类似科技股逻辑等等,过渡有天然优势。同样,这也在刘潇的规划之内。

  2月21日,刘潇的新基金华安匠心甄选混合型基金(代码:A类017878,C类017879)正式发行。

  据悉,华安匠心甄选将同时聚焦「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覆盖医药保健、消费品、信息科技、材料科技和能源科技等多个领域。

  「医药属性上,大家以前觉得喝酒吃药偏消费属性多一点,但除了中药、医美、医疗服务、药房是偏消费以外,其实最近两年新上市的医药公司,它的科技属性的东西越来越多。」刘潇在去年的一篇报道中称。

  应该说,医药本身就具备「科技+消费」的特征。刘潇举例,比如医药机器人,类似科技股。消费方面,包括与老龄化相关的骨科、眼科、齿科,医美也是如此。

  华安匠心甄选的发行,意味着刘潇从医药行业基金向全市场基金的拓展,更大的能力圈、更大的选股范围、不变的是依旧不跟风也不抱团的投资风格。

上一篇:胡锦涛安徽视察感性一面 捧饮自来水感动网友
下一篇:原神2.6隐藏任务古代生物调查怎么做?2.6隐藏任务古代生物调查任务攻略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