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专注力?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4
手机版

  3 岁的娃正坐在地上,玩一桶积木玩具。

  他越堆越高,眼睛都不眨一下,安静又认真,仿佛进入了无我之境。

  这时候,坐在一旁的亲友团纷纷发来慰问:

  宝贝儿,你堆的是什么呀?真的是太棒了!

  我的乖孙儿哟,渴吗?来,喝口水!

  宝宝,你堆的不对,学妈妈这样做!

  ......

  这些场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句句爱意满满,殊不知这些爱意,正在毁掉宝宝的专注力。宝宝正在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你的这些爱,其实是害!

  宝宝的专注力

  正在受大人的破坏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与脑科学教授 Chen Yu 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发现:婴儿的专注时长与陪伴婴儿的大人专注表现有很大关系。

  实验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就是给婴儿和父母戴上穿戴式的眼球追踪器。研究人员通过宝宝和父母眼球运动的数据来分析专注力。

  图片来源:Yu, C., & Smith, L. B. (2016). The social origins of sustained attention in one-year-old human infants.

  实验中,研究员邀请了 40 组 12~16 个月的宝宝和家长,目的是探究家长与一岁左右宝宝的互动模式对宝宝专注力的影响。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实验中,宝宝本来自己玩得好好的,有的家长努力过了头,拼命向孩子表现自我,要么拿着玩具在宝宝面前不停晃,要么就是指导孩子怎么更好的玩玩具,还在旁边热切地期盼宝宝的反馈。

  可惜,家长的这些「好心帮助」,孩子并不心领。

  研究者从摄像头中看到的是,孩子的眼神不是飘向了天花板就是看看父母的肩膀,并没有聚焦在父母的动作上,而且,被父母打扰后,也再没心思专注在玩具上。

  图片来源:giphy.com

  美国心理学学会会员,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叶壮老师指出:专注是一种持续的认知活动。当宝宝自己在专注地玩玩具时,家长突然要宝宝喝口水,或者指导宝宝如何玩,这种额外增加的行为,会让宝宝在玩玩具上的专注被迫中断。

  同时,注意力的分配又是有「限额」的,宝宝正在关注一件事,很可能就很难再去关注另一件事情。当宝宝在专注状态中,大人突然来打断,这对于专注力的保持和培养是有害的。

  陪宝宝玩耍的时候

  怎样做最好

  看到这儿,家长们肯定很着急,那孩子在玩耍到底该怎么做呢?是不是走开不参与更好?

  研究中还有另外一项发现:

  家长和孩子在共同玩耍的时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前面说到的「家长主导」型互动,还有一种,是「孩子主导」型互动。

  图片来源:Suarez-Rivera C, Smith LB, Yu C. Multimodal parent behaviors within joint attention support sustained attention in infants.

  「孩子主导」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

  就是在玩玩具时,让孩子自己自主探索,家长主要进行观察和引导。

  家长观察宝宝并且耐心等待,在宝宝四处张望的时候,不发出任何提示。一直等到宝宝对玩具产生兴趣后,才慢慢参与,和宝宝一起去探索它。

  这种行为不仅维持了宝宝的专注力,而且有意思的是,即使宝宝中途转移了注意力,对眼前的玩具失去兴趣。如果家长依旧专注看着、玩着这个玩具,孩子也能跟着成人,重新把注意力放到这个玩具上。

  图片来源:giphy.com

  研究员还对家长的行为做了四组行为实验:

  第一组的家长,在宝宝玩耍时只在旁边默默看着;

  第二组的家长,在宝宝玩耍时会看着并且触摸玩具;

  第三组的家长,在宝宝玩耍时会看着宝宝并且和宝宝说话;

  第四组的家长,在宝宝玩耍时又看又摸又说话。

  研究发现,第四种情况,也就是在孩子主导玩耍的前提下,家长的参与最投入,孩子的持续专注时间最长。

  到这儿,有的家长可能有疑惑。前面说不要打断孩子,这里又说家长投入越认真,孩子的专注越长,岂不是矛盾吗?大家可要注意啦!这里的参与可是有前提的,一定是在宝宝主导的情况下参与!比如说,宝宝邀请你了或寻求你的帮助了。这时候你就可以参与进来和宝宝尽情玩耍!

  图片来源:Suarez-Rivera C, Smith LB, Yu C. Multimodal parent behaviors within joint attention support sustained attention in infants.

  专注力不是培养出来的

  是保护出来的

  图片来源:giphy.com

  看到这儿,估计老母亲都有了答案,专注力不是培养出来的,是保护出来的。

  通常来说,专注力(Attentional control)指的是能够专心而持续地进行活动,忽略外在干扰的能力。换句话说,专注力就像一个门,它能够把干扰信息挡在门外,然后让我们需要的信息进入大脑,然后进行观察、记忆、理解、推理等思维活动。

  对宝宝来说,这个能力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最主要的是大脑额叶。

  这个结构的发育非常迟缓,通常要到 25 岁才能成熟。所以我们也说,专注力与年龄有关,成年人的持续专注力也就 40 分钟左右。而宝宝的大脑发育完全没有成熟,年龄越小,专注时间越短。

  图片来源:giphy.com

  身为家长,当孩子专注的进行一个认知活动时,不要轻易打扰他。把「做什么」的选择权与主动权还给孩子,更不应当剥夺他享受当下的难得机会。

  你可以在宝宝向你求助时,尝试加入他,用夸张的话和动作,展示出你的宝宝玩的东西的兴趣。比如,玩游戏的时候,在旁边等待时机,成为他攻克目前难题的重要帮手。

  最后,如果一定要打断,请提前告知孩子,给他一点时间。

  比如,要睡觉了,孩子还在看书或涂鸦。这时候可以设个闹钟,并且告知孩子「闹钟响了,我们就要准备洗澡睡觉了」,给予提醒,给宝宝一个从他的专注中抽离的缓和空间。

  孩子专注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父母持续地保护和引导。

  那么有哪些做法能发展孩子的专注力?怎么做,能让孩子拥有不分心的能力?

  丁香妈妈联合儿童发展教育专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整理了 12 个可持续提升孩子专注力的小游戏。

  坚持照着这个清单陪孩子玩,帮助孩子促进脑部发育,让孩子的专注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今天 免费送给大家。

  回复「专注力」

  12 张专注力培养卡片

  一键保存

  作者蔡尖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内容策划 王爷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Yu, C., & Smith, L. B. (2016). The social origins of sustained attention in one-year-old human infants. Current Biology, 26(9), 1235-1240.

  [2] Suarez-Rivera C, Smith LB, Yu C. Multimodal parent behaviors within joint attention support sustained attention in infants. Dev Psychol. 2019;55(1):96–109. doi:10.1037/dev0000628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9294631_Multimodal_Parent_Behaviors_Within_Joint_Attention_Support_Sustained_Attention_in_Infants

  本文经由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会员 叶壮审核

  举报/反馈

上一篇:探秘前苏联最高机密防空洞,深藏地下60米,普通人根本不知其存在
下一篇: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恽代英: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