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4
手机版

  

  在2月24日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周年节点临近之际,美国总统拜登即将开启一次欧洲之行,将于21日—22日访问波兰,并与“布加勒斯特9国模式”(b9)成员国领导人会晤。

  外界普遍认为,拜登此行有两个“主攻”方向,一是加强支援乌克兰的集体努力,二是加强北约自身的威慑能力。其中,拜登21日的演讲将释放何种信号引人关注,这一日期恰好与俄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的时间重合。

  分析认为,美国希望将波兰、捷克等中东欧国家推向与俄对抗的前沿,利用它们的地缘优势服务于北约战略目的。不断拱火可能给欧亚安全形势带来更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贴近”乌方,加油打气

  根据美国国务院此前说法,拜登将于20日开启对波兰为期3天的访问,将会见波兰总统杜达,讨论美波双边合作,以及共同支持乌克兰和增强北约威慑的努力。不过波兰总统府近日称,拜登调整了出访日期,将于21日至22日访波。

  访问期间,拜登还将会见“布加勒斯特9国模式”成员国领导人,重申美国对北约安全的坚定支持。该模式由罗马尼亚和波兰共同倡议,并于2015年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召开首次峰会。参加这一模式的9个北约东翼成员国包括保加利亚、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匈牙利。

  根据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的说法,拜登此访的重头戏是21日在华沙皇家城堡发表演讲,主题为“美国如何号召全世界支持乌克兰人民捍卫他们的自由和民主”。拜登将在演讲中表明,美国会一直和乌克兰站在一起,不设期限。

  此外,这位发言人表示,出于安保等原因,拜登没有计划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见面或访问乌克兰。

  外界注意到,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拜登从未踏足乌克兰。他往往是通过到访与乌克兰接壤的波兰,来为乌方加油打气。

  去年3月,拜登访问了波兰边境城市热舒夫,与驻扎在那里的美国军队一起吃披萨,并会见乌克兰难民。当时拜登在华沙发表演讲时首次表示,普京“不能继续掌权”。而此次,拜登同样将在距离乌克兰不到500英里的地方发表演讲,以一种“贴近”的姿态重申对乌克兰的支持。

  大西洋理事会刊文指出,“除了乌克兰,没有比波兰更适合拜登展示利害关系的地方了。”

  《华盛顿邮报》认为,拜登此访可视作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周年临近之际美国“外交组合拳”的一部分。其他几场活动还包括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为乌克兰站台,以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德国、土耳其、希腊之行,他已会见乌克兰外长并欲深化与北约国家的合作。

  遏俄的“主要前哨”

  华东师范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晓川指出,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周年之际,拜登选择波兰作为出访国并非偶然。

  第一,波兰与俄罗斯存在历史和地缘纠葛,自去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波兰始终站在援乌反俄的最前列——它是接收乌克兰难民最多的欧盟成员国,也是西方向乌克兰供应武器的关键枢纽。美国希望将波兰、捷克等中东欧国家推向对抗俄罗斯的前沿,利用其地缘优势服务于北约的战略目的。

  《俄罗斯报》指出,波兰是美国在北约内部从其西方成员国(主要是法德)手中逐步重新分配影响力的主要前哨。现在有超过1万名美国士兵驻扎在波兰,比两三年前多一倍。在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上,东欧“鹰派”如今比谨慎的法德更接近美国。

  第二,美波关系最近一段时间有所发展。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出于对冲中国—中东欧关系等考虑,非常重视介入中东欧事务。特朗普还提出“重返中东欧”构想,以波兰为主要突破口,深化双边经贸、防务、高科技合作。

  目前,美国对波兰的拉拢取得一定收获。经贸上,波兰成为欧洲第一个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国家;军事上,拜登宣布在波兰建立永久性陆军司令部,这是美国首次在北约东翼建立常驻立足点。此外,波兰还计划今年将其gdp的4%用于国防,这是北约盟国预期的2倍……在良好的双边合作态势下,拜登希望通过此访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美波关系。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表示,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很清晰——对抗俄罗斯,但不与俄正面冲突。如果拜登直接访问乌克兰,那么对抗性意味会很突出,而如果访问法德等传统盟友,则不足以凸显美国对基辅的支持,因此他选择波兰这个在援乌通道上发挥关键作用的国家。发出的信号有两点:一是美国对乌克兰问题立场坚定,给乌方送上定心丸。二是鼓动其他关注俄乌冲突的国家配合美国,向乌方提供有效援助。

  加紧强化北约东翼

  两位学者指出,拜登此访有几大看点。

  第一,他的演讲将释放何种信号。

  高晓川认为,拜登的演讲可能会重点突出欧洲地缘安全环境的建设。美国寄望于利用乌克兰危机、利用北约东翼国家对“俄罗斯威胁”的担忧情绪,来加大拱火力度,并通过美方对它们的安全防务承诺,继续发挥这些国家援乌反俄的地缘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演讲的同一天,普京恰好将发表国情咨文。两位同处欧洲大陆的领导人届时将上演何种“隔空交锋”令外界瞩目。

  第二,是否会助推对乌援助。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向基辅提供约400亿美元的安全、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最近一批援助包括装甲车、坦克,以及射程可达约150公里的远程火箭弹等。与此同时,波兰等其他中东欧国家也在军援乌克兰方面扮演积极角色。波兰总理日前表示,如果美国领导一个更广泛的联盟、向乌克兰转让战机,那么波兰准备向乌克兰提供米格战斗机。

  《俄罗斯报》认为,拜登很可能像之前一样,在访波期间宣布为乌方提供新批次武器。目前援乌阵营的主要争议在于是否向乌提供f-16“战隼”战斗机和用于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的远程导弹。

  第三,美国将如何拉拢布加勒斯特9国。

  高晓川指出,“布加勒斯特9国模式”是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创立的,有明显针对俄罗斯的战略意图。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布加勒斯特9国在美西方眼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其在欧洲地缘安全格局中的意义愈发凸显。

  在去年6月召开的b9峰会期间,与会者希望北约在东翼、特别是黑海地区加强军事存在,“把现有的营级部队改为旅级”。当时波兰方面直言,保加利亚、匈牙利、斯洛伐克也应该被“先进的军事防御”覆盖。

  “因此,拜登此访无疑会借各种双边、多边场合,加强与b9成员国的防务合作。”高晓川说,例如美国已向捷克提供10亿美元军事援助。而在部署军队问题上,美国除了发力波兰、罗马尼亚外,可能还会与捷克、斯洛伐克等方面协商。

  刘卫东认为,拜登与b9国家领导人会面,主要是针对俄罗斯来强化北约东翼的集体防卫态势和中长期威慑力——通过预先部署武器装备,追求“可扩展”的前沿编队,应对未来紧急情况。除了“压俄弱俄”,美国另一目标是为美国军工产业打开新出路。

  中东欧被“推入火炉”?

  一些舆论担心,拜登此次旨在声援乌克兰、强化北约力量的访问,可能给欧亚安全形势带来更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闻》日报网站指出,导致乌克兰危机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北约东扩,“我们正为美国的傲慢付出代价。”俄罗斯舆论同样认为,美国的拱火可能把波兰等中东欧国家“推入火炉”,使其卷入新的冲突,加剧复杂局势。

  高晓川认为,美国一系列做法可能加剧地区不稳定因素。有报告显示,中东欧国家中的一些传统军事强国,其军工企业遇到了30年来最好的生产扩张期,订单排到了两三年以后,这对地区安全而言并非好消息,一定程度上说明地区失序的风险在加剧。

  而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外溢效应,也促使中东欧国家开始反思战争。“中东欧国家通胀率普遍高于西欧国家,社会民生受到的不利影响非常大。”高晓川认为,“在此背景下,匈牙利这类与俄罗斯经济关系密切的b9成员,固然发出了不向乌供武、不切断对俄联系的表态,更为重要的是,其他承受乌克兰难民压力、援乌立场激进的国家内部,也出现了不同呼声。”

  不仅是欧洲人,美国人对大笔援助乌克兰也越来越反感。美联社15日最新民调显示,相比去年5月有60%的受访者赞成对乌提供军事援助,如今这一比例降至48%。仅有19%的受访者对拜登应对乌克兰局势的能力有信心,43%的人表示缺乏信心。

  刘卫东认为,乌克兰危机不但使俄乌付出巨大代价,更冲击全球安全,引发粮食、能源市场连锁反应。正如中方强调的,冲突不应再持续下去。形势越是复杂,越需要采取冷静务实态度。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本文作者:张全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英雄联盟:亚索背后的男人,除了女大学生,还爱和表妹做这件事
下一篇:超级好看的姐弟恋文来啦!《崽崽》、《他和她的猫》,值得收藏!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