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2年,2名少将带6万百姓叛逃苏联,受尽折磨后却又哭着要回国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
1962年,两名少将带着6万人马叛逃苏联,29年后,还想再次回国。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次叛逃的领导者,竟然是两位年轻的开国少将,其中一位还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少将,在授衔的时候他甚至才32岁。
两位少将放着大好前途不要,他们不仅带走了6万新疆群众,甚至还顺走了22万头牲畜,在叛逃过后,新疆有的县几乎只剩下不到100人。
当时为了逃跑,这些群众还和我军边境战士发生了冲突。当然这些逃兵万万想不到,他们逃到苏联后没待多久便想回国。
这些叛逃者究竟在苏联经历了什么?面对折返的6万人,毛主席会作何回应?
点个关注,一起回到1962年的叛逃风云。
动乱发生在1962年4月,这天毛主席突然接到一则急报,急报上表明,新疆地区发生了暴动,有6万多群众聚集在霍尔果斯口岸,他们争先恐后地想赶往苏联。
听到这则消息后,主席首先是惊讶。
主席办公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中苏边境,这些新疆居民如果要前往苏联,他们是需要通行证件的,按理说作为我国群众,除非有专门的办理,否则他们是拿不到通行证的。
当主席询问起来的时候,报信人却表示:
这些群众人手一张苏侨证,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去苏联。
得知这一消息后,毛主席心里猜测了个七七八八,我国从未办理过这些证件,也就是说,苏联有特工潜伏在新疆,就是这些特工为新疆群众带来了苏侨证。
虽然证件解释得过去,但另一个疑惑又冒了出来。普通百姓是很难聚集6万人叛逃的,他们之中一定有人带头,并且这个带头者在当地还颇具威望。
为了弄清楚事实,主席只好询问起了动乱领头者,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6万逃兵的领导者竟然是马尔果夫和祖农。
马尔果夫和祖农都是新疆人,并且这两人都是授过衔的少将。这两人带着群众叛逃,这可不是小事。
但事情紧急,边境战士立马传来消息:
6万新疆群众情绪激动,如果不使用武力,那么将无法阻止叛逃。
毛主席知情后,他只是叹了一口气,随后写下了批复:
坚决不对群众使用武力,既然他们想走,那就让他们走吧!
得到主席的批准后,这些群众群情激昂,他们拖家带口,有的甚至还牵着牛羊,就这样搭上了苏联的特派车。
这些叛逃者虽然顺利去到了苏联,但留给我们的问题却不少。
首先就是两名带头者的问题,马尔果夫和祖农二人全都年轻有为,为何二人还会领导叛变呢?
要想弄清楚这场叛逃根源,恐怕还要从1923年说起。
1923年,马尔果夫出生在新疆,他的家境各方面都不错,在父母的培养下,马尔果夫从小便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决心。
马尔果夫
早些年,马尔果夫参加过当地的民族军,在此期间,刚好我国和苏联关系不错,在这种机遇下,马尔果夫得以去到苏联进修。
虽说这次进修给马尔果夫增加了作战经验,但这次交流,也为马尔果夫后面的叛变留下了罪恶的种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马尔果夫也顺利加入了我党,由于马尔果夫能力颇佳,因此他荣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军长。
这还没完,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年仅32岁的马尔果夫成功被评为少将,到了1960年,他已经再次升职为新疆军区的副参谋长。
至于另一个叛逃头目祖农,他的履历也相当完美。
祖农出生在1919年,和马尔果夫一样,他也是维吾尔族人。在新中国成立后,祖农顺势加入了共产党,被评为少将的时候,他不过才36岁。
祖农
要知道,在1955年的授衔中,不少元帅将军都已四五十岁,像马尔果夫和祖农这么年轻的,还是史上第一例。
尤其是马尔果夫,他作为史上最年轻的一名少将,所有人都以为他前途无量,可就在授衔7年后,马尔果夫和祖农便会公然叛逃。
1961年,2名少将带着6万群众叛逃苏联,直接让我国损失900多万块。
本来在马尔果夫授衔后,他并没有叛逃祖国的心思。当时他已经是新疆军区的副参谋长,整个新疆地区都在他的管辖范围内。
这段时期的马尔果夫深耕在一线,他心中始终把建设祖国放在第一位。
只不过,在新中国刚起步的发展中,马尔果夫的意志不够坚定,繁重的任务和拮据的生活,早就让马尔果夫有些厌烦。
近代新疆
再加上1960年左右,中苏关系僵化,自此之后,苏联开始在我国边境动手动脚。
1950年,苏联曾在电台中撤销了维语节目,但就在1961年,苏联电台却突然恢复了这一频道。
更离奇的是,在原本普通的维语电台中,苏联还自行插入了一段播报,其播报内容全是外国侨民来到苏联的好待遇。
本来这个维语节目不温不火,但苏联为了让新疆群众都听到,他们还故意打乱了节目播报时间,这样一来,不少群众在调频的时候,便会统一听到苏联别有用心的播报。
与此同时,苏联还派出了不少“克格勃”特工进入我国边境,这些特工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策反我国新疆地区的群众。
在这些特工的嘴里,苏联吃得好穿得好,在苏联有吃不完的肉肠和奶油面包,就连冬天穿的大衣都是貂皮特制的。
本来新疆群众对此不为所动,但当时新中国正在搞建设,全国的生活水平都比较低下,就连1960年中南海的年夜饭,饭桌上都没有几样肉菜。
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不少新疆群众对苏联充满了向往。
不过向往归向往,我国居民想要前往苏联,这其中难度并不小。首先摆在面前的,就是流程问题。
如果新疆居民想要去到苏联,那么他们必须有我国开出的通行证明,要么就必须证明自己的侨胞。
面对这个难题,苏联直接出手解决,他让特工们带来了大量苏侨证,在这些特务的帮助下,前前后后大概有3万群众获得了证件。
这还没完,苏联心里清楚,光是有这些证件还不够,3万人一起前往苏联,到时候肯定会引起我国注意,要想转移矛盾,他们就必须寻找几个带头人。
而这个被苏联看中的带头人,正是马尔果夫和祖农。在苏联特工的教唆下,马尔果夫对苏联心驰神往,他巴不得立马号召群众赶往苏联。
这不,在马尔果夫的怂恿下,又有3万新疆群众加入到了动乱行列。
不过,在此过程中,苏联的行为却让人难以捉摸,不管是之前特工策反的,还是马尔果夫怂恿的人,他们几乎都是当地普通民众。
要知道马尔果夫是军区参谋长,他怂恿军人的几率绝对大于普通群众,可为什么苏联特工和他都只策反普通人呢?
这背后就不得不说到苏联的计划。
苏联之所以到我国疯狂挖人,并不是为了渗透我国,也不是为了坑害我国居民,他们仅仅是因为劳动人手不够,想招揽我国居民过去打工。
本来苏联气候严寒,整个国家的生育率都不是很高,这直接导致苏联的人口一直比较缺乏。
好在和我国交好的那几年里,我国总共有12万人去到苏联劳动。在这些苏侨的组成下,苏联的劳动人口才勉强合格。
然而到了二战时期,战乱让许多人直接失去了生命,再加上经济开销大,种种原因都让苏联的人口急剧减少。
苏联士兵
等到1960年左右,苏联的劳动人口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生产。这时,苏联开始着急起来,他们一边在国内鼓励人们参加劳动,一边在国外吸引劳动力。
而距离苏联最近的新疆,就成了苏联的首要计划地。在大量克格勃特工的潜入中,这些新疆群众沉迷于苏联许诺的美好生活,为了摆脱当时的困境,6万群众直接蜂拥而上。
1962年4月,在马尔果夫和祖农的带领下,这6万逃兵卷走了大部分家当,他们有的带着家人和孩子,有的拖着牛羊,有的甚至还带着粮食和棉袄。
随着这6万人一走,新疆伊犁地区直接荒废了40多万亩土地,22万头牛羊被洗劫一空,算下来这些损失奖金900多万。
当然,这6万人对此毫不心疼,他们满心欢喜,自以为来到霍尔果斯口岸,就可以坐公交车去苏联过好日子,殊不知,这里早就有边境战士驻守在此。
1962年,两名少将带着6万百姓叛逃苏联,29年后却吵着要回国,他们最后的下场会是怎样的?
当6万叛逃者来到霍尔果斯口岸时,他们原本是打算乘坐公共汽车前往苏联的,但由于天气原因,当天的公共汽车有些延迟,这让群众开始不满起来。
通行证
加上边境战士的阻拦,这些群众直接和战士们发生了口角。
在边境战士看来,如此大规模的出国,必定要经过中央的批准,但群众们却坚称:
我们有苏侨证,你们凭什么不让我们过去?
眼看即将发生斗殴,有战士立马通知了远在北京的毛主席,本以为毛主席会阻拦这些新疆群众,但毛主席却表示:
“既然他们要走,那就让他们走吧。”
虽说毛主席批准了出国,但当地不少正义百姓却对此十分不满,有个叫哈依尔的村干部曾劝说过这些人,他希望众人不要忘本,但在牛奶面包的诱惑面前,这6万叛逃者完全没有听进去。
就这样,6万叛逃者突破防线,开始向着苏联行进,而另一半,苏联也在积极地派车来接应众人。
由于6万群众人数巨大,这场叛逃足足进行了3天3夜,为了保证这些叛逃者的安全,苏联还播放起了广播带路。
看到苏联如此热情,这些叛逃者直接心花怒放,但他们根本想不到,接下来等着他们的,将是一场噩梦。
抵达苏联后,他们并没有喝上热腾腾的牛奶,也没有所谓的肉肠和面包可吃,更别说什么免费的豪华帐篷了。
唯一有的,就是寒冷的西伯利亚的冻土以及冰冷的机器。没错,这些人一旦到了苏联,就得为苏联做牛做马。
他们要么是在冻土里挖土豆,要么就是在工厂里夜以继日地做工,一段时间下来,这些人根本吃不饱穿不暖。
对比起国内的生活,在苏联的日子简直更加难熬,这不还没待多久,就有人打起了退堂鼓,他们一边反抗苏联工厂,一边寻找机会回国。
然而面对群众的反抗,苏联并不作任何回应,他们封锁了边境出口,这样一来,这些人只能留在苏联。
打工生活
包括之前的苏侨证也没有任何作用,他们住的地方吃的东西,全都需要用劳动来换,一旦他们停工,这些人就会饿肚子。
一边是免费做工,一边是流浪街头,这些人只能选择忍气吞声,继续在苏联苟活。
本以为等苏联发展起来,他们就能摆脱困境,但谁都没想到的是,他们还没等来好日子,便先等来了苏联解体。
1991年,苏联四分五裂,这下连工厂都成了泡影,当年这些叛逃的人们,直接成了没有户口的流浪汉。
之前带领众人的马尔果夫,更是在绝望中染上了重病,1992年,马尔果夫郁郁而终。
再看祖国的建设,自从叛逃者出国后,我国便派出了军民大力建设新疆,开荒种地、牧羊产奶、建设工厂,从1962年到苏联解体,我国新疆已经发展得十分旺盛。
看到今非昔比的新疆,这些走投无路的人再次来到霍尔果斯口岸。只不过,这一次等着他们的,依旧是我国驻守边境的战士。
现代霍尔果斯口岸
和上一次同样的,他们遭到了战士们的阻挠,对此他们大喊着:
我们是中国人,凭什么不让我们回国?
回应他们的,依旧是边境战士们的阻拦。包括当年竭力劝阻众人的村干部也表示:
这些离开祖国的人,就像是离开羊群的羊,或许他们能在野外找到一块肥肉,但它们终究是活不长的。
这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公然被判祖国,如今看到祖国繁荣昌盛,却又想舔着脸回来捡漏,这种行为我们完全不能容忍。
如果当初他们留在新疆搞建设,恐怕今天也不至于沦为黑户,只能说,走到今天这一步全是他们咎由自取。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