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修小补”回归生活,久违了的烟火气如何维持?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4
手机版

  “磨剪子嘞!戗菜刀嘞!”你是不是很久没有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了?日前,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到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

  消息一出,人们纷纷表示支持。“这些看着小,但真的很需要。”“烟火气的小日子,久违了”。的确,曾经遍布街头巷尾的“小修小补”,或是因为影响城市容貌,或是因为盈利空间不断缩小,慢慢销声匿迹。在笔者看来,如今官方呼吁“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当然是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小修小补”长久地存活下去。

  城市管理者出于维护市容市貌的原因对“小修小补”进行整治,完全可以理解。但他们同时应该考虑到,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是否真的能维护好市容市貌,“小修小补”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又究竟意味着什么?

  

  网络图

  实际上,对于很多人来说,“小修小补”意味的不仅仅是便利,还意味着日常生活中走街串巷的烟火气。笔者小时候,家附近有一对老夫妻开了一家缝纫店,平日里除了到店里修补衣物,不少人还会特意来店里找两位手艺人拉家常。久而久之,“小修小补”成为促进邻里和睦的重要存在。

  可见,城市治理者应当制定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来让“小修小补”真正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而不是用“影响市容”的理由简单粗暴的将其与城市整体划分开。很多老百姓表示可以在社区设立“小修小补”驻点,邀请手艺人们进驻到社区里。这样的方法不仅方便了社区居民,同时也解决了经营空间问题,确实值得推广。

  不过,除了一些人提到的在商场和社区给“小修小补”留出微空间,笔者认为,城市治理者的思路还可以再开阔些。例如,城市高架桥下的空间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既然城市治理者能将其改造成运动空间、停车空间,那么改造出一个个“缝纫之家”、“修补之家”也未尝不可能。

  

  网络图

  这样做不仅很好地利用了城市内的“隐藏空间”,同时相较于社区而言空间更大,能够形成更好的集聚效应。可见,让“小修小补”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空间当中,并非不可能之事,关键在于城市治理者如何更好地协调。

  当然,如若想让“小修小补”所带来的烟火气长久地维持下去,仅仅解决经营空间的问题仍是不够的。不得不说,“小修小补”曾经一度销声匿迹也受到利润空间不断限缩的冲击。因此,部门应当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让这些手艺人尽可能消除自身顾虑。

  而对于“小修小补”本身来说,外界的扶持固然重要,但自我对生存的渴望同样不可或缺。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相关从业者也应当更为积极的拓展业务途径,例如可以尝试通过互联网接单。这种主动求变的策略,也是令烟火气保持下去的长久之计。

  

  策划:陈军 方薇

上一篇:又被“白色穿搭”美到,夏天穿气质减龄又时髦,还满满的女人味
下一篇:原创日本网友对《棋魂》的反馈令人惊喜!豆瓣8.2分,改编收获认可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