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战争:丁盛少将挺进西藏,打的印军溃不成军!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4
手机版

  丁盛少将是江西人,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不过他担任过两个大军区正职,广州军区司令员和南京军区司令员,可见其军事和才能的突出,丁盛少将挺进西藏,打的印军溃不成军,一战定雌性!

  1962年10月,印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入侵,中国被逼反击。在这关键的战役中,丁盛将军的威武再次冠三军。印度的形象在那场战争中所受到的严重损害,如今仍没有完全恢复,而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人物是丁盛将军,他麾下的54军130师,1962年,在丁盛的带领下挺进西藏,打的印军溃不成军!

  丁盛,将军是王者中的王者,他1913年出生于江西赣州市于都,经过了血雨腥风的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他经历了长征,百团大战等多场恶战,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在四野中,丁盛世名副其实的虎将。1949年,丁盛担任45军135师师长,抗美援朝战役爆发后,丁盛担任54军军长。

  丁盛将军公开信息显示:

  1953年7月13日,丁盛率54军重创南朝鲜军“首都师”、第六师和第八师,歼南朝鲜军1.4万余人。

  1953年7月15日,丁盛率54军打退南朝鲜军多次进攻,歼南朝鲜军6250多人。

  在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先后派出了二十七个军入朝作战,总兵力超过了百万之众。如果按照各个军原先的隶属关系来看,第四野战军派出的军队最多,达到了八个军。除了38军军长外,54军军长也是江西人,1953年丁盛率54军参加金城战役,与其他部队一起,共歼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5.3万余人。金城战役向金城方向推进了160多平方公里,拉直了金城以南战线,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中印发生摩擦后,丁盛的130师挥师挺进西藏,帮助江西永新籍张国华打残印军。张国华当时是西藏军区的最高指挥官,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1950年,张国华率18军挺进西藏,西藏和平解放后,18军改编为西藏军区。转眼到了1961年起,雄心勃勃的尼赫鲁自认为看准了中国国内经济困难的虚弱,在中印边境推行"前进政策",我国付出了极大的和平努力协商无果之后,中印边境战争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了。

  而中印战争中的关键一仗也是最后一仗就是丁盛将军指挥的,也是中印博弈中,最重要的一环,决定了胜负。1962年,印度国内的舆论又大肆鼓吹同中国开战,印度严重恶化中印两国关系,印军侵犯我克节朗河地区建立据点后,军委预料到下一步印军的入侵规模还会扩大,可是中印边境、中锡边境(当时锡金已被印度占领)上的边防部队52师和53师组成的三个团和保安分队,只是中国边防部队的编制,并无特别辉煌的战史,也就是算不上所谓的王牌。

  为此,总参谋部电令丁盛54军上挺进西藏,不过54军只带了130师,并没有全部出动,可见54军的实力。第130师是抗战爆发后中共在冀中地区组建的八路军第三纵队,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进行平原游击战争,著名的"回民支队"就是这支部队的一部分,参与了解放广东的战斗。1952年,54军建立,130师编入54军建制,可谓强将手下无弱兵,1949年的衡宝战役中,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共4.75万余人,当时打得最猛的就是丁盛率军进入了白崇禧的包围圈,面对桂系的四个主力师,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凶多吉少,可是丁盛将军逢凶化吉,不仅挺住了且歼灭了白崇禧的四个精锐师,这样我解放军改改为全线进攻。

  1962年,丁盛率领54军精锐130师入藏,丁盛将军担任先锋,他所面对的是印度11旅。印军的11旅,参加过二战,曾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当时该股印军驻守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瓦弄地区。面对强敌,我方亮出王牌军130师,130师是最能打的几个师之一,曾在1950年由军长率领下入藏平叛。到了1962年,还能在强兵如林的“王牌军”中保留番号,实力可见一斑。

  瓦弄与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中国一侧的前门里地区相连,面积约3000余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3个香港的面积瓦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但于1942年被英国殖民军队侵占,印度解放后不但没有将其归还中国,反而继续在此地驻军,并且有1个连的兵力驻守于此,1962年增至1个旅,下辖4个步兵营、2个炮兵连及旅部勤务部队,共约2000余人,印军在瓦弄修建了不少堡垒。

  每个地堡至少可以容纳1-5人,多者10余人,母堡可以容纳的人数还要更多,战斗、生活两用。阵地前多数设置有地雷、铁丝网等副防御设施。可以想想,瓦弄的攻坚战有多么艰巨,不过对面之敌人遇到的是我军猛将。丁盛在其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印度人做工事不行,他们不会做工事。”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原因的,丁盛认为印军的工事有着明显的缺陷,大部分碉堡被我军炸毁!

  130师不仅面对的是异常艰苦的作战环境,还将面对曾参加过二战的印度王牌部队。狭路相逢勇者胜,11月4日,54军麾下的130师向瓦弄地区的印军主力第四军发起全线攻击。不愧为作风顽强善打恶战的王牌师,一番激战后,130师不负重任夺回瓦弄,把印军打得毫无招架之力。"瓦弄大捷"歼灭印军4个营和号称击败过"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的印军第11旅几近毁灭。54军成了印度人的梦魇,直到今天,在印度军队模拟战中,“敌方”的番号还是54。

  当时,丁盛将军乘胜追击,先遣部队达到印度首都外围五十公里处。中国军队深入作战二百余公里,几乎可以看到莫汉莱比塔塔尖。还是毛委员下命令,丁盛才退回撤至1959年11 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处。此后,印军不敢再犯,粉碎了印度妄图入侵中国的阴谋,维持了中印边境将近四十年的和平。印度的入侵得到了美国和苏联的军事援助,这表明中国击败的并不是只有印度,还击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的。

  曾有参加过中印边境战的老兵回忆说,他一人就俘虏了印军八人。在中印战场上,印度共投入了三十二万人,总基数大。因此,单兵素质能力优秀的解放军斩杀较弱的印军人数也较多。瓦弄大捷,回国后,丁盛将军做了巡回报告,成为当时军中的明星,垫定了54军王牌中的王牌地位。

  7年后的1969年,丁盛从四川调往广州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直到1973年军改,他和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对调,1973年接任许世友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接任丁盛将军,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

  邱会作、徐信、丁盛(右五)在1360位开国少将中,担任过两个大军区正职的少将也只有丁盛少将,可见丁盛将军的用兵水平。据说,如果当时由于洞朗道路没有建设好,那么我军可能打到新德里,1977年,丁盛将军卸任,由聂凤智上将(1988年晋升上将军衔)接任南京军区第三任司令员。1999年9月25日,丁盛将军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国男足进世界杯迎重大利好!德国籍主帅执教男足 澳大利亚要回家
下一篇:男女交往中,学会这3点,男人才能摆脱“老实人”的帽子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