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2023年分水岭,云原生为何成为数字化的必答题?
新云原生企业,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1900-2013)》提出了一个很有洞察力的观点,硅谷并不是新技术的发明地,而是新技术的应用地。诸如晶体管、计算机、互联网、万维网还有智能手机等,这些影响深远的新技术都不是在硅谷发明的,而是在硅谷实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
产业对新技术的适应性,决定了新技术能否大规模应用,新技术对产业的需求弥合,决定了新技术能否兑现价值。有意思的是,书中梳理的新技术趋势止于2013年的云计算,彼时海外云计算还未广泛应用,中国云计算刚刚萌芽,但新技术发展相似的一幕,在当下千行百业继续上演。
数字经济时代,云是承载千行百业数字化的基底,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驱动下,企业从搬迁上云朝着云原生的态势发展,新的考验随之而来,既考验企业的转型能力,也考验云服务商的技术定力。
迈过分水岭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过去几年的上云历程——浩浩汤汤,上至全球五百强大企业、部门和机构,下至街边巷角的门店,大部分企业“搬”到了云上,只论广度,云计算理念已经无所不在。
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也发现,上云带来了资源的弹性伸缩,运维的集中管理,虽然一定程度提高了效率和效能,但是这和企业所期待的“转型”预期仍有差异。
归根究底,如今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事随时移,企业站在了深度云化的新起点。
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方面,疫情加速了数字化的节奏,对企业上云的观念和行动都有极大的促进,企业迫切期待用云来创造价值增量;另一方面,由于宏观因素影响,降本增效是众多企业2023年的主旋律,企业格外重视用云的“产出比”。
越来越多的云上资产,以及越来越严的成本管理,让企业寻求“既要又要”的云上价值。
从行业内因来看,量变引起质变,任何一种通用新技术的发展路径都是相似的,先简单替代原有技术,再持续不断深入改变技术的上下游体系,进而改变商业模式、产业链等,整个过程螺旋上升,互为前提。
企业对云计算的需求引导了云技术的变化,过去企业对数字化的投资都集中在“可见”的物理资产,以硬件资源为主,例如服务器和机房,后来搬迁上云之后,理所当然地是云资源最先被应用起来。
而随着上云深入之后,企业发现业务数字化仅靠资源层无法实现,例如要兑现数据之类的价值,必须要让云上的数据流通起来。从“搬迁上云”到“深度云化”,企业站在云上的转型之路,来到了新的分水岭。
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表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时,管理层一定要明确自己数字化转型的诉求,IDC总结为几个层面,业务流程重构、用户体验重构、产品和服务重构、商业模式重构、社会责任重构。
“在上云、用云或者管云的时候,企业结合核心诉求点,具体看哪些负载可以往云上移,哪些可能慢慢后续在移,是否采用多云策略,安全应该怎么做。之后企业拥有多个业务包括创新型业务,加上新的数字化产品跟服务,以及多个合作伙伴的云,将其管好并做好精益化,大部分企业都会经历这几个步骤。”武连峰说。
《硅谷百年史》两位作者对历次工业革命的总结观察具备参考价值,熊彼特认为,“技术进步的大敌不是缺乏有用的新思想,而是那些出于种种原因力图保持现状的社会势力”。莫基尔认为,“英国在发明创造上的作用,不如其在发明付诸实践中的作用”。
结合云原生技术和产业发展,这启示着我们,大规模应用云计算技术,是云计算的第一个起点;将思想理念和技术体系串联起来,用云原生的思维来践行云原生,则有望打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
某种程度上,海外云服务市场的发展可以给中国市场以借鉴,典型就是AWS和微软Azure的竞争曲线。早期的AWS凭借资源层的规模效应,被认为立于云计算产业的不败之地,如果没有微软Azure的迫近,AWS完全可以稳步创新,逐渐满足企业上云之后衍生出各种深层需求。
当微软Azure融入了以office 365为代表的生产力工具,相当于先一步站在了企业深度云化需求的前面,也给AWS带来了紧迫感,AWS近两年也在加码如segamaker等PaaS服务,重点转为满足企业更好用云的需求。
拆解深度云化需求
当前云原生已成为战略性变革技术,支撑企业深度云化,实现以资源为中心到以应用为中心,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的基石。到2025年,超过85%的组织将采用云优先原则,如果不使用云原生架构和技术,将无法完全执行其数字战略。
那么,企业应当如何深度云化?
行业人士形成了一个共识,不论是客户维度还是云服务商维度,IaaS资源层的占比会逐渐降低。这并不代表IaaS支出绝对值下降,而是PaaS和SaaS的支出增速更高,企业真正把云当做一个基础设施,在其上生长了很多应用、数据、业务资产,这将成为未来几年企业的用云常态。
云原生理念也在随产业迭代,在传统概念上,云原生的能力局限于少部分“从第一天就在云上诞生、用了云原生模式和架构的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往往难以应用云原生的能力进行转型升级——这是服务对象的局限。
同时,传统政企因为复杂的业务形态和复杂的组织架构,对于云原生能力的部署场景也更为复杂,单一的公有云部署无法满足——这是部署场景的局限。
此外,目前云原生使用的代表技术(如容器、微服务等)都局限在资源层,不能够满足千行百业包括互联网企业的未来发展需要——这是应用技术的局限。
例如,在2020年,华为云就曾面向业界首先提出云原生2.0的思想理念;在近日的创原会技术创新峰会上,华为云更进一步提出了“成就新云原生企业”,聚焦上好云、用好云、管好云的多个维度技术主张。
“数字化转型要真正地深入,也就是今天所讲的,深度云化,核心理念在于用云原生的思维践行云原生。"华为云CTO张宇昕指出,上云之后的“深度云化",意味着企业不仅要关注业务拓展、用户体验,更要关注云上创新和精益运营,上好云、用好云、管好云,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确定路径。
创新是企业上云“开源”的部分,可以对应上好云、用好云;精益是企业上云“节流”或优化运营的部分,华为云的理念正折射了业内不少企业和云厂商的真实心声。
上云、用云、管云紧密联系、自然衍生,企业应当把云原生当做一盘棋来规划,三大需求拆解来看,分别是分布式云原生基础设施;应用现代化、数智融合实践;IT治理体系、FinOps、确定性运维、企业级安全。
云原生基础设施要保障业务的极致性能,资源随时随地按需获取以及细粒度管理;应用现代化+数智融合,可以改变企业陈旧的应用架构、低效的应用交付模式、碎片化的数据、割裂的数据平台现状;IT治理体系等管云能力,将云的能力延展到与之紧密相关的上下游,IT、安全、运维、财务等部门所面临的困难,将其能力云原生化。
新云原生企业,企业在云上进化
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只有极少部分技术才能引发产业巨变,因此它们也被称之为革命性技术,云计算已经展现出这种潜力。在云技术产业化的早期,技术发明者、企业家、资本家等,将其推向市场,解决商业上可行的问题。
随着通用性技术驱动应用转型,也就是云计算正在输出的影响,新技术价值得到证实,市场变得愈发繁荣,市场广度大大拓展,但深度还远远不够,无论是技术维度还是组织文化维度,深度云化代表着新的阶段。
以华为为例,作为一家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性企业,有面向消费者、企业、运营商等复杂的业务形态,以及研发/制造/供应/销售/服务等完整的业务系统,华为的云原生化就全盘经历了上云、用云和管云的全过程,积累了企业面向各种业务场景下云原生改造的经验。
“IT系统包括业务、人、财、物、安全,我们的系统必须实现业务全球多地域,分级、分层、分域的管理,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创新有效促进业务发展,IT服务于业务,服务于创新,在保障业务安全有序的条件下来支撑其创新,这就是现代化的IT治理体系。”张宇昕提到。
美的楼宇科技是集团五大事业部之一,在2021年推出了iBUILDING数字化平台,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在美的内部,过去美的研发人员必须到现场实勘实测,在新的系统中,美的楼宇设置了很多传感器,同时借助数字化平台将空调和环境等相应数据,直接上传云端处理分析,研发效率提升了30%以上。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副所长栗蔚也指出,在数字时代,企业其实就是一个“数字生命体”,而云计算就是“中枢神经”。云计算可以实现企业各部门的数据智慧处理、业务软件贯通、流程IT再造等。只有先把“中枢神经”建设完整了,才能让所谓的智能算法、智慧营销等发挥作用。
再以时下业内火热的FinOps实践为例,华为云FinOps解决方案,把成本的管理融入于整个运化端到端的流程,通过成本的计划管理、成本的控制管、成本的可视管理和成本的分析,全盘计算来提升资源用率,通过智能的手段来让业务匹配最佳资源的类型,包括企业在云上架构的调整、应用的现代化、数据的服务化,通过这些手段来使得现有的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率。
建筑数字化企业广联达的云基础设施从自建云、单一云走向多云部署,目前以华为云为主云,起初广联达按照业务增长设计用云增量,后来云的空置率或者利用率问题突出,广联达无法清楚看到具体某个业务的用云量等细颗粒度指标,借助华为云提供的Finops工具和服务,广联达正在逐步厘清业务和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
探真科技是国内知名的云原生安全企业,基于“安全左移、敏捷右行”的原则,携手华为云打造了云原生安全解决方案,其研发、运营、服务全部构建在华为云之上,完整拥抱云原生,从而给客户带来端到端的云上原生安全体验。
全球领先的商业查询平台天眼查依托华为云云原生2.0的全栈技术能力,完成了应用架构的现代化升级、业务数据的服务化开放共享、基础设施的容器化改造,将业务上线周期从“周”缩减到“天”,运维效率与研发效能显著提升,堪称互联网公司迈向应用现代化的“样板工程”。
从云原生2.0到成就“新云原生企业”,如果说上云是企业拿到了数字化的入场券,用云和管云就决定了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位次,物竞天择,只有适应新云原生趋势的企业,才能最大程度获取云原生的价值。
新云原生企业,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上一篇:前方高能!无人机飞防京西稻病虫害,这些新技术首次使用
下一篇:小米13 Ultra秀色可餐,150倍变焦+5000mAh+2K,太香了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