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的“四大奸相”,其中两个就出现在崇祯时期,岂能不亡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4
手机版

  在明朝官位制度中,明太祖朱元璋先是以擅权枉法之罪名诛杀了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胡惟庸,然后又杀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人,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立丞相之位,亲自掌管六部。后又因政务繁重,朱元璋独自处理便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他改设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充当皇帝顾问。朱棣篡位后,“内阁”的地位开始逐渐上升,而位居第一者便有了”首辅“的尊称,其次的阁臣就称之为“次辅”,余人则称“群辅”,自此,明朝的“内阁首辅”便充当起了“丞相”的作用。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掌权者中都会出现几个奸臣,而明朝也不例外,在“内阁首辅”这么重要的位置上也出现了四个大奸臣,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他们都分别是谁。

  第一个:徐有贞

  明宣宗宣德八年进士及第,虽然他身材矮小,但精明干练,颇有心计,而且喜好功名,对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五行等学问都颇有研究。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兵败被俘,而瓦剌首领也先便趁机“挟天子”进逼北京,为了应付危机,孙太后便让郕王朱祁钰监国,总理国政,并召集群臣商讨战守对策。在朝堂上,徐有贞借口天象有变,建议迁都南京,以避刀兵,结果当即遭到太监金英的训斥和兵部侍郎于谦的坚决反对,并因此遭到群臣们的讥笑,以至于在后来长久不得升迁。朱祁镇被放回后,虽有太上皇的名位,但却一直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结果郁郁不得志的徐有贞便打起了“歪主意”,随后,他联合石亨、张軏、曹吉祥等人于1457年发动政变,恭迎朱祁镇复位。新朝成立后,朱祁镇对参与过夺门之变的功臣们大加封赏,而徐有贞却借机进谗言,迫害于谦,结果导致其无辜被杀,而他也顺势坐上了内阁首辅的宝座。但好景不长,由于和宦官曹吉祥交恶,徐有贞逐渐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并最终被贬为庶民,最后于1472年8月19日郁郁而终。

  第二个:严嵩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考中乙丑科进士,曾先后在北京与南京的翰林院任职,后来到了嘉靖年间,皇帝沉迷道教,而为了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他便将朝中事务皆交由朝臣处理,严嵩便在这个时候开始崭露头角。后来,提拔严嵩的夏言被其反咬一口,不仅丢了官职,最后还丢了性命,而严嵩也在除掉夏言后名正言顺地出任内阁首辅,从此擅专朝政。除了迫害忠良,严嵩还将自己的儿子严世蕃拉进自己的“小圈子”中,以至于到后来,大臣们都干脆叫他们父子为“大丞相”与“小丞相”。在权倾天下二十年的时间里,严家父子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将自己的党羽都安插到了重要位子上,结果他的这些行为被明世宗朱厚熜所知,从此慢慢失去信任,先是严世蕃被判斩首,后又被查抄了所有家产,最后,严嵩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第三个:周延儒

  万历四十一年曾一举夺得一甲第一名,成为状元,后在天启年间出掌南京翰林院,明熹宗驾崩后,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面对已经腐朽不堪的大明帝国,年仅17岁的崇祯帝决心有所作为,重整江山,于是他便开始物色人才,一旦发现有合适的人选,便破格提拔重用,而周延儒年纪轻轻便高中状元的经历,崇祯早已听说过,就这样,周延儒被调回北京,并授以礼部右侍郎的官位,后来一路官至内阁首辅,但周延儒的才能却十分平庸,根本不堪大用,不仅没能挽回时局,反倒令形势愈加紧张,致使后金、农民军势力越发壮大,结果在担任首辅仅四个月后便被罢免。后来在东林党人的极力劝说下,崇祯又将这个“庸相”请回朝廷,结果导致情况更加恶化,后因谎报军情被弹劾,落得个流放赐死的结局。

  第四个:温体仁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早年曾在南京担任闲职,后来被崇祯皇帝看中,调回北京出任礼部尚书,如果说周延儒是一个“大庸小奸”之人的话,那温体仁必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任职期间,他多次弹劾其他官员,但当他被弹劾娶娼妓、收受贿赂、夺人家产等诸多不法的事情时,他又会装出一副“十分无辜”的样子来骗过皇帝,致使朱由检往往被他成功转移注意力,一直没有发觉他的不法勾当。周延儒被罢免后,温体仁顺利成为内阁首辅,但他却不思报国,只知道敛财,在明朝末年最危急的时候,他也没有向崇祯皇帝献上过一策,致使明末的情况越来越糟。崇祯十年的一天,温体仁正在吃饭,突然来了一道圣旨,命令削去温体仁官职,罢官回乡,而他最终也于第二年病死。

  举报/反馈

上一篇:乾隆初期著名的督抚
下一篇:世家子弟那么多,为何蓝忘机偏偏爱上了魏无羡?网友:命中注定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