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老子与《道德经》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4
手机版

  1.生卒故里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指出“老子者,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周守藏室之史’是多大个官呢,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和管管档案的官员。也正是担任这一职务,为老子日后能写下《道德经》打下来一定的基础。

  2.道德经的成书

  《道德经》的成书其实于一个人有关,谁呢?这个人就是‘尹喜’,尹喜担任函谷关关令,当初老子见周朝气运衰弱,打算出函谷关就此隐去。尹喜知道此人有大才,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什么意思呢?大致为,你有大才,既然打算隐去我不拦你,但是你想出关必须写点什么。老子也是一个类似老顽童一样的人物,写就写,但是你强迫让我写,我肯定是不开心的,那就写一些晦涩难懂的。所以说《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好家伙,这谁能懂,老子也想就此逼退尹喜,让他知难而退,但是尹喜偏偏就是一个爱好学习的人,不懂就问。就这么的一来二去,老子洋洋洒洒的写下了五千余字的《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共计81章。至此骑青牛,出函谷关,不知所踪。

  3.道德经的影响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在《诸子辩》中对老子《道德经》起一总结“聃书所言,大抵歛守退藏,不为物先,而壹返于自然。由其所该者甚广,故后世多尊之行之。”这句话对道德经的评价非常准确,也能看出它的影响力。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道家祖之。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神仙家祖之。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兵家祖之。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庄、列祖之。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申、韩祖之。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张良祖之。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曹参祖之。

  道德经影响深远,不但对我们来说,而且对全世界来说也一样,它是全人类的瑰宝。

  举报/反馈

上一篇:诗歌《饮鸩止渴》
下一篇:斗破苍穹:萧炎在先祖萧玄墓府收获如何?古妖:怎么可能,开挂了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