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生成败的关键:强者自我更新,弱者改变他人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3
手机版

  

  文/黎星阑

  图/来源网络,与文无关,侵删

  -

  季羡林大师曾对文忠说:“永远不要试图去改变坏人。”

  文忠问:“为什么?”

  季羡林答:“因为坏人不会改为好人。”

  文忠接着问:“为什么?”

  季羡林答:“因为坏人本身不会认为自己是坏人。”

  若对方意识不到问题,就不会做出改变,亦或是对方不愿意改变,你也将束手无策。

  人与人之间,你越想让一个人改变,就越会适得其反,而真正的强者,往往选择自我更新。

  人只有自悟,方能自渡,自己不悟,他人难助。

  做人,永远不要试图改变任何人。

  

  改变别人,是一场灾难

  看过这样一句人间清醒的话: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

  人际关系最大的灾难,莫过于强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尤其是夫妻之间。

  可惜年轻的张涵不懂这些。

  

  张涵和阿文一见钟情,恋爱没多久就结婚了。

  婚后不久,问题就出现了。

  阿文习惯晚睡晚起,张涵认为人要早睡早起;阿文不喜欢看书学习,张涵认为人要不断充实提升自己。

  面对慵懒成性的老公,张涵一心想要把阿文打造成理想型老公。

  于是她每天早上六点就督促阿文起床跑步,逼迫其健身;每天拉着阿文看书,督促其进步。

  阿文很苦恼,刚开始还能勉强配合,可时间一长,就忍无可忍了。

  两人发生了争吵,可张涵认为都是为阿文好,并没有放弃改造阿文。

  一天,阿文应酬很晚才回家,凌晨3点才躺下,结果6点就被张涵强拉起来跑步。

  阿文实在起不来,在张涵的强烈拖拽下,站了起来,结果头一眩晕,直接栽倒在地板上。

  等阿文再次醒来,已经躺在了医院。

  阿文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离婚吧,我永远成不了你理想的丈夫。”

  此时,张涵终于明白,改造丈夫,是无法实现的目标。

  最终,两人以离婚收场。

  强求别人按自己的想法改变,并不是一种善意,而是一种灾难。

  心理医生兼作家恒子奶奶在书中写道:“不要试图通过改变他人来获得快乐。你用尽千方百计,耗费几年或几十年想要改变他人,只会让自己陷入麻烦之中。”

  物极必反,你越改变,对方内心就越抗拒,当抗拒达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爆发,到那时,两人的关系多半将无力挽回。

  人际关系中往往是,

  当初最吸引彼此的地方是“不同”,后来最无法忍受彼此之处也是“不同”。

  不是ta变了,而ta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模样。

  与其去拼命去改变对方,不如沉淀下来做好自己;与其抓破脑袋去斤斤计较,不如退一步彼此放过。

  

  彼此折磨,不如接纳融合,学会尊重不同,相处才能舒心从容。

  

  人只能自悟,他人难渡

  春秋时期,有这样一个故事。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就了雄图霸业,在管仲病危之际,齐桓公前去与管仲相商接替管仲之人。

  齐桓公选中易牙、竖刁、开方三人,管仲却劝齐桓公务必要远离此三人。

  在齐桓公看来:

  易牙煮了自己儿子给他吃,是爱他胜过儿子;

  竖刁自宫来服侍他,是爱他胜过自己身体;

  开方父母死了也没回去奔丧,是爱他超过父母。

  所以,这三人是最值得信赖之人。

  但管仲却说:

  “易牙自己儿子都可以杀,其他人也不会例外;竖刁自己身体也能舍,就没有什么不能舍;

  开方连父母之情都能忍,就没有什么事做不出。”

  秦桓公不以为然,黯然离去。

  管仲死后,齐桓公并未听从管仲的劝诫,而是重用了这三人。

  最终,易牙、竖刁、开方三人联合造反,将齐桓公困在宫中,不给饭吃,不准外人服侍。

  临死之际,齐桓公想起了管仲的劝说,方才幡然醒悟。

  能唤醒一个人的,不是说教,是痛彻心菲的经历,别人怎么苦口婆心都是徒劳。

  

  南墙,只有撞了之后方知回头;

  弯路,只有走过之后方知悔恨;

  跟头,只有栽了之后方知因由。

  自我改造,如抽筋扒皮,重塑筋骨与认知,从来不是轻松的事。

  人除非自悟,他人难渡。

  作家蒋勋曾说:“人总是要经历一些让他们深觉不安的、值得忏悔的或者后悔的事,才会回头想想自己的选择究竟如何。”

  人就是如此。

  他人的苦口婆心,在当局者眼里往往是婆婆妈妈。

  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他自己愿意醒了。

  不要去渴求改造任何人,任何改造别人的企图都是枉费心机。

  

  永远不要改变任何人

  知乎上有人问:“这个世界上最听你话,最听你指挥的人是谁?”

  高赞回答:“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但总有一些人,总抱着改变别人冲动,殊不知,改变自己,才是美好生活的开始。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矮个子青年,是一家保险公司的推销员,虽勤奋,但收入少得可怜。

  青年每次敲门,主人家一看是推销的,就直接将人赶走。

  他来到一寺庙,本以为会吃闭门羹。

  没想到,和尚同意了他进入寺庙。

  青年与和尚相对而坐,见和尚无拒绝之意,青年便给和尚介绍起了保险。

  和尚一言不发,耐心听完后说:“听完你的介绍,丝毫引不起我投保意愿。”

  青年愣住了,刚才的信心十足,此时像是皮球被扎了一针,一下子泄了气。

  和尚慢慢说道:“相对而坐,如果不具备强烈吸引对方的魅力,也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先改造自己吧。 ”

  一语惊醒梦中人,青年开始了自我的蜕变。

  

  青年开始每月组织反思会,自掏腰包,请客户和同事吃饭,让他们指出自己的缺点,并记录所有缺点,时常用来勉励自己。

  最终,他的销售业绩成为了全国第一,之后还保持过连续15年的销售冠军记录。

  他就是推销大师,原一平。

  遇到无法改变之事,要学会改变自己,你会发现,当自己足够优秀,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看过这样一句话:

  “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所谓的奇迹,命运一直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的就是改变自己。”

  人生就像鸡蛋,从外打开是破碎,从内打开是新生。

  当你改变了思维的方式,结局就变了;当你能改变自己去影响他人时,你就成熟了。

  生活是自己的,与其事倍功半改变别人,不如事半功倍改变自己。

  人生最好的活法是,做好自己,永远不要去改变任何人。

  

  作家黄桐在《总有一次哭泣,让人瞬间长大》中写道:“费力去改变别人,不如先试试看调整自己。

  自己改变了,我们做事的方式、思考的逻辑也会跟着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会截然不同。”

  人只能自我改变,才能自我救赎。

  改变别人,是庸人自扰;改变自己,才是人间清醒。

  举报/反馈

上一篇:4本巅峰级网游小说:媲美《网游之近战法师》,书荒一次看个饱!
下一篇:《道德经》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大制无割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