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之谜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4
手机版

  每一次抄写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都会想张若虚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因为历史资料对张若虚的记载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猜测。

  祝允明墨迹欣赏孙晓雲墨迹欣赏孙晓雲墨迹欣赏有人说张若虚是扬州人,有人说是湖州人,但都沒有确切的认定。生于何时?逝于何地?沒有人知道,也只有一个大致的推测。并且,张若虚存世的作品包括《春江花月夜》也只有两件,留下的信息太少,这就让推测都缺乏可以依附的“影子”。

  但如果说沒有张若虚这个人,也说不过去,有资料显示他与贺知章齐名,《旧唐书》有记载“若虚,兖州兵曹”,“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

  《旧唐书》提供了两个依据,一、张若虚任职于军队,服役的地点在兖州,是个兵曹。二、张若虚与贺知章等人扬名于上京。

  神龙是唐中宗年。指705年正月—707年九月这段时间。

  时间、地点、人物,都是有鼻子有眼的,如果说张若虚这个人物是历史的虚构,显然不可能。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被称为“吴中四士”,这更是坐实了张若虚的存在。

  可在后来的时光中,张若虚就消失了,一个和贺知章齐名的人,死在什么地方都沒人知道,在张若虚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历史或許知道,但不说和回避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是这样,就有两种可能:一、张若虚走到了统治阶级的对立面,所以,历史故意不写。二、作为军人,身居异乡,漂泊不定,甚至卷进某势力某种倾扎某一次必然的意外,都有可能。

  但这也仅仅是猜测。

  一个诗人,在那些无常的岁月中,做不到保全自己,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转念又想,张若虚不是一个一般的诗人,能与贺知章齐名,能被称为“吴中四士”,显然不是一个一般的人物,所以,历史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在唐朝,张若虚或许是因为某种原因被故意地雪藏了起来。

  到了宋、元、明,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才被人们发现和看重。

  后世的评论家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全唐”。这时,张若虚的枯骨早己在时间中变成尘土,他能听到对他的评价吗?

  《全唐诗》共收录唐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人二千二百余人,居然沒有张若虚的一个位置,难道《全唐诗》的编录者全都瞎了眼吗?

  张若虚任职兵曹的地方在山东省的兖州,兖州是个古老的地方,历史上的兖州曾经是天下九州之一。《春江花月夜》提到的“青枫浦”,指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潇湘”指湘江与潇水。

  ”碣石、潇湘”,一南一北。那么,张若虚的这些地名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

  如果是实写,那么,诗中的“春江”是那条江?长江真的是指“长江”吗?抑或是虚实结合,以虚写实,或以实托虚呢?

  有人说“春江”就是浙江的富春江,“长江”就是写长江。

  那么,有沒有一种可能,“春江”就是张若虚心中“春天的江”呢?如果是这样,“花月夜”就是张若虚虚构的一个场景。

  因为,“春江花月夜”实在太美了”,美得让人心碎,这样的景色是人间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所以,闻一多说《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不是谁都担得起这样的评价。

  多少年过去,《春江花月夜》一直被人们抄读和演绎,有画、有书、有剧、有唱,但都不用给张若虚发稿费。《春江花月夜》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这是对张若虚最大的慰藉。

  举报/反馈

上一篇:党建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新书评介)
下一篇:从0数到10,摄影师惊艳解锁“数字南京”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