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一瞬烟花点亮一年新春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4
手机版

  新年放烟花的习俗由来已久,最早其和桃符、春联有着相同的作用,都是为了驱邪避魔来保佑全家新的一年平安顺遂,到了南北朝时期燃放爆竹则形成了新年固定的习俗。在可查阅的资料《荆楚岁时记》中写道:“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避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

  爆竹一词本意是焚竹而爆,也是烟花最早的形态。在神话故事之中,也能找到相应的解释。相传在很久以前,森林中有一种非常凶猛的野兽叫做年,在每年夏历腊月除夕那日,它都将跑来村庄专吃人和牲畜,行凶作恶,并且无人将其制服,所以为了躲避年的迫害,人们都要在除夕那日宰杀猪羊进贡年,让它填饱肚子才不会伤害人们,在此之后,人们逐渐发现年害怕红色的东西以及爆竹巨大的响声,后来大家会在家门口贴上红色的对联、福字,以及燃烧燃放爆竹来驱赶年。而现如今,热闹则成为了当下放烟花的原因之一。烟花绽放在墨色的夜空中,烘托出新年热闹的氛围,人们仰视欣赏着这样的绚烂的美丽,而将其作为一大乐趣的孩童们紧张又兴奋地捂住耳朵,在一声声响声中迎接新年。

  (图源网络)

  春节的烟花烟花短暂的绚烂一时,却给人间带来无数温暖和惊喜。

  每年春节都在的烟花这几年却缺席了。短短几秒的绚烂让人激动、感动、久久难以忘怀。你有多久没有见过烟花了,上一次见是什么时候?

  l 如流星般盛开的烟花 @欣欣在我的认知里,烟花是如夜空中的流星一般的存在。我对烟花的记忆是很深刻的,无论是即将到来的新年还是我参与过的喜事,几乎都有它的身影存在,明亮绚烂的或热闹喧嚣的。

  说来,还是老家,存在于过年时节的乡间田野中的烟花是让我难以忘怀的事物。我对烟花烟花最新的记忆也许是在高三寒假,具体的时间有些模糊。全村的大人和小孩们都在迎接着新年的到来,每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在除夕夜那一天,和家里人吃完年夜饭过后,我趴在我家二楼的围栏上看着天上绚丽璀璨绽放着的烟花,在我的记忆里这一年的烟花特别绚烂,那一刻,我记得我的手中握着纸和笔,以日记般的形式和口吻记录着跨年夜的幸福琐事。当时,记得还是自己一个人静静地,独自地,不被打扰地看完了这场烟花,极度绚丽但也短暂。烟花过后,手中的纸张也笔密密麻麻的记录着一件件小事,有家人围在火炉旁闲谈的画面,有小孩在门前挥动着仙女棒的笑脸,也有看到烟花盛放在眼前的欢喜。

  (图源水印)

  同样地,于我而言,家乡的烟花是个特别的存在,是姐姐结婚时洋溢的喜庆,是家人一起看春晚的温馨,是每年与知心好友相聚的欢声笑语,也是为一年的努力奔波的喝彩、激励。

  过去的一年随烟花般地消逝了,新的一年也如烟花般美好地如期而至,无论是小时候还是现在长大后的我都会有意识地把烟花视为如流星一般的存在,在烟花绽放的那一时刻我许下了未来一年的期许。

  l 在寒夜里盛放的烟火 @小王转瞬即逝的烟花却在我的心里留下里深深的印记。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年了,有好喝的还有好玩的。那个时候的鞭炮烟花有各种各样的,有擦炮,摔炮,冲天炮……最喜欢的还是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烟花。看着烟花从小小的管子里快速飞出,飞得很高,每一株小烟花用尽了自己最大的力气,冲破重力的限制,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亮,一闪一闪的明明晃晃,点燃我心里的火焰,变得越来越激动,于是我开始大喊。

  

  记得那一年广场放烟花,不记得是哪一天了,但那天的烟花很美。新疆的天总是黑的很晚,夜总是很长。吃完晚饭就和家人开车来到广场,小小的广场站了很多人,大家都在期待那隐隐的激动人心的烟花秀。我们早早的来到广场最空旷的地方,却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待了。等待使神秘慢慢发酵,为接下来的烟花表演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挑动大家的神经,我们变得越来越兴奋。

  终于,随着一声“啾——”,整个天空都被照亮了。

  烟花盛宴开始了。一朵接着一朵的彩花开在天上,也开在我们心里。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流苏的……烟花在空中舞动,冒着白烟,传来阵阵火药燃尽的味道。一片片一簇簇,不断点燃在场的所有人的热情,为新年的热闹升温。

  l 儿时记忆深处的烟花 @小吴单说这春节的习俗,最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莫过于放爆竹烟花了。伴随着绚丽的火花,那缤纷的色彩就带着人们深深的希望和向往,在寂静的夜空中绽放,像七彩的童话,像美好的童年,总是带给人们深深的幻想……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每年春节的早上家家都要放一次鞭炮,称作“开门炮仗”。爆竹声后,满地碎红,灿若锦云,满堂红,这时的大街上洋溢着喜悦,大家都用鞭炮迎接新春,看谁家的响声大,响的时间长,看谁家的烟花品种多,热闹至极。

  在夜里十二点的时候,大家也会在家门口点燃烟花,寓意着吓跑霉运,迎接新的一年的福气。他们家那一带接连着乡村,村临着村,家挨着家,家家又都放烟花,一放起烟花来,一片天空宛如白昼,被绚烂的烟火映的亮堂堂的。

  其实爆竹的样式也在一代代的更新着,从最早的“红鞭炮”到后来的“开门红”,再渐渐变成现在的“摔炮”、“仙女棒”、“孔雀开屏”等等,爆竹是做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精致了。有的爆竹是长长的,像流星一样划过天际;有的爆竹是短短的,在人们的手中绽出绚丽的火花;有的爆竹是大大的,一个一个升上天空;有的爆竹是小小的,虽然生命短暂却也不失华丽……还有各式各样的烟花,有的红似天边的朝霞;有的白如冬天的雪花;有的是好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有的虽然颜色单调可形状美丽……它们用那短暂的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创造出了属于它们自己的奇迹——让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而幸福的笑脸。

  电子烟花的出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烟花爆竹曾是春节的标配,除夕夜吃过团圆饭,陆陆续续有人家开始放起烟花,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一零点时分,大街小巷全是鞭炮的响声。

  这些烟花,大部分是中国制造,湖南烟花出口量占全国烟花爆竹出口的57.3%,而其中浏阳所在的长沙市又占到总量的9成。

  在这几年,多地“禁鞭令”的出台,让烟花逐渐从年夜市场“消失”。而随之电子烟花慢慢浮现在市场中,在各大平台上获得了很多阅读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但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电子烟花的出现实现了很多人春节放烟花的愿望,采用电子元器件,通过灯光反射彩带,彩屑来产生普通烟花火焰爆炸那样的绚烂多彩效果的烟花,营造烟花的氛围,但相比于传统烟花,它仍然有很多不足。在问到春节放烟花会选择传统的还是电子的时候,小徐脱口而出传统烟花,他说虽然电子烟花体验感也很好,但传统烟花给人的兴奋和满足是不可替代的。

  (图源网络)

  小徐已经很久没有看过烟花了,她说她除了一些特殊的节日可以看到真正的烟花以外,其他时候都会在微信群里放烟花。

  

  在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的历程中,烟花已经陪伴了我们几千年,是一种烙印在民族基因的符号,象征着这个民族对美好事物的热情和向往。在我国,每逢春节,几乎家家户户,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参与到一场或大或小的烟花盛事中。

  电子烟花的出现,是中国人对热闹的另一种期盼。无论是电子烟花还是微信群里的动画烟花,都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和希望的追求。

  爆竹声声辞旧岁,中国人对春的向往永远不会停歇。

  

  

  ▼往期精彩回顾▼

  

  

  

  

  -END-

上一篇:美前副国务卿:处置“气球危机”的背后需要中美外交的共同努力
下一篇:嬴政:他是一位暴君,但也是第一位统一全国的皇帝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