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诗词大会六大硬伤:龙洋一条,导演二条,康震独占三条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4
手机版

  2023年诗词大会圆满收官。本赛季在继承前七季的基础上,对比赛的部分形式进行了创新,取得了比较好的收视效果。

  

  但毋庸讳言,现在的诗词大会,境况恰如“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整体感觉是一季不如一季,一年不如一年。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在走下坡路。

  纵观本赛季的诗词大会,细心的网友为其总结了六大硬伤。其中龙洋占一条,导演占二条,嘉宾康震老师独占三条。

  

  清代诗人孙洙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二句诗,充分说明诗词的积累,在文学创作和文学修养方面是何等地重要。

  龙洋作为央视的门面主持,颜值和风度无可厚非,主持春晚和元宵晚会的能力也绰绰有余。但让她主持诗词大会,则明显存在硬伤。这个硬伤就是诗词储备不足,主持捉襟见肘,缺乏游刃有余的气度。

  苏轼云“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哪怕你穿着破衣服破裤子,只要你肚子里有知识、有学问,你的风度和气质仍然光彩照人。

  而龙洋恰恰相反,她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着珍贵的头饰,但言谈举止间却明显缺乏知识的涵养和诗书的润华。

  特别是与嘉宾互动环节,她语言贫乏,干涩无文采,更别说口吐莲花,妙语连珠,诗词盈嘴了。

  她的口头禅是“您说的太好了,谢谢您”,对选手如此,对嘉宾也是如此。除此再无二话,很少见她用诗词的语言进行表达和回应。

  由于缺乏诗词的熏陶,她的开场白虽然华丽,但却并非发自内心,出自肺腑,缺乏一种感人的力量。

  这也许是她与董卿区别最大的地方。

  

  节目导演组的硬伤有两条。

  本来适当植入广告,观众并不反对。但植入过多、过滥,就让人大倒胃口。

  如诗词大会上,首先是片头广告,其次是主持人广告,再次是答题广告,最后是片尾广告。更离谱的是,外景题、采访题中还是广告。广告满天飞,让观众情何一堪?简直成了广告大片。

  诗词大会,主题就是弘扬传统文化,是选手诗词储存量的大比拼。

  结果,导演组把它变成了宣传片的“大拼盘"。

  如节目中既有文化情景剧,又有旅游宣传片。既有非物文化保护短视频,又有扶贫脱贫场景剧。有与主题相搭的,也有与主题无关的。五花八门,把诗词的味道冲淡了。

  

  康震老师是研究诗词的专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虽然写诗差强人意,但是点评诗词常常妙语连珠,入木三分,让人耳目一新。

  也许是过于自信,所以康老师并未发现自己给诗词大会带来了三大硬伤。

  古语云:“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康老师口才好。话匣子一打开,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确猛于百万之师。

  他的点评有时候切题,有时候又偏题、跑题,发散性思维过多、过长。

  选手答题30秒,而康老师点评少则五分钟,多则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十分钟,甚至十分钟以上,都是家常便饭,严重拉长了节目时长,使节目拖泥带水,显得不严谨,不紧凑。

  本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词中最美的意境。以画猜诗,或以诗作画的考题形式也很创新。但是,采用现场的方式进行,除了有“秀才艺”的嫌疑以外,也让《诗词大会》结构松散的毛病暴露了出来。

  网友们纷纷调侃:时长不够,康震凑。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网友们对此事的无奈。

  嘉宾者,就是宾客也。宾客的作用就是渲染气氛,进一步增强节目的观赏性,所以身份是客不是主。

  但是纵观康老师各场与主持人的互动,身份明显掉转了。主持人龙洋沉默寡言,好像是观众,而嘉宾康震高谈阔论、侃侃而谈,好像是主持,明显抢了龙洋的风头。

  没有比较就没有优劣,没有伤害。所以,网友们认为,龙洋的气场不足,与嘉宾的气场太足是有关系的。嘉宾应该有所收敛,不能喧宾夺主。

  

  举报/反馈

上一篇:自我意识强大的人,重启人生
下一篇:终末的女武神61话:别西卜研制出生化怪物,宙斯哥哥帅气登场!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