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4
手机版

  

  △朗诵:李梓萌 配乐:巫娜 - 静水流深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

  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囤流,

  好年景,春开头。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此外,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要在这天抬头升天,故有民间信奉的“龙头节”,又称“春龙节”等。

  这一天过后,农村逐渐进入繁忙的春耕时节,选种、踏田、开犁……正所谓:

  龙梦醒,天暖正早春,

  龙抬头,填仓风雨顺。

  龙尾摆,田间起花云,

  龙鳞闪,五谷进家门。

  

  二月二也叫“春龙节”

  传说武则天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下令龙王三年不得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压于大山之下,并告示天下:“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绞尽脑汁,直到第二年二月二,一位妇女背着一袋黄豆走亲戚,途中不慎将黄豆撒了一路,阳光下,这些黄豆闪闪发光。人们看见后高兴地说:“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熟了不就开花了吗?”于是,家家户户把炒好的、开了花的黄豆供在当院,龙王因此得以回归天庭。后来,人们为了怀念、纪念龙王,便在每年的二月二炒黄豆,一边炒,嘴里还念叨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吃(黄)豆花,大人小孩给一把。”明朝玉米传入中国,之后,人们又用香喷喷的爆玉米花祭祀龙王,一直流传至今。

  

  二月二还是“踏青节”

  

  二月初二春游踏青之俗,传说始于唐代。当时,长安的人们为了活跃生活,便乘二月二之时,三五成群地来到郊外踏青,有些妇女还提篮执铲去挖鲜嫩的荠菜佐食。

  有何意义呢?首先是遛百病。冬季过去,春季来临,能到田间走一走,对恢复体能、陶冶性情大有好处。其次是农田生产劳动。春游时挖野菜的民俗大多在田地里进行,可以借此除去田间的杂草,保证麦苗的正常生长。其三是民间饮食习俗。民间称吃野菜为“吃青”或“吃鲜”。据说,春季麦田里的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还可清热败火。

  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

  01

  剃龙头

  

  二月二这天是“中国传统理发日”!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二月二”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孩子要“剃喜头”,保佑健康,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不过,据民俗学家称,“剃头死舅舅”实为讹传,“死舅”其实是“思旧”的变音。

  02

  祭祀龙神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03

  纳吉

  

  除祭祀龙神外,民间往往还举行多种活动纳吉,诸如舞龙、戴龙尾、开笔等。舞龙,遇上好的年份,老百姓几家合伙制作一条龙,二月二日这天上街舞龙庆祝,期望新的一年在龙的荫护下再获丰收。

  04

  围仓

  

  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05

  吃龙鳞

  

  二月二这一天的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06

  撑腰糕

  

  农历二月初二,江苏苏州民间有吃“撑腰糕”的习俗,市民们纷纷来到糕点店购买“撑腰糕 ”,期盼一年里平安健康。

  07

  炒豆子

  

  很多地方当天还有炒豆子、吃豆子的习俗。“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丰收”,吃了各种炒制的豆子,意味着这个年就算过圆满了,一年辛勤劳作又开始了。

  08

  二月二猪头肉

  

  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

  早春时节这样养生

  多锻炼

  

  到阳光充足、绿化好的地方活动,多做些深呼吸,给大脑提供新鲜充足的氧气,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从而可提升自身免疫力,抗感冒。

  宜清淡

  

  饮食宜清温平淡,宜温热,忌生冷。应少高脂肪油腻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

  诗词里的二月二

  二月二日

  白居易(唐)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

  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

  李商隐(唐)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初二,龙抬头。

  一抬头,丰收在望好兆头。

  二抬头,福禄寿喜全都有。

  三抬头,五湖四海结新友;

  四抬头,成功事业攥你手;

  五抬头,步步顺达争上游;

  六抬头,幸福健康到永久。

  龙抬头日,

  祝您一年好运从这头到那头!

  觉得不错请点个【在看】↓↓↓

上一篇:俩兄弟献上毕生所学,只为教会大家如何在荒野建造别墅,保证学会
下一篇:安妮海瑟薇:从“花瓶”蜕变成演技派女神,她经历了什么?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