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武术发展的“及时雨” ——《藏着的武林》第一集观后感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华武术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既面临着竞技困境,也面临着教育困境,更面临着舆论困境。这其中最为直接的是舆论困境,最令主管部门头痛的是竞技困境,最牵系整个中华武术长远发展的是教育困境。舆论方面,因诸多民间拳师与现代搏击“约战”无一不惨败的事实,导致普通民众对传统武术的态度发生了由最初的“质疑”到后来的“否定”乃至最终的“嘲讽”甚至“完全不屑一顾”的变化;在中华武术发展困难重重,正处于“断崖式下跌”之危险境地的关键时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纪录频道摄制组历时3年,行程数万公里,展开了对传统的中华武术追根溯源的寻访,这与三年之前《人民日报》针对“传统武术传播舍本逐末,华而不实、实战能力不强”问题而呼吁“需要切实改进以往传统武术比赛重表演轻实战的弊端,让传统武术重整旗鼓、重焕生机”的评论遥相呼应,是更深层次的践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纪录片可谓中华武术当代发展的“及时雨”。在6集5个小时的时间里,不仅为人们解开了各种关于传统武术的疑团,而且很可能成为中华武术走出困境的新契机,对中华武术的后续发展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纪录片的开篇直击热点——近年来充斥网络的传统武术对战现代搏击,首先抛出“中国民间的传统武术它今天留给我们什么东西?我们如何去伪存真?中国传统武术到底是什么?武术人又是什么样呢?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武术的价值何在?”等一系列切中要害的问题。而这些启发观众思考的问题,正是当今中华武术发展最现实的问题。
第一集“战·止戈为武”是传统武术的寻根之旅,主要追溯了传统武术的母体古典军事武艺。从军旅武艺最高端的骑射,到阵战之必备的长枪,从用于军阵杀伐的苗刀,到军营训练士兵身体素质的摔跤,为观众清晰地勾勒出了传统武术的形成脉络,非常形象地揭示了传统武术是紧紧围绕“战”的技击本质而展开的身体运动文化。
令我非常惊奇的是,摄制组作为武术界外人士是如何探寻到诸多深藏民间的技艺传承者,并从学界诸多名家中遴选出马明达、周伟良、张建军、邱丕相等真正“明家”的。这种慧眼识珠的能力恐怕连武术界诸多硕士博士研究生都完全不具备。当今武术界名家多多,但真正深谙武术主旨者却寥若晨星,而这几位却是为数不多的“晨星”中最耀眼的几颗。
马明达以其开阔的眼界、博学的功底、执着的追求,一直致力于武术史及传统武术技艺实践研究。片中其铿锵有力的“既得艺,必试敌”以及最准确的判断“武术之所以出现这么尴尬的局面,就是因为我们的武术明显走了一条舞蹈化的道路”, 的确发人深省,使人沉思。这种准确判断一直回荡于观众的脑海,久久不能散去。
周伟良不仅是武术界首届博士,更是武术史大家,无论其一直坚守的“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研究信条,还是对传统武术研究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精神,都对得起“中华武术的脊梁”的称号。片中其对武术从本质上的判断“为了提高技击能力而进行的一种身体活动”以及“武术的技击和健身它是一体的”的一元论,直指武术之核心和当今武术问题之要害。
张建军对传统武术实战技艺的掌握,无论徒手还是器械,绝对是国内顶级水平,其长期以来对传统武术的践行,无愧“中国古典武艺的守望者”的称号。正是他的执着与坚守,才吸引我每年假期都带研究生去他那里学习传统武术技艺。片中所言的“武术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以及“让真正的武艺回归”的梦想,真正道出了武术的当代价值及一个传统武术践行者发自内心的呼唤。
邱丕相是武术界首位博导,虽然曾担任多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及亚运会武术比赛武术套路的总裁判长,但早就大胆提出“武术套路不适合高水平竞技,文明对抗才是中华武术竞技的出路和大方向”的观点,被学界称为“中华武术的良心”。片中他力推“可观赏性强,可比性强,客观、精彩,充满中国智慧”的中国跤进奥运,可谓指明了武术进奥运的大方向——文明化对抗。
片中还多处为民间习武者提供发声机会:“中国武术的魂儿就是技击”;“武术不是体育,武术更不是自由体操,更不是唱戏和杂技”,而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是制止暴力的本领”。这些语言虽然不高大上,却非常质朴地反映了民间广大习武者的强烈心声。
第一集片尾对“止戈为武”的诠释可谓“点睛”之笔:“‘止戈’绝非放下武器、偃旗息鼓,那分明是位脚踩大地手持兵器的战士,奋勇杀敌的形象”。这与笔者于2019年发表的《以字源为逻辑起点的中华武德内涵解析》一文中阐释的“‘武’字的本意是持戈而立、举戈而动、荷戈而行,具体到武打技术,其核心是技击能力”的观点不谋而合。片尾对武术的定位更是准确无误:“战场上的生死历练造就了中国古典武艺,武术从军旅走入民间后,即使功能与样态发生变化,但技击作为它的本质与核心却从未改变”。这是对2009-2010年笔者曾两度发文《武术的本质特征探析》《对“技击是武术本质”的深化研究》所强调的“技击是武术的本质”“技击是武术安身立命的根本”观点的再次印证。以上诸多被调访者的肺腑之言以及栏目组对武术的准确定位,正是让笔者在观看过程中几度热泪盈眶的根源所在。
如今,一些有良知的学者及武术界外的媒体人为武术事业的发展辗转踌躇、摇旗呐喊,甚至挥汗如雨地躬行实践,践行武道精神,实乃武术之幸事。真诚希望中华武术能够冲出迷雾、走出乱象、重整旗鼓、再度出发。
杨建营(华东师范大学)
(杨建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